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正荣地产营销管理中心营销部总经理:365天都是促销期 销售功夫重在平日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1-19 22:10:55

每经记者 吴若凡每经编辑 陈梦妤    

今年“双11”,很多房企对“双11”寄予了不少期待,希望它成为冲破11月平销期的新手段。不过也有不少房企很清楚“双11”的营销边界,仅将其作为吸引流量的渠道之一,销售的功夫仍在平日。

正荣地产营销管理中心营销部总经理张玉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相较于其他房企的打折促销,正荣这次“双11”促销力度并不大,也没有加入打折促销大军,仅仅是做了些常规的老带新和业主回馈。

一方面因为今年正荣的业绩相对而言比较稳健。截至10月已经完成了既定目标的80%;另一方面则因为正荣的经营逻辑是日常高频率监控,来支持完成1400亿元年度目标。

 张玉静 受访者供图

“功夫在平时”

“房子是大宗资产,消费逻辑和快消品不同。快消品可能‘双11’是最便宜,因为薄利多销,但房子的决策周期很长,不存在某个时刻会给特别大的折扣,消费更趋于理性。”张玉静告诉记者,这是正荣对“双11”的基本判断,因为在公司的经营逻辑中,日常监控频率更高。但“双11”正荣也参与,将其当作引流方式。

正荣也做了一些线上促销,包括618直播,用新媒体传播方式,提升业主好感度。张玉静直言,大部分业内人仍觉得“双11”是噱头,更多着眼于线下,线下能接触到业主,这是核心。所以今年“双11”房企参与者众、花样多,但切实的买房政策并没有明显优于平日。

“对正荣这样的开发商来说,年末冲刺是不存在的,因为功夫都在平时。”张玉静具体向记者分析了一段流程。

为完成全年指标,完成率和全年进度要相匹配,正荣以周为单位来监控来访、成交数据,而不是等到某一个节点爆发来发现问题。通过动态管控,把工作平移到全年的52周,而不是年末上政策和跑量,也就是说,以周为单位,对项目进行复盘,每周能看到所有项目的基本数据,访问量、推货量,相比于上一周和上一个月,来访成交的状况是否出现变化,以此分析调节,这样就不会让所有问题都积压到某个点。

项目成功四成取决于拿地

具体谈及如何实现一个项目的成功,张玉静强调,需要从拿地开始。今年核心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基本在控制中,今年是补仓的不错机会。

张玉静告诉记者,正荣的战略布局的重心在长三角、海西和中西部,会避开 一些难去化的城市。如果进入了去化周期相对较长的城市,正荣有自己的战略。

以去化周期长达28.2个月的天津为例。目前正荣在天津共有10个项目,会对项目做专项决策,以流量为主,“以价换量、增加流速”,保证今年的完成度。

张玉静表示,年初,区域层面就做了市场研判并制定了一个策略:以天津南站的津门正荣府为例,这是一个偏刚需的项目,产品定位阶段考虑到天津城市特点,客群定位时以年轻人为主,因此设计产品时把面积段做了下探,从总价上进行控制,单价虽然比周边要高,但总价具有一定优势。同面积段,一套96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价格在180万元左右,相比竞品总价要低5万~10万元。正是基于这样的策略,正荣府的单月销售额高出竞争对手50%,平均每个月去化100套。

张玉静表示,一个项目的成功40%取决于拿地,30%取决于产品和客户定位要匹配,20%取决于营销,10%取决于品牌服务和口碑。在这套经营逻辑之下,销售只是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地拿对是最重要的。如果地拿对了,加上产品的加持,就会有热销。前期的决策决定了后期的结果兑现。

操盘手最大压力是回款

对于重点项目,正荣地产总部除过程节点强关注,集团营销储备了一支“飞虎队”,从全国营销团队里抽调了四五十人,包括操盘手、销售员、策划等,保证项目从前期报规到营销、蓄客、首开都稳当。

目前正荣共组建了4支“飞虎队”,是从集团营销选拔了将近2000人后组成的。张玉静告诉记者,正荣对首开的去化率要求是70%,如果某个项目蓄客不足,甚至会影响到全年业绩,集团就会派飞虎队去做定点支援和区域公司。

“正荣的飞虎队营销团队可谓指哪儿打哪儿,以战养兵。在正荣,能进‘飞虎队’,将来在公司内部的晋升有更大优势。”

张玉静认为,打造这样一支队伍,主要是保证重点项目的效益。从管理角度看,这是对所有项目强管控的保障。

正荣对营销端口的要求很量化,比如达成70%的首开销售率,正荣还设置了一套IPOM系统,做项目重要节点的管控。

张玉静表示,项目拿地到首开共分为4个节点,1个经营节点和3个营销节点。经营节点是拿地之后2个月左右,首开前4~5个月。

具体而言,项目首开前3个月、前1个月(展示区开放)和前7天,集团会做强管控,一旦有问题及时介入,强力补位。这些节点是集团营销强管控,在当前的市场压力下,有些项目要实现去化是有压力的。对于正荣来说,为了控制营销费用,大部分情况是自销和自拓,优质项目慎用分销。

张玉静直言,现在操盘人的最大压力已经不是年度冲刺指标,而是抓回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