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共享出行第一股!嘀嗒赴港IPO,出行市场“一超”格局将被打破?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0-10 13:01:52

每经记者 段思瑶    每经编辑 裴健如 何小桃    

嘀嗒出行要赴港IPO了。

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在此之前,嘀嗒出行已被传考虑在香港进行5亿美元IPO。尽管当时嘀嗒出行对该消息持不予置评的态度,但“上市”的新闻还是挑动了不少人的神经。

20c17f4b.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依靠顺风车和出租车两大业务,嘀嗒出行抢先一步提交招股书,在很多人意料之外。但从招股书来看,成立6年的嘀嗒出行,目前在顺风车市场已经排名第一,市占率为66.5%,在出租车网约市场排名第二。

与此同时,嘀嗒出行自2019年起已实现盈利。2019年及今年上半年,嘀嗒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和1.51亿元,对应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29.7%及48.6%。

对嘀嗒出行来说,选择此刻进行IPO可谓恰逢其时。

d918a939.png

共享出行第一股

如果此次上市成功,嘀嗒出行将成为共享出行第一股。

回望2014年,国内网约车市场已经打得火热,一边是滴滴与快的进行着激烈的补贴大战,另一边是Uber攻入中国市场。当时,离开Google四年之久的宋中杰和Google团队成员朱敏、李金龙、李跃军利用创建的嘀嗒团队切入O2O团购领域,但成绩并不理想。

几乎在同一时期,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在发布的《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中对“小客车合乘”进行了首次定义。小客车合乘,指出行线路相同的人共同搭乘其中一人小客车的出行方式。

看到“商机”的宋中杰,决定做顺风车。2014年11月,嘀嗒出行获得了来自IDG资本的A轮融资;紧接着在同年12月,嘀嗒又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易车网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倘若嘀嗒出行IPO成功,其将成为烙上李斌色彩的第5家上市公司。

67c38c62.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机构股东包括蔚来资本、IDG、崇德投资、易车、高瓴资本、京东、携程等,在上市前持股比例分别为21.60%、10.23%、7.15%、4.95%、4.14%、4.14%、2.86%。

当时为了避开滴滴与快的激烈竞争,嘀嗒选择主攻的顺风车,成为其如今实现盈利的基础。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嘀嗒顺风车GTV(总交易额)分别约为7亿元、19亿元和85亿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71.4%和347.4%。

顺风车业务站稳脚跟后,嘀嗒又将目光锁定在另一个被遗忘的市场——传统出租车行业。随着网约车的发展,传统出租车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目前,网招虽在出租车日常订单中占据了一定比例,但线下“扬招”依然是乘客打出租车的主要方式。

据了解,当前,通过数字化手段,嘀嗒已在86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扬招业务也已初具规模。如,今年6月,嘀嗒在西安已为约940万次出租车出行提供数字化服务,占市内出租车出行总趟次64%。

嘀嗒出行相关负责人此前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嘀嗒出行将继续发力顺风车和出租车两大业务。”

d918a939.png

IPO浪潮下的出行市场

嘀嗒出行打响赴港上市第一枪,让外界对接下来的国内出行市场有了更多期待。

根据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报告显示,中国四轮出行市场(出租车扬招、出租车网约、网约车、顺风车)的交易总额预计2025年增至11005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7.5%。其中,顺风车将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交易总额预计2025年增长至1139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41.8%。

巨大的市场前景,正在诱惑更多的分食蛋糕者入场。先是滴滴旗下独立的打车业务花小猪,重回补贴时代,紧接着滴滴旗下出租车业务升级成为“快的新出租”,同时投入1亿元转向补贴,发放打车券,并帮助司机提升单量和收入,有超过6万辆出租车全面接入。

fd291e94.jpeg

 

图片来源:摄图网

滴滴之外,深圳和北京的出租车相继接入高德地图聚合打车平台,和美团一样通过聚合的方式,在比价、更快速的接单速度中让吸引网约车的用户,培养粘度。

车企在这一轮出行市场混战中,也未缺席。如,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尝到B2C模式的甜头,在拿到出行市场前三强之后,开始推出租车业务。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曹操出行连续7个月成为网约车第二阵营的头部力量。除此之外,T3出行、华夏出行等车企出行团也纷纷成立,参与竞争。

随着参与国内出行市场的主体变得越来越多元,这些参与主体也从单一的竞争关系,开始走向融合。一个鲜明的例子是:滴滴开始加入到电动车辆前期设计和生产之中,正与比亚迪联合打造一款定制化电动汽车D1。

嘀嗒出行递交招股书,走上IPO之路,以及车企、美团、高德等企业通过聚合模式的跨界加入,打破了国内出行市场原有的一超格局,“多足鼎立”局面正在出现。

记者|段思瑶

编辑|裴健如 何小桃 王嘉琦

校对|直 

c86dae8f.png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