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空气质量反弹怎么破?生态环境部专家:导出过载产能,搬迁到环境容量大的地方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7-20 16:14:33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星    

空气质量持续向好趋势明显,但是该如何破解反弹难题?

7月18日,由生态环境部宣教司、中宣部理论局、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0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在京开幕。

在“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平行论坛上,如何继续保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破解空气质量反弹等问题,成了与会嘉宾讨论的焦点。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督察专员夏光指出,目前很多生态环境问题都得到解决,但空气质量改善的程度不是很稳定,到了秋冬季环境污染的情况比较严重。这说明还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解决,那就是结构调整。

夏光特别强调,下一步,一些城市需要重视导出“过载产能”。“过载产能”是指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产能,这部分产能既不是落后产能,也不是过剩产能。

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彪 摄

改善空气质量须退出一部分合法产能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0%;重污染天数比例为1.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对比前几年,2019年空气质量改善的步伐明显放缓,去年上半年京津冀等地区PM2.5浓度不降反升,气象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反弹明显。

夏光介绍,2019年在京津冀开展督查和调研时发现,没有遇到明显违法违规的企业,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做得比较规范,形成了常态化合规生产。虽然企业基本做到达标排放,但对于一个园区或地区而言,排放总量较大。在现有工业企业基本上都做到合规生产和达标排放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这时,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凸显出来了。

“如果保持现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等不作大的改变,即使通过严厉的督察督查和追责问责,企业都做到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京津冀空气质量只能维持现有水平,难以进一步改善。或反过来说,扭转空气质量反弹的局面,经济结构调整无法回避。”夏光说。

为此,夏光建议,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区域,试行开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助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专题试点行动。试点内容包括: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提升“公转铁”比例,淘汰污染车型;整合城市用地,增加公共用地和生态空间;推动技术更新,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应用水平等。

其中,夏光特别强调导出“过载产能”问题。他介绍,现有很多工业产能,总体上能做到合规生产和达标排放,都是合法产能,但合法产能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仍然超过当地有限的环境承载力。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再退出一部分产能。“导出过载产能就是把这部分产能搬迁到环境容量大的地方去。”

臭氧和PM2.5同根同源

在大气污染防治推进过程中,总体而言,PM2.5的问题明显改善,但臭氧污染问题在加重。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中心副主任柴发合介绍,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和大气有关的最主要的两个约束指标,一个是PM2.5,另一个是优良天数。目前在优良天数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挑战,PM2.5浓度在逐步下降,臭氧的污染在逐步增加。由于臭氧浓度增加,使得好不容易治理PM2.5争取的优良天数被臭氧的上升给侵蚀掉了。

柴发合称,臭氧和PM2.5两种污染物同根同源。PM2.5的来源是比较复杂的,包括扬尘、粉尘等,再加上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在大气中转化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臭氧的来源主要取决于两个污染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氮氧化物。除了这两个潜体物之外,最重要的是强烈的紫外线辐射。

“对臭氧污染来说,这两个潜体物同时也是对PM2.5二次污染贡献最大的两个潜体物。我们通过研究提出来要以氮氧化物和VOC控制为重点,多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联合减排。”柴发合说。

柴发合认为,臭氧污染的防治相对PM2.5污染防治,从科技需求的难度上来说要大得多。为此建议,如果要精准、有效防治,不能只减VOC和氮氧化物,而是应该建立一个科学的管控体系。该体系可分为五个方面,包括:排放清单、来源成因、控制措施、执行监管、监测评估。

其中,在控制措施上,不只是控制VOC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最主要的是控制二者的比例关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