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重塑竞合关系,川渝两地如何推动“第四极”崛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7-12 15:41:24

最近半年来,川渝两地交流互动频繁,规模之大、层级之宽、范围之广,称得上前所未有。但要实现一体化发展,除了建立联席制度、签署合作协议等,还需要克服过去那些没有克服的难题。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在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上,成渝地区从未像今天这般受到国内外关注。

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随着这一国家战略落子,外界对中国经济“第四极”崛起的期待值日益攀升。

有观点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虽然目前综合指标落后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但其所处的位置刻画了中国的战略纵深,激发它的发展潜力,有利于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第四极”崛起,川渝将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一道,形成“四柱擎天”的新格局 图片来源:四川日报“双城经济圈”微信公号

最近半年来,川渝两地交流互动频繁,规模之大、层级之宽、范围之广,称得上前所未有。但要实现一体化发展,除了建立联席制度、签署合作协议等,还需要克服过去那些没有克服的难题。

种种信号显示,面对新的历史使命与机遇,川渝两地正在重塑竞合关系——

7月10日举行的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多方参与、共抓落实的战略推进格局。要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协同重庆完善领导体制、优化协调方式、做实工作机构……

而此前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主题亦是“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同时明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最根本的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最关键的是同心合力办好合作的事情。”

当“协同”“合作”成为高频词,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川渝”?

01

都市圈时代,各大城市都在忙着“拉圈组群”、寻求抱团发展。但如何有效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仍需进一步探索。

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城市战略专家冯奎此前表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在治理体系的构建上面临的一些困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所没有的,更简洁的治理体系将更有利于创新突破。

京津冀涉及首都区,治理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各方面关系;

长三角包括一个直辖市三个省,由多个都市圈构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目众多,主体的高度多元化带来了协调的高难度;

粤港澳大湾区体制环境特殊,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构成的复杂区域,体制机制的设计面临相当多需要考量的因素。

川渝本就山水相连、人文相近、民俗相通,特别是自2018年6月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重庆考察以来,官方报道中多次出现“一家亲”的表述——一度被视为西部第一经济大省和唯一直辖市意欲深化合作的重要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此前“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的规划建设路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支持成渝地区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建立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这一制度安排,赋予两地更大的想象空间。

以四川为例,今年上半年已批复设立两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未来还将布局一批。多位学者在受访时强调,新区的核心一定是体制机制创新。

“ 成都东部新区可以按照‘一城多园’的模式创新发展,也可以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的适度分离,把成德眉资、甚至包括绵阳等城市,以战略联盟、经济联盟等方式,‘前店后厂’似地运用好,类似于上海浦东一样的打法,把这里建设成为新的头部区域、合作前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表示。

日前举行的四川省委全会不仅再次明确将“统筹规划布局一批省级新区”,同时还提出要把深化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作为重要抓手,支持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区、示范区和协同区,协同重庆加快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为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6市17县(市、区)与重庆13个区(县)毗邻,接壤线长达800多公里。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就是要利用四川达州与重庆万州、开州的毗邻优势,打造一片跨行政区域的“试验田”,从而推动川东北和渝东北一体化发展。

达万城镇密集区区位示意图 图片来源:《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按照四川省决咨委委员杨继瑞的观点,相比川南城镇密集区、南遂广城镇密集区,达万城镇密集区距离“双城”有相当的时空距离,处于“双城”辐射的衰减区。如果达万区域“塌陷”,“双城经济圈”就不能实现“建优”,因此很有必要在这个区域建立新兴增长极。

统筹发展,意味着要打破省际行政区划的障碍,“万达开”如何走出一条新路,无疑备受瞩目。一个猜想在于,如果把它们视作一个整体,2019年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合计约3466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重庆、成都两个“极核”。

02

新的国家战略下,川渝两地不仅要探索新的合作机制,克服条块分割的问题,更要进一步提升重庆和成都的辐射带动能力。

一个共识是,没有“双城”,就没有“双城经济圈”。

不过,尽管成渝两市已跻身“万亿俱乐部”多年,是十强榜上的“西部双雄”,但对比三大城市群的极核城市,综合实力还有明显差距。曾有学者形容,成渝双核属于“对内是独大,对外却不大”。

整理制图:城市进化论

一定程度上,成渝之间多年来竞争大于合作的状态,阻碍了双方的发展。1997年,川渝分家。此后,成都与重庆两座城市便迈开了追赶比拼的步伐。

如今,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成渝不仅要在空间布局上“相向发展”,更要建立起一种有序竞争、积极合作的新格局。

比如,共建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用规模效益对冲产业同质化带来的竞争损耗。

数据显示,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若能形成合力,电子信息有望成为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

成渝之间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8%,有望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

成渝在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是有可能形成动力源的产业。

整体来看,成都更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

为此,本次四川省委全会提出四项任务,以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

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大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持续提升门户枢纽地位。

按照成都的理解,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既是成都特色,也是借力提高城市能级的重要一环。建好示范区,意味着成都走出了一条城市发展的新路,在世界城市体系占得一席之地。

同时,对于正在推进中的成德眉资同城化,从成都的理解来看,不是成都支持三个城市(注:德阳眉山资阳),而是4座城市之间,以一体化的思路重新布局空间结构、功能设施、产业体系,形成一个共同发展、互利互惠的共同体。

从数据来看,如果把成德眉资作为一个整体,2019年经济规模达到21506.55亿元,常住人口为2564万人,与重庆更加接近,“双核”趋于平衡。

当然,一体化发展不是简单的数据相加。《四川日报》评论称,省委《决定》提出一系列重大思路、重大部署和重大举措,“是我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政治宣示和行动纲领”。

如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川渝两地、成渝两市拿出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的动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