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首页公司

每经网首页 > 首页公司 > 正文

城市如何抢跑新基建?学界业界热议竞争力重构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6-10 22:48:44

6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发起了“聚焦新基建•城市竞争新赛道”在线沙龙,三位嘉宾以“新基建、新城市、新机遇”为主题,探讨城市新基建的机遇和挑战。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魏官红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了“新基建”概念。

目前,城市空间已成为新基建的核心载体,也为新基建创造了更广阔的需求。政府、企业都在摩拳擦掌,希望乘上新基建的风口,开启新一轮城市更新。

6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特别发起了“聚焦新基建•城市竞争新赛道”在线沙龙,由每经智库、赛迪顾问作为支持单位。在线沙龙邀请了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智慧城市实验室主任王鹏,以及腾讯云与智慧事业群Wecity未来城市总经理、智慧城市首席架构师赵明君三位嘉宾,以“新基建、新城市、新机遇”为主题,探讨城市新基建的机遇和挑战。

王高翔认为,新基建是城市重构竞争力的新“底座、基石”。王鹏进一步提出,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创造更多符合智慧城市现代化治理需求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用来采集数据、感知城市问题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新基建的关键所在。赵明君则表示,“夯实”新基建基础,能让整个城市数字化体系更加完善。

与此同时,每经智库和赛迪顾问联合发布了国内第一份针对城市新基建的研究报告——《2020城市新基建布局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新基建相关理念进行了诠释,并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市新基建布局的建议。

谈格局:基于自身条件,一城一策

透过这份《白皮书》,新基建的载体空间——城市被重点关注。城市空间已成为新基建的核心载体,也为新基建创造了更广阔的需求。

赛迪顾问收集分析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年度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将5G、数据中心、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口径标准,计算了上述地区新基建项目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占比情况。

从结果来看,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东部地区引领、中西部地区协调的区域格局。统计显示,纳入省级重点投资计划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为40.7%、37.4%、21.7%和0.2%。

新基建的布局呈现出梯度发展格局,区域差异比较明显。对此,王高翔认为,“这样的格局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而且,未来新基建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围绕几大城市群展开,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王高翔表示,“未来发展重心将进一步向城市群或都市圈转移,而且这些重点区域也承担着更多更重的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创新培育等功能,新基建也将优先布局,服务于这些区域发展的需求。”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新基建的建设也应该与城市各自的条件相匹配。在赵明君看来,“从资金保障到统筹规划,从政策配套到组织保障,都需要针对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采用一城一策的思路,推动城市新基建建设。”

比如上海提出加快人工智能一体化融合平台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的智能终端的一些布局;成都提出建设“四张网”,依托一批重点项目发展新基建;一些制造业发达的省市,提出新基建的布局和建设,将首先在制造相关的方向重点发力。

谈方向:谋定而动,规划先行

从中央密集部署,到资本市场热捧,“新基建”一时间炙手可热。智慧城市要得到高质量的发展,也离不开“新基建”完善。

在王鹏看来,所有城市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有限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与高速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智慧城市的本质,就是通过科技的手段,实现供需两端更精准、更高效的匹配,让存量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率。”

但是新基建具体的建设并没有一个模板可以遵循。王高翔提出,此前在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目前在新基建建设领域,虽然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但仍然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选择在哪些领域、哪个方向重点发力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问题。

赵明君亦谈到,城市建设新基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做好基础规划,不能一拥而上。“当前这个阶段,是规划阶段,谋定而动”。

在赵明君看来,新基建不能单独去发挥作用。他打了一个比喻,如果说新基建是“路”,搭好了通道;数据等要素就是“油”,提供了动力;真正的目标是“车”,也就是产业互联网,提供生产价值。“只有‘路、油、车’协同形成合力,才能充分释放新动能,提高经济韧性,促进经济发展。”赵明君表示。

谈资金:缺口很大,创新融资渠道

正如王鹏所说,新基建的到来,意味着对所有的行业进行改造和提升,“没有任何行业可以置身事外,挑战和机遇并存”。

最大的挑战,就是资金。根据赛迪顾问测算,到2035年,狭义的信息类新基建领域将产生1.5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广义的融合类新基建领域,则将产生3.5万亿元的投资规模。

“蛋糕”很大,资金缺口也很大。按照上海市新基建的规划,总投资2700亿元中有2100亿元都是社会投资;广州1800亿元总投资,也是与华为、百度、京东等全国300多家企业共同建设。与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的投资不仅依赖于地方政府主导,更需要扩大投资主体,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进来。

事实上,互联网巨头已经摆好了姿态。新基建发令枪打响后,腾讯、阿里、京东、百度等企业,罕见的先后在《人民日报》发文,畅谈新基建。

5月26日腾讯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据赵明君介绍,一方面腾讯自身围绕新基建方面进行投入,包括大型数据中心、产业基地、科研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腾讯配合政府及其他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到各地的新基建建设当中。

助推城市新基建建设,不仅要巨头企业的投入,也要中小企业的参与。如何刺激民营资本参与城市新基金建设的积极性,王高翔认为,首先是强化PPP模式,搭建政府和企业的共同体。另外一方面就是积极引入企业债、信托、私募基金等模式,在新基建领域拓宽向社会资本融资的渠道,创新融资的模式,让资金从产业端到消费端都能参与到新基建的建设中来。

王高翔提到,随着民间投资在新基建投资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新基建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也将远大于传统基建,未来新基建的占比会越来越高,增量贡献会越来越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基建 赛迪顾问 每经智库 新基建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