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付嘉康:川渝自贸区合作重在政策协同 尝试构建“特殊经济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5-24 22:52:44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付嘉康表示,川渝自贸区今年的交流明显频繁起来,双方合作的核心在于政策协同,目前正尝试构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每经记者 鄢银婵    每经编辑 赵桥    

区位上的共通性让川渝两地多年来定位有重叠之处。比如两地的自贸区,一个共同定位就是“要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二者的关系也有了明显改变,以前竞争大于合作,如今合作站在第一位。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相关问题专访了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付嘉康,其表示川渝自贸区今年的交流明显频繁起来,双方合作的核心在于政策协同,目前正尝试构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相信会很有意义。

谈3年成果:产业需求为导向去探索

NBD:重庆自贸区成立3年多以来,在改革方面的成效如何?

付嘉康:整体来说,重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部落实,适用于重庆的41项深化改革创新措施已落实37项,国家复制推广、适用重庆的206项改革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中,已复制推广193项。

在先行先试方面,最为突出的是创设了铁路提单,开立全球首份“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解决了“银行收回融资款项后货物才能被提走”这一核心问题。当时,商务部、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国家部委高度重视,先后两次来重庆开会研讨,在我们先行尝试的单证体系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国家标准流程,目前包括联合国贸法会、铁路合作组织等已启动开展“铁路运单物权化”探索工作。

NBD:在这些先行先试的改革经验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付嘉康:重庆深处内陆,不沿边不靠海,外界都认为我们做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缺乏有力的支撑。可能很多人认为我们独特优势就是长江黄金水水道的运输能力,但实际上水道运力在逐渐饱和,外贸货走集装箱水路运输平均时间成本在15天以上,制约了重庆产业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因为电子产品上市要比拼速度。如果选择航空运输,价格就是水路的15倍左右,是铁路运输的3倍多。

我们要做开放型经济体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要融合,物流是首当其冲的。如果没有完善的交通基础环境和低成本的交通运输能力,构建的体系就无法开放。我们开通中欧班列(渝新欧),是从产业需求出发而进行的革新、搭建通道体系。

实际上,我们在建设重庆自贸区过程中做了很多探索,这些探索都是要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但从工作导向上来看,就和我们开通中欧班列一样,都是从产业需求、企业需求角度出发,比如我们做铁路提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字一简”模式等。

NBD:经过3年多的探索,目前重庆的营商环境如何?您怎么评价?

付嘉康:促进营商环境改善关键是机制联动的问题。首先明确一个理念,自贸试验区做制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是政府放向市场和企业有序让渡部分权利。

我们也首创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模式,允许企业自主备案、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自主补缴税款、海关简化业务核准手续,给企业节省了至少7天以上的时间成本,这被国务院办公厅纳入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另外,通关便利化改革让我们的口岸整体通关进出口时间分别压缩60%、90%以上;行政审批环节优化后,企业开办、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审批、一般工业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开工的时间分别缩减至3个工作日、50个工作日、15个工作日以内。

整体而言,有改善,但还是存在不足,比如管理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靠拢。

川渝自贸合作 重在政策协同

NBD: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下,川渝自贸区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付嘉康:重庆自贸区当年在申报时,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如何以一域服务全局,首先要在全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重庆是长江经济带上游最后一个点,因为当时四川自贸区还没有获批,所以我们一直在规划如何与成都一起协同发展,还希望把宜宾、泸州、广安等6个市纳入重庆自贸区的辐射半径中,毕竟自贸区聚集了重庆各种开放平台、开放口岸、开放功能、物流枢纽等。

比如川南片区的宜宾、泸州,它们能与我们的黄金水道紧密衔接,我们有制度上的优势,它们有集货运输方面的资源,货运中转,为区内企业配套等。2017年4月重庆自贸区刚获批时,我们第一站就去泸州签协同开放的协议。

所以说我们在加大成渝地区城市门户开放合作方面一直非常看重。特别是在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双方的交流进一步加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优化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决策,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也是习总书记站高谋远、亲自部署的重大举措。相比其他经济圈的单核,成渝双城经济圈是双核,我们构建协同开放示范区,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川渝自贸试验区比较优势,探索内陆多主体联动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共同推动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促进改革成果共享应用,以获得更优质、更开放的政策,更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形成一个某种意义上的特殊经济区,加快构筑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支点。

以前双方谈合作还更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只是框了一个目标,没有落地。一方面是功能定位有重合,导致双方竞争大于合作;另一方面,双方的架构不一样,我们因为是直辖市,更加扁平化一些。这次在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背景下,我们已经多次赴成都沟通交流,已和四川省商务厅达成一致意见,包括大家一起争取政策、推动赋权、共建平台等,这将推动双方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另外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上,也可以考虑与四川自贸区共建共享。

NBD:对川渝自贸区之间竞合关系的改变您如何评价?

付嘉康:关系改变源于格局变了,合作能推动双方相互学习,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比如重庆打造渝新欧大通道对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带动明显,包括成都、郑州多个城市都在学习重庆的做法。

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两年重庆有不少地方需要向成都学习,比如他们的垂直管理体系,四川自贸区的片区相对集中一些,不松散,重庆也可以学习把核心聚焦到一个片区进行实体化管理;再比如学习如何发展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如何才能依托自有的骨干网络发展壮大;另外要学习在生物健康领域对研究机构的布局等等。

NBD:川渝自贸区合作事项上目前亟需解决的痛点是什么?

付嘉康:主要就是政策协同。这是先导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将为双方未来加大合作营造有序和谐的发展氛围。“求同”就是大家颁布的政策要一致,比如自贸区内的物流补贴的协同,政策协同下,大家一起争取、一起共享,招商引资比拼的就是营商环境了,比拼优惠政策的时代已经过了。

成渝双城经济圈最核心的内容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包括要打破一些数据壁垒、做到信息共享,宗旨在方便双城生活。那么就自贸区而言,其核心也是如何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更好的服务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认为,目前双方在各领域推动的一系列尝试和合作都很有示范意义。相信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双核驱动的这种城市动力源,将为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探索开放型体制行政管理架构贡献更积极的力量。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鄢银婵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区位上的共通性让川渝两地多年来定位有重叠之处。比如两地的自贸区,一个共同定位就是“要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二者的关系也有了明显改变,以前竞争大于合作,如今合作站在第一位。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相关问题专访了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付嘉康,其表示川渝自贸区今年的交流明显频繁起来,双方合作的核心在于政策协同,目前正尝试构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相信会很有意义。 谈3年成果:产业需求为导向去探索 NBD:重庆自贸区成立3年多以来,在改革方面的成效如何? 付嘉康:整体来说,重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部落实,适用于重庆的41项深化改革创新措施已落实37项,国家复制推广、适用重庆的206项改革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中,已复制推广193项。 在先行先试方面,最为突出的是创设了铁路提单,开立全球首份“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解决了“银行收回融资款项后货物才能被提走”这一核心问题。当时,商务部、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国家部委高度重视,先后两次来重庆开会研讨,在我们先行尝试的单证体系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国家标准流程,目前包括联合国贸法会、铁路合作组织等已启动开展“铁路运单物权化”探索工作。 NBD:在这些先行先试的改革经验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付嘉康:重庆深处内陆,不沿边不靠海,外界都认为我们做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缺乏有力的支撑。可能很多人认为我们独特优势就是长江黄金水水道的运输能力,但实际上水道运力在逐渐饱和,外贸货走集装箱水路运输平均时间成本在15天以上,制约了重庆产业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因为电子产品上市要比拼速度。如果选择航空运输,价格就是水路的15倍左右,是铁路运输的3倍多。 我们要做开放型经济体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要融合,物流是首当其冲的。如果没有完善的交通基础环境和低成本的交通运输能力,构建的体系就无法开放。我们开通中欧班列(渝新欧),是从产业需求出发而进行的革新、搭建通道体系。 实际上,我们在建设重庆自贸区过程中做了很多探索,这些探索都是要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但从工作导向上来看,就和我们开通中欧班列一样,都是从产业需求、企业需求角度出发,比如我们做铁路提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字一简”模式等。 NBD:经过3年多的探索,目前重庆的营商环境如何?您怎么评价? 付嘉康:促进营商环境改善关键是机制联动的问题。首先明确一个理念,自贸试验区做制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是政府放向市场和企业有序让渡部分权利。 我们也首创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模式,允许企业自主备案、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自主补缴税款、海关简化业务核准手续,给企业节省了至少7天以上的时间成本,这被国务院办公厅纳入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另外,通关便利化改革让我们的口岸整体通关进出口时间分别压缩60%、90%以上;行政审批环节优化后,企业开办、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审批、一般工业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开工的时间分别缩减至3个工作日、50个工作日、15个工作日以内。 整体而言,有改善,但还是存在不足,比如管理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靠拢。 川渝自贸合作重在政策协同 NBD: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下,川渝自贸区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付嘉康:重庆自贸区当年在申报时,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如何以一域服务全局,首先要在全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重庆是长江经济带上游最后一个点,因为当时四川自贸区还没有获批,所以我们一直在规划如何与成都一起协同发展,还希望把宜宾、泸州、广安等6个市纳入重庆自贸区的辐射半径中,毕竟自贸区聚集了重庆各种开放平台、开放口岸、开放功能、物流枢纽等。 比如川南片区的宜宾、泸州,它们能与我们的黄金水道紧密衔接,我们有制度上的优势,它们有集货运输方面的资源,货运中转,为区内企业配套等。2017年4月重庆自贸区刚获批时,我们第一站就去泸州签协同开放的协议。 所以说我们在加大成渝地区城市门户开放合作方面一直非常看重。特别是在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双方的交流进一步加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优化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决策,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也是习总书记站高谋远、亲自部署的重大举措。相比其他经济圈的单核,成渝双城经济圈是双核,我们构建协同开放示范区,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川渝自贸试验区比较优势,探索内陆多主体联动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共同推动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促进改革成果共享应用,以获得更优质、更开放的政策,更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形成一个某种意义上的特殊经济区,加快构筑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支点。 以前双方谈合作还更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只是框了一个目标,没有落地。一方面是功能定位有重合,导致双方竞争大于合作;另一方面,双方的架构不一样,我们因为是直辖市,更加扁平化一些。这次在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背景下,我们已经多次赴成都沟通交流,已和四川省商务厅达成一致意见,包括大家一起争取政策、推动赋权、共建平台等,这将推动双方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另外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上,也可以考虑与四川自贸区共建共享。 NBD:对川渝自贸区之间竞合关系的改变您如何评价? 付嘉康:关系改变源于格局变了,合作能推动双方相互学习,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比如重庆打造渝新欧大通道对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带动明显,包括成都、郑州多个城市都在学习重庆的做法。 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两年重庆有不少地方需要向成都学习,比如他们的垂直管理体系,四川自贸区的片区相对集中一些,不松散,重庆也可以学习把核心聚焦到一个片区进行实体化管理;再比如学习如何发展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如何才能依托自有的骨干网络发展壮大;另外要学习在生物健康领域对研究机构的布局等等。 NBD:川渝自贸区合作事项上目前亟需解决的痛点是什么? 付嘉康:主要就是政策协同。这是先导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将为双方未来加大合作营造有序和谐的发展氛围。“求同”就是大家颁布的政策要一致,比如自贸区内的物流补贴的协同,政策协同下,大家一起争取、一起共享,招商引资比拼的就是营商环境了,比拼优惠政策的时代已经过了。 成渝双城经济圈最核心的内容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包括要打破一些数据壁垒、做到信息共享,宗旨在方便双城生活。那么就自贸区而言,其核心也是如何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更好的服务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认为,目前双方在各领域推动的一系列尝试和合作都很有示范意义。相信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双核驱动的这种城市动力源,将为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探索开放型体制行政管理架构贡献更积极的力量。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鄢银婵摄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