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对话成都新津县委书记唐华:双城经济圈建设下的公园城市探索与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5-22 01:45:06

两年来,新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提出实施“物理+数字”双开发模式,就是希望以数字经济为引擎,打造公园城市的创新场景。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新津供图

西部大开发正式迈进“新时代”,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关键。对成渝地区而言,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不仅需要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力,亦离不开各环节的主动探索、改革突破。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县域经济历来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成渝地区“县”一级单元将如何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四川作为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又能否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县域经济强县?

位于成都“南拓”区域的新津,曾因孕育了以希望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而被称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摇篮”,如今,其正试图形成新的城市名片和样本意义——通过探索公园城市的县域表达,既要成为天府之国的一片“超级绿叶”,更要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路,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新津县委书记唐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新津五河汇流、两山相拥,保存了川西平原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肌理,两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提出实施“物理+数字”双开发模式,就是希望以数字经济为引擎,打造公园城市的创新场景,“这是我们认为的公园城市经济价值转化的核心竞争力。”

唐华说,目前顶层设计正在逐步落地实施,相信假以时日,新津能够全面地诠释公园城市的各种形态和各种业态。而眼下一个新的机遇在于,唐华认为,在成渝地区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背景下,四川可以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启动数字县域试点建设,以数字县域赋能产业发展和城乡治理,支撑“小县优城”试点示范。

流程再造:推动策划前置、设计先行

根据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今年的首要任务。成都不仅要深化与重庆的合作唱好“双城记”,加强与德阳眉山资阳的联动下好同城化“先手棋”,更要推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机遇叠加之下,新津近两年的探索显现出独特的价值——作为成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一员,幅员面积330平方公里的新津被全域纳入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范围,2018年以来,这片形似“绿叶”的区域坚持以公园城市理念重塑空间格局和经济地理,并在“县”这个基础单元里,以系统化的逻辑推动公园城市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

“为了支撑公园城市的科学持续发展,新津用了一套系统化的逻辑,去做政府内部的机制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这些制度安排正是我们探索实践公园城市县域表达的顶层设计的核心所在。”唐华表示。

记者注意到,除成立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把公园城市营建涉及的重大问题全数纳入领导小组会议集体研究决策外,新津此番特别强调“智力支持”,通过建立专家顾问委员会制度,聘请来自规划建设、产城融合、TOD+、旅游文创、景观园林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专业团队,为城市规建营运提供全流程决策咨询。

更为关键的是,去年机构改革中,新津率先组建了一个独立运行的县级公园城市建设局,作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前期工作牵头单位,开展片区策划及城市设计,运用导则审查建设方案,以确保公园城市理念贯穿城市“策划、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五大环节。

这个特色机构,成为新津建设公园城市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唐华解释说,像产业功能区重点片区的策划和设计,先由公园城市建设局牵头研究策划,再提交到领导小组集体决策,同时由专家顾问来确保决策科学,“我们把大原则、大方向确定了以后,这些成果再到规自局(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去做控规的法定。”

不仅如此,这些规划成果还转化为城市建设导则,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在导则导引下有序推进。无论政府投资项目还是社会投资项目,报规报建时都要先到公园城市建设局“审方案”,通过后再走其它法定程序,进而确保城市规划真正有序落地。

新津希望推动策划前置、设计先行,这和粗放的营城方式有很大不同——如果没有用公园城市的理念进行统筹,很多项目将只会“碎片化”地布局及建设,虽然也花了钱,但城市缺乏品质,产业难以集聚,群众也很难有获得感。

在唐华看来,像新津这样的小城,实际上比大城市更需要精细化的策划和建设,“因为没有那么多钱。”她直言,“如果盲目投资,不加以有序引导的话,很容易造成浪费。”

而基于系统的策划规划和科学的建设导引,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统筹,便可在不额外多花一分钱的情况下,产生不一样的效益。

城市建设:探索“物理+数字”双开发

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这两年城市形态和面貌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要再往前一步,所有人都在思考,生态价值如何才能转化为经济价值?

在唐华看来,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价值转化:绿化好了、生态好了,城市的土地更有价值了,这仅仅是第一层次的转化;除了向土地要效益,还可以向城市的“数字孪生”要效益。

按照新津的设想,在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通过“物理+数字”双开发模式,既可以使城市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品质空间载体,还可以对这个物理载体进行数字赋能,从而实现基于数据支撑的对空间再次价值迭代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就是要以“空间载体+数字赋能”提升城市智慧能级和产业层级,通过应用场景试点示范,为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产业、产业数字化提供发展土壤,引导上下游企业聚集。

为此,在组建公园城市建设局的同时,新津还组建了一个“数字经济中心”(智慧治理中心),把所有数据汇聚起来,建数字城市“底座”,培育数字经济。

“所以我们提出,以数字经济为引擎,打造公园城市的创新场景,这是我们理解的公园城市经济价值转化的持续竞争力。”唐华在受访时表示。

以中国天府农博园为例,如果只把它当作一个传统的会展场地,即使每天办会办展,1年365天,其能够承载的人、企业、货也是有限的。如果同步打造一个数字博览平台,它的价值承载空间将被无限放大。

唐华说,基于数据运用产生的各种商业逻辑和创新模式,是越用越多、越用越好的,它不像空间和土地,“给了你他就没有了,给了他你就没有了”,基于数字农博的理念,新津将同时和众多的企业和团队合作,在各自的赛道上创造不同的商业模式。

唐华认为,基于数字经济的创新场景将是下一步公园城市价值转化最有想象空间的方向。但真正实现“场景化”并非易事,需要在物理载体建设时就要超前谋划并植入新经济产业及人群需要的支撑体系,而且还得具备商业逻辑,一定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去做与之适配的“数字底板”。

同时,唐华也提到,公园城市做数字化,如果纯粹靠政府投资,不仅要花很多钱,效果也不一定好,因此,她的想法是,给开发商提供一个可以遵循的导则,让他们在导则规范下做共性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假以时日,我们就能够生长出一个由众多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创建的数字孪生城市。”

创新发展:多条腿走路解决“人”的问题

按照新津的理解,“公园城市”不仅仅是城市建在公园里,城市无处不公园,更核心的是要有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公园城市的生命动力”。但一个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难题在于,所有的构想都需要“人”来实现,新津又该如何引才留人?

唐华表示,推进产城融合、建设公园城市社区是成都近年建设产业功能区的大方向,新津原有三大产业功能区,占到全县面积的78%,眼下正在补齐最后一块“拼图”,让产业功能区全域覆盖,并以功能区为载体,规划建设产业公园社区。

“公园社区首先是社区,是服务老百姓的,而产业功能区是经济区,是以企业为中心的,我们提出以功能区为载体打造产业公园社区,就是说这个社区不仅to C,面向自然人,也to B,面向法人。这样一来,就可以把人城产有机的复合到一起。”唐华希望用这套“打法”,让新津对“人”更具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一场克服“本领恐慌”的政企共生计划正在持续推进。

从今年2月初开始,新津就在钉钉平台搭建了一个“创新津·云课堂”,以直播授课的方式,对5000名公务员和3000名企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每天晚上直播,截至目前,课程内容包括政策解读、金融产品、税法知识、数字化转型、新经济案例等等。

作为云课堂的倡导者,唐华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自主学习,一方面便捷地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一方面培养一支能够践行新理念、运用新技能的专业化干部队伍,从根本上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同时,新津还明确规定,鼓励干部到产业功能区、到国有公司、甚至市场化的企业去历练。对于这项制度安排,唐华的理由很直接,“没有到一线听过炮火的声音,哪能知道如何指挥战斗?”

抢抓机遇发展,机会稍纵即逝,解决“人”的问题无比迫切,为此,新津还把目光对准了市场——除市场化选聘人才外,同时也尝试与知名品牌企业组建合资公司,通过混改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这个时代,要么你很强大,可以整合别人,要么你很有价值,可以被别人整合。我们现在就试图做到很有价值,让优秀的企业愿意到新津来发展,愿意和我们成为城市合伙人。”唐华笃定地说。

(实习生刘家琳对本文亦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