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徐立:内陆变前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有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5-22 01:44:59

“从全国格局上看,京津冀城市群政治地位最高,长三角城市群体量最大,粤港澳大湾区最活跃,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则最有希望、最有潜力。”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杨欢 杨翼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出,今年将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目前,规划进展到了何种程度?在日前举行的四川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徐立透露,自1月3日中央提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四川已举行4次安排部署会和数次厅组会议,并形成近5万字文稿。而根据现有安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终将形成一个包含规划纲要、协调机制以及若干专项在内的“1+1+N”规划体系。

徐立有一个形象比喻,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如果说战略是靶,那么规划就是靶心。对四川来说,川渝合作多年,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面对呼之欲出的国家战略,如何精准定位靶心?

“从全国格局上看,京津冀城市群政治地位最高,长三角城市群体量最大,粤港澳大湾区最活跃,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则最有希望、最有潜力。”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交通体系改变,内陆地区从过去最不开放到如今最开放,真正形成一个大格局,实现内陆变前沿、客厅变门户、低地变高地。”

三条铁路时速超350公里

根据现有要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体现在具体合作中,就是要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如何有效提升要素流动?对于成渝两地来说,首要问题是拉近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在徐立看来,打造成渝中轴,加密高铁、高速公路,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

2020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快成渝中线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

徐立指出,成渝中线高铁通车后,成渝之间将有四条铁路连接,其中包括三条时速350公里以上高铁。“除成渝中线高铁外,现在的成渝城际高铁将提速至350公里,另一条时速350公里以上的成自宜高铁也将通往重庆。此外,两市之间还有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

高速公路成网的趋势更为明显。徐立介绍,新修的天府国际机场经资阳到重庆一条六车道的高速公路,加上原来的成安渝六车道高速公路,以及成渝、老成渝、成都经遂宁到重庆的高速公路,将初步形成成渝中轴交通格局。

有了物理联通,更重要的是统一共识、形成合力。如徐立所说,建立协调机制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举行。会上通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机制》,向两地协调机制不畅问题“开刀”。不仅如此,两地还建立联席会议办公室,互派干部长驻,互相任职、交叉任职。

“现在,两城应该是达成了很好的共识,协调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徐立说,“川渝合作多年,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这一次目标非常清楚,就是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该说正在务实、高效推进中。”

川东北、川南解决中部塌陷

成渝城市群拥有近1亿人口和近6万亿元经济总量,被赋予拓宽我国经济回旋余地、拓展中国战略纵深等重要使命。但放在更大范围内,2018年,该地区经济体量占全国比重不足7%,远低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

要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盘棋活起来,只靠两个核心城市显然不够。问题是,如何解决“中部塌陷”问题、打造副中心支撑地区发展?

今年2月,四川省级功能区迎来两次扩围:先是广安川渝合作高滩园区被批复实行现行省级开发区政策,成为四川专门关于川渝合作设立的第一个省级园区;而后,四川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获批。

“高滩园区不仅毗邻重庆两江新区,而且园区内大量企业来自重庆,他们在此投资、兴办企业,已经形成两地合作的典范。”徐立评价。

三江新区则被赋予打造四川经济副中心的期望。如徐立所说,“搞三江新区,就是要为宜宾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十四五’期间,宜宾有望发展成为人口超过200万、经济体量超过3000亿的城市,实际上就是解决中部塌陷问题。”

而在新的发展要求下,不仅要提高城市“单打独斗”的能力,更要通过“抱团发展”实现城市实力总体提升。

徐立介绍,川东北、川南两个区域将迎来新的发展利好。他特别提及预计将在年内开建的成南达万高铁和成自宜高铁,“它们不仅是一条高铁,还是要形成一个经济带”。

他分析说,成自宜高铁开通后,自贡到成都只需半个小时,宜宾也只需 一个小时。今后,他们将直接进入天府国际机场,大大拉近时空距离。由此,这些地区将诞生经济体量超过三千亿的城市。而在成南达万高铁带动下,已经突破百万人口的南充也将逐步向200万人口迈进。

“格局要大、速度要快”

对于“领头羊”成都而言,还将有怎样的发展机遇?

有专家评价,尽管成都和重庆在成渝地区“双核独大”,但与其他城市群极核城市相比,实力都还有差距属于“对内是独大,对外却不大”。因此,应该集成重庆和成都两核的力量,共同把这个核心进一步做强。

徐立对此十分认同。在他看来,成都需要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竞争,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都市区,因此“要做大,也必须做大”。

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成都带来了“扩围”可能。

他列举了一组数据,“现在成都很有优势,常住人口达1600多万人,在全国位居前列,2019年GDP超过170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七。但如果成德眉资一体化发展,将形成一个人口超过2300万人、GDP超过21000亿元的都市圈。”

不仅如此,在他眼中,更多“世界级”可能性正在成都出现。徐立认为,这正是城市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理念:除了格局要大,并且组团要小,能够就近解决就业、教育、住宿问题;此外,速度要快,打造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在新的格局下,成都是否有足够带动力和潜力?在徐立看来,成都人口还将进一步增长。他比较发现,成都市域面积超过14000平方公里,不仅是广州、上海的2倍多,更是深圳的7倍。

更重要的是,随着交通体系改变,城市区位也发生颠覆性变化。

“原来内陆是最不开放的区域,但是航空、高铁等交通制式立体改变了格局,使得四川形成向全国开放的大格局。”他具体分析到,“我们现在飞非洲、飞欧洲都比北京、上海少飞2个多小时,并且节省时间;而中欧班列从成都出发,比东北、华北等沿海地区都快,只需10多天时间。四川提出的‘四向拓展’,就是说的我4个方向都能向外延伸,而沿海、沿边省份可能只有一个方向便利。这样,实现内陆变前沿,客厅变门户,低地变高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