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公司

每经网首页 > 公司 > 正文

乡村篇 | 从2.1万元到30多万元,龙华村这样脱贫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5-19 20:04:16

一个贫困村的脱贫故事。

每经记者 吴抒颖  黄婉银    每经编辑 魏文艺    

广东省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是省定贫困村。这座粤北的小村庄虽离最近的高铁站不过30公里,距离省会广州也只有100多公里,但经济长期落后,村集体收入很少,2015年年收入仅2.1万元。

龙华村常住人口约1560人,平日里人烟稀少,青壮年人口多数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是老人与小孩。

龙华村以前的白天是宁静的,广袤的田地里鲜少见到劳作的人们。村民不愿意下地,是因为龙华村地势较低,每逢下雨,部分村庄、农田便遭受浸泡,这是他们的“心病”。

龙华村的夜晚时常是黑暗的,由于地处山区,龙华村下雨时刮落的树枝搭上高压线,经常会引发停电,这也是困扰村民的问题之一。

龙华村围子村小组小池塘改造前后

2016年,广东省委组织部定点帮扶龙华村;2018年,碧桂园集团帮扶力量驻村之后,龙华村的村貌更上一个台阶。

碧桂园为龙华村呈上的成绩单,是在龙华村委、竹桥村、围子村、老萧屋、新萧屋5个自然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总投入约 2000万元。

在广东省委组织部的帮扶力量之下,以及碧桂园集团的助力下,龙华村以前坑坑洼洼的村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完备的水利治理工程和已经做了硬底化工程的村道,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汛期时村庄、水田被淹了。

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解决了基础工程之后,龙华村的村民们逐渐有干劲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红薯、红茶是龙华村的特色产品,凭借“党员+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农户)+互联网”的模式,去年合作社的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万元。

村民们有了盼头,热情更足。秋季是红薯丰收的季节,田里头是村民们忙着挖红薯的身影;茶田里,采茶女们腰系背篓,忙着采摘绿芽。

村民们采茶忙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曹炳梵 摄 

“扶贫”一定不仅只是帮助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和民生环境,“授之以渔”是持续造血的关键。

碧桂园捐资20万元支持龙华村兴农合作社发展20亩黄金百香果产业,部分村民和贫困户除保底租金外,还能直接分享红利。同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有2名贫困户不定期在百香果基地打理。后期将会视百香果长势和收成售卖情况等,链接更多的贫困户,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为了让村民们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碧桂园在龙华村还开展了月嫂培训、电工培训和餐厅服务员、粤菜师傅培训,完成培训考核后,还可获得相关从业资质。已经举行的3场培训,共吸引超150人次参与,其中20人成功实现就业。

参加技能培训班的村民正在上课

龙华村的夜晚也不再没有光亮。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的指导下,党员积极开导群众,配合供电所进行树枝清理和线路检修,现在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碧桂园还完成了村委周边环境以及园林绿化的打造工程,夜晚降临,村民们会在村委前面的广场上跳广场舞、锻炼身体。

村民们晚上跳广场舞的场景

碧桂园帮扶力量的加入激活了这座小山村,村民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好。“碧桂园来了之后,资金进来了,工程推动快了,你看这个路修得多漂亮。”一名肖姓村民指出。

村民们感念于眼下所拥有的一切,他们会感叹,“现在当农民太幸福了,什么都有。”

截至2018年底,龙华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2.1万元增加至30多万元,57户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多元,全部达到预脱贫标准。

(镁刻地产原创,喜欢请关注微信号meikedichan)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曹炳梵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责任地产 系列报道 碧桂园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