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冷暖

每经网首页 > 城市冷暖 > 正文

给西安的“假特色小镇”泼点凉水……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3-11 18:32:57

每经记者 任钢    每经编辑 毕华章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任钢 摄

8个优秀,6个良好,8个警告,13个淘汰。

这是前几天官方公布的西安首批创建类特色小镇考核结果——总共35个,逾1/3被淘汰。

数据很扎眼,看起来也很实在。因为,官方考核严格,没有让一些拿着政策、指标的假特色小镇项目蒙混过关。

但也需要反思,西安创建类特色小镇运行两年,逾1/3就已宣告淘汰,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畸形?

2014年,“特色小镇”概念在浙江提出,之后被各地疯狂复制,虚火渐盛。的确有部分项目为当地带来产业和税收,同时也不乏“政绩风”“假小镇真地产”“重开发轻管理”等突出问题。

西安的创建类特色小镇,如果不进一步找准自身特色和优势,后续难保不会继续被市场淘汰?

1

考核结果公布,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这13个被淘汰的。

比如,秦匠旅游商品创意小镇、碑林环大学数据智能小镇、创智小镇、洪庆山森林康养小镇……

很多小镇只听过名字,甚至有的连名字都没听过。

怎么西安一下冒出来这么不为人熟知的小镇,又为什么突然来了一次“下狠手”的考核?

这得从2017年4月说起,当时西安市委市政府下发《西安市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指导意见》等三份文件,要求各区县贯彻落实。

其中提到“尽快在我市建设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特色小镇”,并进一步解释了特色小镇的概念。

当时“小镇热”火遍全国,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各地派人到浙江学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也成为新经济“增长极”。

既有产业优势,又有旅游资源优势的西安当然不会错过。经过申报审核,2017年9月,西安市第一批35个创建类特色小镇名单出炉。

但当时文件有规定,创建期3-5年,每年要考核,最终验收合格,才能命名为西安市特色小镇。

所以,除了考核时间有点晚,这次考核名单和考核过程都不意外。

粉巷君(ID:nbdfxcj)从参与这次考核的内部人士获悉,因处创建初期,原定的年度考核便有延后。

“部分小镇创建期也才三年,我们选取两年的创建节点,其实也是想看一下,这两年小镇作出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如果下一步做,要怎样去改进,就是这样的初衷。”

2

名单和过程都不意外,但这样的结果,多少还是有些意外。

毕竟,首批就有超过1/3被淘汰,不是个小数字。

上述业内人士说出了原因。“没有达到标准。比如我们规定‘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四位一体(产、城、人、文)’、投资额、投资进度,都有标准。离标准差距大,就评分低,离标准接近,就评分高。”

根据当年的文件要求,每个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部分区县或类型可放宽到5年),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商业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除外),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改造提升类特色小镇项目,原则上3年内投资额应达到10亿元以上(商业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除外)。

很多小镇过不了投资额这一关。“一些小镇确实因为现实问题无法再推,甚至连投资主体都没有了,这种小镇如果还放着,不就是浪费资源嘛!”

考核办法还规定几类不同程度的扣分情形,如:

对年度任务未作安排部署的;

对因主观原因工作推动不力的;

受到市委、市政府或市级以上媒体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影响的;

对全市擂台赛中排名后三的。

此外,淘汰,还意味着之前享受的政策指标将被收回。

此前的文件中,对于创建期和验收通过的小镇有丰厚的政策鼓励。

比如用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要按照特色小镇的层次,予以不同程度的倾斜,并执行动态监测和动态供地计划。

比如财政。市级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税收收入中,市、区县(开发区)两级留成部分,前3年100%、后2年50%用于支持特色小镇建设。

如今,淘汰的小镇均与这些红利无缘。

不过上述人士称,创建本身就是动态过程,并非现在被淘汰就永远进不了名单。区县可视情况继续培育,待到存在的问题被解决,还可继续申报。

3

粉巷君倒不认为西安这次特色小镇考核,逾1/3不合格,是一件坏事。

首先,请第三方专家评审,过程持续一个月,说明了考核的严肃和严格,不达标理应被淘汰,不能为了数量,丢了质量。

其次,大量不合格小镇,占用着政策、土地、资金等公共资源,既无法带来收益,又无法持续运营,倒不如早早淘汰,另谋他路。

就像上述人士所言,“既然建了,前期资金都已经投入,可以用新的内涵去打造它,把它做成单体的项目。如果单体项目做好,依然能够改善周围民居环境,带动经济活性。”

第三,及时纠正不足,敢拿问题小镇开刀,既是对小镇投资主体负责,也是对所在区县负责,更可为众多的问题小镇把脉问诊,值得鼓励。

当然了,对于尚未被淘汰的小镇,也可引以为戒,做得好的继续发扬,有问题的积极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特色小镇的概念,自从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后,一直广受追捧。

2016年,经过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这种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更是成为地方供给侧改革的新实践。

既然是新生事物,部分地方大干快上,必然暴露出诸多问题。从2017年开始,一些反思的声音开始出现,最典型的是2019年,央视网连发5篇评论,直指当下特色小镇的发展痛点——

不少特色小镇变成“政绩小镇”,重地产轻产业、重开发轻管理、重商业轻文化的现象比较普遍。

其中一篇评论提到,“急于求成,运动式地搞特色小镇,结局是‘虎头蛇尾’。”

对于西安的特色小镇建设,不妨多吸取这些经验教训,顺势引导、因地制宜。重点围绕现有产业基础与区县未来规划,量体裁衣、谋定后动,认真细致打造一批真正有产业、有环境、有生活的特色小镇。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