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度

每经网首页 > 深度 > 正文

外贸企业如何撑过“敏感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2-11 12:14:59

一场外贸行业的“自救”行动在城市间展开。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对于外贸企业,现在是交货期的敏感时期。”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

自1月31日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有关外贸走向的讨论不绝于耳。尽管WHO并不建议限制贸易和活动,但部分国外航司停运中国航线,一些国内发运港与主要船东推迟复工,都令进出口企业的下一步陷入未知。 

情急之下,一场外贸行业的“自救”行动在城市间展开。

自商务部印发《关于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克服困难减少损失的通知》,指导六大商会发布外企服务政策后,苏州打响城市“第一枪”——2月7日,继出台“惠企十条”之后,苏州又针对外贸企业专门出台“惠外十二条”。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随后,青岛、厦门、大连等沿海城市陆续跟进,陕西等内陆省市亦出台专门政策。这场“营救”,能否帮外贸企业撑过敏感期? 

紧急48小时 

出手对外贸公司“救急”,因为其面临的问题确已“火烧眉毛”。

2月7日,成都贸促会工作人员周丽萍接到来自四川新和公司的咨询。这是中国贸促会1月30日对外公告对公司开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后,成都方面接到的第二通电话。

公司负责人冯苏说,需要尽快拿到证明,与帮其从新西兰运送牛肉骨粉进入中国的船公司交涉。再过两天,他们约定的14天免箱期即将到期。这意味着,他可能要向船公司支付4万元滞箱费。

冯苏只有48个小时。他不仅要准备好所有开具证明需要的文件,计算接下来2天周末休息日,还要考虑到与船公司所在国的时差。这还只是与船公司取得联络。业内人士指出,“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只能像国外企业证明国内情况,并不具备强制效力。 

在此之前,他也并没有太多时间提前做好预案。即便考虑进春节法定假期的时间,14天的时间对于完成货物提货、入库绰绰有余。但青岛港迟迟没有复工,使得货物不得不滞留在集装箱内。

图片来源:摄图网 

时间已所剩不多。面对尚在增加的仓库仓储费用等固定成本、以及提前支付货款后可能无法及时收到回款的情况下,他需要尽可能降低损失。

与四川新和类似,由于疫情事发突然,时限问题是许多外贸公司面对的“当务之急”。在物流不畅和生产滞后双重挤压下,开展跨境业务的外贸公司将直面难以按期交付的困难。

周丽萍分析,国外合作伙伴对国内情况可能并不了解,比如关联企业没能复工确属不可抗力。而这只是外贸公司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按白明的话来说,外贸公司面对的是交货期的敏感时期。在这个阶段,交货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但随着战线拉长,整个产业链均可能受到牵连——长时间断货,最终将导致供应商和客户迁移。

与进口业务相比,出口业务可能更加困难。主营国际货代的普及国际货运代理(中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经理代林海告诉城叔,一般情况下,节后工厂陆续复工通常会形成一个出口高峰期,因为国外企业春节期间并未休息。在现有情况下,原有订单或许将更难兑现。 

外贸城市“自救” 

帮助企业及时止损,对于需要依靠外贸这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各个城市,自然也十分急迫。

2月7日,苏州出台“惠外十二条”,从城市层面帮外贸企业堵住“缺口”。

除与惠企政策一脉相承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外,苏州特别针对出口企业,提出“稳定外贸企业在手订单”,引导企业“尽力争取、稳定在手订单”,并“支持企业实施出口货物转内销”, 对其国内贸易信用险保险费率降低30%,并补贴50%保费。 

几乎同一时间,苏州下辖太仓亦出台“惠外十五条”,在贸易便利化上给出更多优惠。例如,对于因疫情产生的贸易纠纷,政府将对实际发生的律师费给予不超过50%、每家企业不超过10万元的补贴。

在白明看来,现阶段扶持外贸,最重要的是保证外贸联系不中断。

 国内合作中断了,我们靠自己可以恢复起来,外贸企业一中断,位置被别人挤占,将来再想回来就难了。”白明分析,目前,中国的规模经济和完整产业链的优势,一时半会可能很难被替代,但疫情的间隔时间将十分重要。

而随着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在保障贸易链不中断上,苏州已然走在国内城市前列。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与苏州的“真金白银”相比,青岛、厦门等城市主要是外贸相关政府部门根据其职能给予的便利措施。比如,青岛、厦门海关的举措更多围绕通关便利化展开,提供针对企业问题的快速解决机制、对相应费用实施减免政策。

事实上,仅贸易便利化上,城市间的政策差异仍然较大。

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业务的代林海告诉城叔,与一些内陆城市相比,上海应对疫情的措施不仅反应及时,而且涉及面更广。

据他回忆,在许多城市尚未拿出有效政策时,考虑到节后延迟复工造成的仓储费用,上海第一时间拿出相应减免政策。“比如一个20尺柜,一天能减免50~60块钱,如果一个企业有一千个柜子,减免金额就可能上万。”

如何寻找平衡点

但补贴只是应急之策。对于“等米下炊”的外贸企业,更关键的是如何有效保障生产。

代林海的直观感受是,在企业复工的几天时间内,进口订单尚有存货,出口订单“还没有接到一单”。相较于费用减免,他更盼望停摆的工厂能早日复工。“只有这些工厂恢复生产,他才有订单出去,买原材料回来,我们作为国际物流,才有生意做。”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城叔之前讨论过如何复工的问题。(猜你想看:《疫情当前,城市如何为企业“托底”?》如今,不少城市采取有条件复工策略,为复工企业设置一定门槛。比如,杭州自2月8日起对企业复工实行申报备案制。据媒体报道,当天申请复工的3万家企业中仅162家被批准。而西安要求重点企业先审批再复工,年营业额低于2000万的企业一律不能开工。 

显然,要有效安排复工、保障复工企业高效运转,需要城市有更强的调度协调能力。

作为完整产业链的一环,外贸企业、特别是流通型外贸企业很难实现独立复工。城叔了解到,在一些城市,外贸企业已提早复工,但相应的货代企业和船公司仍不具备复工条件。其结果是,率先复工的外贸企业仍然处于空转状态,并没能真正实现生产。 

在白明看来,在外贸领域,关键在于“内保能力,外保渠道,并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

“这实际上是一种供需关系,有供有求,在中间搭起一座桥梁。”白明分析,“对于外国客户,短期内找到另一个合适的供货方是比较难的,但如果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他的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但在疫情下,无法完全按照原来的模式运作,这时,就要选择保住其中的一部分需求。”

另一方面,复工与防疫之间的另一种平衡亦需要拿捏。体现在政府统筹中,包括企业生产的必要性和防疫的难度均需纳入通盘考虑,以此寻求最优解。

“总而言之,我认为能复工的还是应当尽量复工。”白明指出,“ 前提是在保证人民健康和产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迟迟不复工,企业最后存活不了;但不考虑防疫,疫情一旦发生,生产还是要被迫停止。所以,最终要在二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对于外贸企业,现在是交货期的敏感时期。”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 自1月31日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有关外贸走向的讨论不绝于耳。尽管WHO并不建议限制贸易和活动,但部分国外航司停运中国航线,一些国内发运港与主要船东推迟复工,都令进出口企业的下一步陷入未知。 情急之下,一场外贸行业的“自救”行动在城市间展开。 自商务部印发《关于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克服困难减少损失的通知》,指导六大商会发布外企服务政策后,苏州打响城市“第一枪”——2月7日,继出台“惠企十条”之后,苏州又针对外贸企业专门出台“惠外十二条”。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随后,青岛、厦门、大连等沿海城市陆续跟进,陕西等内陆省市亦出台专门政策。这场“营救”,能否帮外贸企业撑过敏感期? 紧急48小时 出手对外贸公司“救急”,因为其面临的问题确已“火烧眉毛”。 2月7日,成都贸促会工作人员周丽萍接到来自四川新和公司的咨询。这是中国贸促会1月30日对外公告对公司开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后,成都方面接到的第二通电话。 公司负责人冯苏说,需要尽快拿到证明,与帮其从新西兰运送牛肉骨粉进入中国的船公司交涉。再过两天,他们约定的14天免箱期即将到期。这意味着,他可能要向船公司支付4万元滞箱费。 冯苏只有48个小时。他不仅要准备好所有开具证明需要的文件,计算接下来2天周末休息日,还要考虑到与船公司所在国的时差。这还只是与船公司取得联络。业内人士指出,“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只能像国外企业证明国内情况,并不具备强制效力。 在此之前,他也并没有太多时间提前做好预案。即便考虑进春节法定假期的时间,14天的时间对于完成货物提货、入库绰绰有余。但青岛港迟迟没有复工,使得货物不得不滞留在集装箱内。 图片来源:摄图网 时间已所剩不多。面对尚在增加的仓库仓储费用等固定成本、以及提前支付货款后可能无法及时收到回款的情况下,他需要尽可能降低损失。 与四川新和类似,由于疫情事发突然,时限问题是许多外贸公司面对的“当务之急”。在物流不畅和生产滞后双重挤压下,开展跨境业务的外贸公司将直面难以按期交付的困难。 周丽萍分析,国外合作伙伴对国内情况可能并不了解,比如关联企业没能复工确属不可抗力。而这只是外贸公司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按白明的话来说,外贸公司面对的是交货期的敏感时期。在这个阶段,交货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但随着战线拉长,整个产业链均可能受到牵连——长时间断货,最终将导致供应商和客户迁移。 与进口业务相比,出口业务可能更加困难。主营国际货代的普及国际货运代理(中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经理代林海告诉城叔,一般情况下,节后工厂陆续复工通常会形成一个出口高峰期,因为国外企业春节期间并未休息。在现有情况下,原有订单或许将更难兑现。 外贸城市“自救” 帮助企业及时止损,对于需要依靠外贸这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各个城市,自然也十分急迫。 2月7日,苏州出台“惠外十二条”,从城市层面帮外贸企业堵住“缺口”。 除与惠企政策一脉相承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外,苏州特别针对出口企业,提出“稳定外贸企业在手订单”,引导企业“尽力争取、稳定在手订单”,并“支持企业实施出口货物转内销”,对其国内贸易信用险保险费率降低30%,并补贴50%保费。 几乎同一时间,苏州下辖太仓亦出台“惠外十五条”,在贸易便利化上给出更多优惠。例如,对于因疫情产生的贸易纠纷,政府将对实际发生的律师费给予不超过50%、每家企业不超过10万元的补贴。 在白明看来,现阶段扶持外贸,最重要的是保证外贸联系不中断。 “国内合作中断了,我们靠自己可以恢复起来,外贸企业一中断,位置被别人挤占,将来再想回来就难了。”白明分析,目前,中国的规模经济和完整产业链的优势,一时半会可能很难被替代,但疫情的间隔时间将十分重要。 而随着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在保障贸易链不中断上,苏州已然走在国内城市前列。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与苏州的“真金白银”相比,青岛、厦门等城市主要是外贸相关政府部门根据其职能给予的便利措施。比如,青岛、厦门海关的举措更多围绕通关便利化展开,提供针对企业问题的快速解决机制、对相应费用实施减免政策。 事实上,仅贸易便利化上,城市间的政策差异仍然较大。 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业务的代林海告诉城叔,与一些内陆城市相比,上海应对疫情的措施不仅反应及时,而且涉及面更广。 据他回忆,在许多城市尚未拿出有效政策时,考虑到节后延迟复工造成的仓储费用,上海第一时间拿出相应减免政策。“比如一个20尺柜,一天能减免50~60块钱,如果一个企业有一千个柜子,减免金额就可能上万。” 如何寻找平衡点 但补贴只是应急之策。对于“等米下炊”的外贸企业,更关键的是如何有效保障生产。 代林海的直观感受是,在企业复工的几天时间内,进口订单尚有存货,出口订单“还没有接到一单”。相较于费用减免,他更盼望停摆的工厂能早日复工。“只有这些工厂恢复生产,他才有订单出去,买原材料回来,我们作为国际物流,才有生意做。”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城叔之前讨论过如何复工的问题。(猜你想看:《疫情当前,城市如何为企业“托底”?》如今,不少城市采取有条件复工策略,为复工企业设置一定门槛。比如,杭州自2月8日起对企业复工实行申报备案制。据媒体报道,当天申请复工的3万家企业中仅162家被批准。而西安要求重点企业先审批再复工,年营业额低于2000万的企业一律不能开工。 显然,要有效安排复工、保障复工企业高效运转,需要城市有更强的调度协调能力。 作为完整产业链的一环,外贸企业、特别是流通型外贸企业很难实现独立复工。城叔了解到,在一些城市,外贸企业已提早复工,但相应的货代企业和船公司仍不具备复工条件。其结果是,率先复工的外贸企业仍然处于空转状态,并没能真正实现生产。 在白明看来,在外贸领域,关键在于“内保能力,外保渠道,并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 “这实际上是一种供需关系,有供有求,在中间搭起一座桥梁。”白明分析,“对于外国客户,短期内找到另一个合适的供货方是比较难的,但如果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他的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但在疫情下,无法完全按照原来的模式运作,这时,就要选择保住其中的一部分需求。” 另一方面,复工与防疫之间的另一种平衡亦需要拿捏。体现在政府统筹中,包括企业生产的必要性和防疫的难度均需纳入通盘考虑,以此寻求最优解。 “总而言之,我认为能复工的还是应当尽量复工。”白明指出,“前提是在保证人民健康和产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迟迟不复工,企业最后存活不了;但不考虑防疫,疫情一旦发生,生产还是要被迫停止。所以,最终要在二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外贸企业 新冠肺炎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