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四川省疾控中心专家:对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和生产安全是第一位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27 14:41:11

据最新官方通报,由于之前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兽用布病疫苗生产车间用了过期的消毒剂,灭菌未彻底,排出的废气中有布鲁氏菌气溶胶,位于下风位的兰州兽研所的人群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管医师罗春花告诉记者,好在此次含菌气溶胶是兽用疫苗菌株为人工减毒的弱毒菌,且含菌气溶胶经过一定距离扩散后,人吸入或粘膜暴露的剂量低。

每经实习记者 梁枭 每经记者 宋思艰    每经编辑 陈俊杰    

12月初,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多名实验室工作人员被查出布鲁氏菌血清呈阳性一事引发关注。12月26日晚,甘肃卫健委通报了上述事件的调查处置情况。

事实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201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布病被列为乙类传染病之一。但相较同为乙类传染病的艾滋病、非典、狂犬病等,布病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就布病的确诊、治疗及防控等相关问题,今日(12月27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管医师罗春花。

布病确诊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NBD:一般来说,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诊断为布病确诊病例?

罗春花: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某一种症状来确诊。人确诊患上布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流行病学史;二是有布病的临床表现;三是实验室检查。

NBD:能否分别详细解释一下?

罗春花:有流行病学史是指,病人发病前与疑似布鲁氏菌感染的家畜、畜产品有密切接触史;或生食过牛、羊乳及肉制品;或生活在布病疫区;或从事布鲁氏菌培养、检测或布病疫苗生产、使用等工作。

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间歇性反复发热;多汗;乏力,几乎所有病例都有这个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肌肉和关节疼痛;神经、生殖系统受损。

实验室检查应具备以下任意一项确证实验证据:标准试管凝集试验、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分离培养到布鲁氏菌。

人传人风险极小

NBD:布病会出现“人传人”的情况吗?

罗春花: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已知的布鲁氏菌贮存宿主包括60多种动物。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国大部分地区羊是主要传染源,有些地方牛是传染源,南方个别省份的猪可作为传染源。人传人的风险极小,目前人传人的病例十分罕见。

NBD:那么,因不同传染源感染的布病,其危害程度是否也有区别呢?

罗春花:是的。常见的布病传染源有病羊、病牛、病猪。一般来说,羊种布病对人的危害最大。布鲁氏菌具有两个方面的能力:侵袭力,就是指细菌侵入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致病力,就是导致人发病,出现临床症状的能力。羊种的侵袭力和致病力都很强,易引起人群暴发流行,大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牛种的侵袭力很强,但致病力不强,感染率高而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明显,病程短,后遗症较少;猪种主要见于我国南方地区,致病力介于羊种和牛种之间。

NBD:您能否简单介绍下当下布病的治疗方法?

罗春花:目前临床上已经形成了布病诊疗的专家共识,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如果及时规范治疗的话,布病是完全能治愈的。

NBD:对于“及时”应该怎么理解呢,多久算“及时”?

罗春花:布病的临床分期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是指的发病3个月以内,通常伴有高热、乏力的症状;亚急性期是指的发病3~6个月,表现低热的状态;慢性期则是指的发病6个月以上。急性期和亚急性期,也就是指发病6个月时间内,治愈效果很好。可惜有些病人确诊的时候已经是慢性期布病了,这一阶段的治愈难度要比急性期大且容易复发。

大量培养布鲁氏杆菌须在P3实验室进行操作

NBD:我们注意到这次兽研所事件中出现了所谓的“隐性感染者”。那么对“隐性感染者”需要采取什么治疗措施?

罗春花:隐性感染者会出现布病抗体阳性,但无任何临床表现,说明接触过布鲁氏菌,身体产生了免疫反应。

布病有潜伏期,一般为1~3周,也有潜伏期长达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的患者。一般对隐性感染者采取的是观察是否出现布病的相关症状。只有出现相关症状,且具备之前说的另外两个条件,才能确诊为布病患者。

NBD:布病的传播渠道有哪些?普通民众和易感人群应该分别采取什么预防措施?

罗春花:布病病原体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人的感染途径与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普通民众要减少与牛、羊的直接接触,购买经过检疫的牛、羊肉。在切割牛、羊肉时,要戴上橡胶手套,生熟案板、刀具都要分开。牛、羊肉要煮熟后吃,禁止喝生牛奶、生羊奶。

牛、羊养殖者、兽医、布病科研人员是容易感染布病的重点职业人群,在工作中要做好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布鲁氏菌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为第二类,进行大量活菌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三级(P3)以上的实验室。当标本量较大,则有可能产生较高浓度气溶胶。有留意到最新官方通报,这次兰州兽研所属意外偶发事件,是由于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兽用布病疫苗生产车间用了过期的消毒剂,灭菌未彻底,排出的废气中有布鲁氏菌气溶胶,位于下风位的兰州兽研所的人群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好在此次含菌气溶胶是兽用疫苗菌株为人工减毒的弱毒菌,且含菌气溶胶经过一定距离扩散后,人吸入或粘膜暴露的剂量低。若是大量活菌产生较高浓度的气溶胶,后果将不敢设想。不管是布病实验室还是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和生产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布病低发区域须提高认知水平

NBD:您能否简要介绍下我国布病的防治现状?取得了哪些成果,目前又主要面临什么问题?

罗春花:首先讲下我国的布病疫情。在上世纪50、60年代,布病在我国的发病水平较高;70年代以后,发病水平得到了控制,呈现低发状态。直到2000年以后,发病率又开始增加,疫情持续快速上升,比上世纪的疫情更为严重。到2016年以后,疫情开始缓解,2016~2018年连续下降。

各级有关部门密切合作,采取监测、检疫、消毒、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对遏制疫情上升的态势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还有一系列针对布病防治的技术规范、指南、方案等。2012年,原卫生部就发布了《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此外,我国已建立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的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处置疫情,人畜同步、区域联防。

但是,布病防控涉及多个部门,防控难度依旧较大。一来,我国牛羊饲养数量庞大,二来流通环节监管难度较大。现在交通物流发达,牛羊流通也变得十分方便。国家提倡“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流通、冷鲜上市”。

布病常见于我国北方畜牧业、养殖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南方地区则较为少见。因此,布病低发区域多数民众对布病认识不足,基层医务人员也缺乏布病的诊疗能力,患者往往耽误了治疗时机。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布病 兰州兽研所 布病危害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