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不是所有的私募基金都是正规机构:首次纳入负面清单,“扶优限劣”迈出第一步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1-29 17:48:17

近日下发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明确了对私募基金行业的管理。

北京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私募被纳入清单2019就是要让真正从事私募基金的机构使用‘基金管理’这四个字,而把那些企图打着‘基金’旗号行违法犯罪之事、挂羊头卖狗肉之辈挡在门外。”

每经记者 唐如钰    每经编辑 肖芮冬    

“私募基金在各地市场准入标准不一、要求五花八门、不同背景机构递交材料不同,审批也是时松时紧,虽然地方政府目的是防范风险,但诸如此类的隐性壁垒也让许多机构的在办理准入时遭遇一场‘拉锯战’、准入成本陡增。”沿海某省份一私募机构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然而,随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的落地,上述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1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公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以下简称清单2019)明确了对私募基金行业的管理。其中提出,非金融机构、不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在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原则上不得使用“基金管理”(注:指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合伙企业)等与金融相关的字样。

清单2019规定,但凡在名称和经营范围中选择使用上述字样的企业(包括存量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将注册信息及时告知金融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持续关注,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事实上,私募被纳入清单2019就是要让真正从事私募基金的机构使用‘基金管理’这四个字,而把那些企图打着‘基金’旗号行违法犯罪之事、挂羊头卖狗肉之辈挡在门外。”北京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记者介绍。

对此,多位受访人士表示,私募基金管理被纳入清单2019是国家顶层设计对私募基金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的体现,也是政策扶优限劣的一大步、对行业而言是一大利好。而随着清单的落地,全国实行统一的准入标准和监管措施,困扰行业许久的隐性壁垒亦有望被打破,行业“草莽时代”亦将逐渐终结,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扶优限劣,影响深远

“这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将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清科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符星华这样说道。

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则分析称,此次被纳入清单2019对整个私募基金行业而言有三大意义。

首先,是对私募行业发展“开正门、堵歪道”的又一重大举措。“误导欺骗大众,干着利益输送、为集团融资、甚至非法集资等勾当的大有人在,都自称‘基金管理’或者‘资产管理’公司,这不仅侵害投资人利益,对整个行业而言也是信用、名誉的严重消耗。”前述私募机构负责人说道。

而随着清单2019的落地,上述乱象有望得到根治。前述接近监管人士就强调,清单2019要求工商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做到注册信息的及时联动互通以及加强对使用“基金管理”字样企业的重点监控,目的就是要将打着“私募基金”旗号从事其他活动乃至违法犯罪活动的企业与正规机构区分开来,以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行业风险。

其次,则是困扰行业已久的隐形壁垒有望被打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准入要求不同、审批手续不一,地方政府对私募审批时松时紧,国资、民企被差别对待的事情时有发生。

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务总监乔姗姗就向记者表示,“同一家机构在不同地区设立子公司可能面临五花八门的标准,有些规定去年没、今年又有了,还有临时性的窗口指导、红头文件,行业准入政策可预见性欠佳。”

“虽然各地是为防范金融风险,但也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雷继平补充道。

而此次清单2019将私募基金行业管理纳入其中,其核心意义就在于将行业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准入标准和监管举措,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将应属于市场主体的“自主权”赋予市场主体。“这对于真正从事私募基金业务的企业,市场准入将更加透明公正,准入隐性壁垒也会进一步消除。”北京股权投资发展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任鹏说道。

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则强调,“负面清单不是不让注册,而是各地要按照统一准入程序,不能再以防范风险为由多设准入门槛,而进一步‘去伪存真’工作则交给金融监管部门去判断。”

再者,这也是行业监管进一步向现代化治理机制迈进的体系。通过打通前端的工商注册与中后端的金融监管,改变以往主管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市场监管与行业监管之间信息的及时互通、互联。

“如此,行业监管部门对机构的关注与监督亦前置到了注册阶段,将有望大幅提升监管效率,进一步防范风险。”任鹏分析称。

首入清单,“身份感”凸显

多位受访人士则向每经记者坦言,私募基金管理首被纳入清单2019,一方面是政策扶优限劣的又一重大举措;另一方面,对整个行业而言是行业身份感、辨识度不断提高的体现。

“跟传统金融相比,我们这个行业一直比较小众,但如今被纳入清单2019也是国家顶层设计认可私募基金行业重要性的体现,对正规机构从业者而言有着提振信心的作用。”前述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

前述接近监管人士就认为,“说白了,这是要让私募机构更有‘身份感’,只有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机构才能起‘基金管理’的名。”

雷继平就指出,私募行业虽然具有不公开性,但是随着其体量的不断增大,私募基金已经成为社会经济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金”、“基金管理”等词汇已经与金融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深深地刻上了金融的烙印。清单2019将其纳入,是对行业规范化发展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数据,截至2019年10月,在中基协存续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04家、存续备案私募基金80650只、管理基金规模13.69万亿。

显然,私募基金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实体经济尤其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的发展注入了金融的血液。以科创板为例,据中基协统计,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共有23家企业背后得到了私募基金投资,占比达92.0%。私募基金在投产品共231只,为23家科创企业提供资本金约128亿元。

当然,政策的扶优限劣与行业身份感凸显仅是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行业本身仍有诸多“病症”亟待治理。

“当下是人多、产品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少‘资产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管理’叫法的机构,打着私募基金的名义行违法乱纪之实。”乔珊珊向记者说道。

雷继平则进一步指出,即便是真正从事私募基金行业的机构,同样也存在基金管理人信义义务意识不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资金募集过程中存在不合规等问题。

“万里长城第一步”,政策在完善

基于上述问题,乔珊珊就认为,解决行业“病症”需要内外共同驱动。对内而言,一方面是机构本身要不断加强自身合规诚信的展业意识、完善内控等;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快存量“伪私募机构”的出清。外部,则是需要监管带着行业走。

以本次清单2019为例,受访人士均表示,其出台有望大力整治前述乱象,但如何进一步细化落地,去伪存真、做到真正的“开正门、堵歪道”则仍需监管部门尽快颁布相关配套政策。

前述接近监管的人士则透露称,“私募基金纳入清单2019只是‘扶优限劣’万里长城的一步,后续还会有一系列的配套举措出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监管部门与中基协已经建立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实现私募基金登记注册数据及时推送。下一步,中基协将持续对机制进行优化完善,实现数据信息全面共享,更加密切与市场监管、证券监管等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有效提高准入效率和事中事后监管能力。

与此同时,中基协还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其在依法进行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的同时,将创新工作思路,配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以刀刃向内的精神改革完善登记备案工作,将市场准入管理措施放开与自律管理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合规优质机构获得感。

金融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督部门将共同在以下方面开展后续工作:一是提升登记备案标准化和透明度。二是健全信息公开公示制度。三是探索登记备案分类分流。四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五是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差异化服务。六是推进私募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七是持续破除私募行业隐性准入壁垒。八是积极争取将私募基金行业纳入放宽市场准入试点。

此外,乔珊珊还建议道,扶优限劣一直是监管部门所强调的,但具体的机制体制是否可进一步细化出台,例如形成一套机制,让投资者有机会、有地方可以客观地了解私募基金的专业能力、经营状况、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多维度情况,敦促机构进一步完善自身,也可帮助投资者减少信息不对称,真正做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私募基金在各地市场准入标准不一、要求五花八门、不同背景机构递交材料不同,审批也是时松时紧,虽然地方政府目的是防范风险,但诸如此类的隐性壁垒也让许多机构的在办理准入时遭遇一场‘拉锯战’、准入成本陡增。”沿海某省份一私募机构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然而,随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的落地,上述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1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公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以下简称清单2019)明确了对私募基金行业的管理。其中提出,非金融机构、不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在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原则上不得使用“基金管理”(注:指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合伙企业)等与金融相关的字样。 清单2019规定,但凡在名称和经营范围中选择使用上述字样的企业(包括存量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将注册信息及时告知金融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持续关注,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事实上,私募被纳入清单2019就是要让真正从事私募基金的机构使用‘基金管理’这四个字,而把那些企图打着‘基金’旗号行违法犯罪之事、挂羊头卖狗肉之辈挡在门外。”北京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记者介绍。 对此,多位受访人士表示,私募基金管理被纳入清单2019是国家顶层设计对私募基金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的体现,也是政策扶优限劣的一大步、对行业而言是一大利好。而随着清单的落地,全国实行统一的准入标准和监管措施,困扰行业许久的隐性壁垒亦有望被打破,行业“草莽时代”亦将逐渐终结,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扶优限劣,影响深远 “这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将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清科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符星华这样说道。 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则分析称,此次被纳入清单2019对整个私募基金行业而言有三大意义。 首先,是对私募行业发展“开正门、堵歪道”的又一重大举措。“误导欺骗大众,干着利益输送、为集团融资、甚至非法集资等勾当的大有人在,都自称‘基金管理’或者‘资产管理’公司,这不仅侵害投资人利益,对整个行业而言也是信用、名誉的严重消耗。”前述私募机构负责人说道。 而随着清单2019的落地,上述乱象有望得到根治。前述接近监管人士就强调,清单2019要求工商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做到注册信息的及时联动互通以及加强对使用“基金管理”字样企业的重点监控,目的就是要将打着“私募基金”旗号从事其他活动乃至违法犯罪活动的企业与正规机构区分开来,以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行业风险。 其次,则是困扰行业已久的隐形壁垒有望被打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准入要求不同、审批手续不一,地方政府对私募审批时松时紧,国资、民企被差别对待的事情时有发生。 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务总监乔姗姗就向记者表示,“同一家机构在不同地区设立子公司可能面临五花八门的标准,有些规定去年没、今年又有了,还有临时性的窗口指导、红头文件,行业准入政策可预见性欠佳。” “虽然各地是为防范金融风险,但也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雷继平补充道。 而此次清单2019将私募基金行业管理纳入其中,其核心意义就在于将行业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准入标准和监管举措,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将应属于市场主体的“自主权”赋予市场主体。“这对于真正从事私募基金业务的企业,市场准入将更加透明公正,准入隐性壁垒也会进一步消除。”北京股权投资发展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任鹏说道。 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则强调,“负面清单不是不让注册,而是各地要按照统一准入程序,不能再以防范风险为由多设准入门槛,而进一步‘去伪存真’工作则交给金融监管部门去判断。” 再者,这也是行业监管进一步向现代化治理机制迈进的体系。通过打通前端的工商注册与中后端的金融监管,改变以往主管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市场监管与行业监管之间信息的及时互通、互联。 “如此,行业监管部门对机构的关注与监督亦前置到了注册阶段,将有望大幅提升监管效率,进一步防范风险。”任鹏分析称。 首入清单,“身份感”凸显 多位受访人士则向每经记者坦言,私募基金管理首被纳入清单2019,一方面是政策扶优限劣的又一重大举措;另一方面,对整个行业而言是行业身份感、辨识度不断提高的体现。 “跟传统金融相比,我们这个行业一直比较小众,但如今被纳入清单2019也是国家顶层设计认可私募基金行业重要性的体现,对正规机构从业者而言有着提振信心的作用。”前述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 前述接近监管人士就认为,“说白了,这是要让私募机构更有‘身份感’,只有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机构才能起‘基金管理’的名。” 雷继平就指出,私募行业虽然具有不公开性,但是随着其体量的不断增大,私募基金已经成为社会经济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金”、“基金管理”等词汇已经与金融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深深地刻上了金融的烙印。清单2019将其纳入,是对行业规范化发展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数据,截至2019年10月,在中基协存续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04家、存续备案私募基金80650只、管理基金规模13.69万亿。 显然,私募基金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实体经济尤其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的发展注入了金融的血液。以科创板为例,据中基协统计,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共有23家企业背后得到了私募基金投资,占比达92.0%。私募基金在投产品共231只,为23家科创企业提供资本金约128亿元。 当然,政策的扶优限劣与行业身份感凸显仅是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行业本身仍有诸多“病症”亟待治理。 “当下是人多、产品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少‘资产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管理’叫法的机构,打着私募基金的名义行违法乱纪之实。”乔珊珊向记者说道。 雷继平则进一步指出,即便是真正从事私募基金行业的机构,同样也存在基金管理人信义义务意识不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资金募集过程中存在不合规等问题。 “万里长城第一步”,政策在完善 基于上述问题,乔珊珊就认为,解决行业“病症”需要内外共同驱动。对内而言,一方面是机构本身要不断加强自身合规诚信的展业意识、完善内控等;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快存量“伪私募机构”的出清。外部,则是需要监管带着行业走。 以本次清单2019为例,受访人士均表示,其出台有望大力整治前述乱象,但如何进一步细化落地,去伪存真、做到真正的“开正门、堵歪道”则仍需监管部门尽快颁布相关配套政策。 前述接近监管的人士则透露称,“私募基金纳入清单2019只是‘扶优限劣’万里长城的一步,后续还会有一系列的配套举措出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监管部门与中基协已经建立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实现私募基金登记注册数据及时推送。下一步,中基协将持续对机制进行优化完善,实现数据信息全面共享,更加密切与市场监管、证券监管等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有效提高准入效率和事中事后监管能力。 与此同时,中基协还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其在依法进行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的同时,将创新工作思路,配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以刀刃向内的精神改革完善登记备案工作,将市场准入管理措施放开与自律管理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合规优质机构获得感。 金融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督部门将共同在以下方面开展后续工作:一是提升登记备案标准化和透明度。二是健全信息公开公示制度。三是探索登记备案分类分流。四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五是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差异化服务。六是推进私募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七是持续破除私募行业隐性准入壁垒。八是积极争取将私募基金行业纳入放宽市场准入试点。 此外,乔珊珊还建议道,扶优限劣一直是监管部门所强调的,但具体的机制体制是否可进一步细化出台,例如形成一套机制,让投资者有机会、有地方可以客观地了解私募基金的专业能力、经营状况、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多维度情况,敦促机构进一步完善自身,也可帮助投资者减少信息不对称,真正做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
负面清单 私募基金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