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隐瞒财产、挪用筹款……全国首例网络大病求助纠纷案一审宣判:全额返还筹集款15.3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1-08 21:02:25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廖丹    

网络个人大病救助帮助了很多因贫困而无法得到救治的人,但另一方面,因监管疏漏,发生的诈捐事件也一直层出不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1月6日,全国首例因网络个人大病求助引发的纠纷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定,筹款发起人莫先生隐瞒名下财产和其他社会救助,违反约定用途将筹集款项挪作他用,构成违约,一审判令莫先生全额返还筹款15.3万余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对于诈捐事件,水滴筹平台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平台已建立行业‘失信筹款人’黑名单制度,抵制不诚信行为。”上述人士还称,水滴筹在今年3月联手全国公安启动的“清流计划”中,一旦证实求助人存在虚假、伪造等行为,水滴筹即协同有权机关采取法律手段严厉打击。截至目前,联合新疆、吉林、福建、云南等多地公安,已经严厉惩治了涉嫌刑事犯罪的5名不诚信筹款人。

全额返还筹集款15万余元

据介绍,莫先生与许女士的儿子出生后,身患一种名为威斯科特—奥尔德里奇综合征的重病。2018年4月,莫先生想到了利用“水滴筹”进行网络筹款,并最终筹得15.3万余元。

据悉,莫先生之子去世后,许女士向水滴筹公司举报称,水滴筹的钱基本没用。2018年9月,水滴筹公司向北京朝阳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莫先生全额返还筹集款,并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法院经审理查明,莫先生为给孩子治病,先后总计产生医疗费35.5万余元,其中医保报销后个人支付部分为17.7万余元。除“水滴筹”筹得的款项外,莫先生通过其他社会救助渠道,还实际获得救助款5.8万余元,且其中两项救助款均发生在“水滴筹”筹款前,但莫先生在筹款时并未披露相关情况。莫先生在通过网络申请救助时隐瞒了其名下车辆等财产信息,亦未提供妻子许女士名下财产信息。

为此,法院认定尽管莫先生之子的病情及治疗情况基本真实,发起筹款时也确有求助意愿和客观必要,但是其在求助时隐瞒家庭财产信息、社会救助情况,信息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存在问题。

朝阳法院经审理认为,莫先生隐瞒家庭财产信息、社会救助情况构成一般事实失实,莫先生违反约定用途使用筹集款的行为属于将筹集款挪作他用,上述行为构成违约。根据《水滴筹个人求助信息发布条款》,在发起人有虚假、伪造和隐瞒行为、求助人获得资助款后放弃治疗或存在挪用、盗用、骗用等行为时,水滴筹平台有权要求发起人返还筹集款项。

水滴筹:迭代升级风控机制

近年来,以水滴筹为代表的网络个人大病求助平台频频曝出“诈捐门”。如女子诈捐得钱后炫富,德云社演员吴鹤臣有车有房也募捐,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案件产生纠纷还缘起莫先生家人的举报。

对于上述案件,水滴筹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莫先生的筹款发生在2018年年初,迄今已有近两年时间。事实上,平台从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持续完善平台规则和操作流程,迭代升级风控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水滴筹平台官网显示,已为患者筹到200多亿救命钱。为什么选择水滴筹?其官方表述为筹款简单,如实填写求助信息,即可发起筹款;最高能筹50万;还有筹款老师1对1解答所有筹款问题。

对于筹款流程如此便捷的背后存在的隐患,上述水滴筹相关人士表示:“水滴筹通过证明材料审核、第三方数据校验、医院实地探访等核实方式,构建了内外部联合、线上线下协同的层层审核机制。截至目前,水滴筹已合作数千家医院。在求助发起、传播、提现等整个过程中,水滴筹借助社交网络传播验证、大数据监控、舆情反馈等技术和手段对求助信息进行全流程的动态监控。”

该人士还称,在资金管理方面,平台为保障平台所有筹款资金的运转安全,已与第三方银行达成合作,将对筹款资金进行共同管理,筹款资金直接进入银行主体的专管户,与平台自有资金隔离,实行专门管理、专门使用。在筹款项目通过审核及公示无误后,平台也会优先打款给医疗机构、慈善组织等,用于患者治疗。

在业内人士看来,很多捐助者出于对此类公益平台的信任,愿意伸出援手,但宽松监管必然将在长期损害公众利益,挑战自身的商业模式。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水滴筹 大病求助纠纷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