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被罚一年多后 大公资信全面恢复评级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1-04 19:33:52

11月4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从11月起全面恢复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

每经记者 冷辉    每经编辑 卢九安    

图片来源:摄图网

11月4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大公资信”)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北京证监局的通知,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公司从11月起全面恢复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

大公资信官网截图

这意味着在监管部门处罚一年多后,大公资信迎来了展业“解禁”,可以全面重新开展评级业务。

评级业务全面恢复

大公资信称,公司被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国新”)战略重组后,在监管部门指导下,按照要求逐项对照、彻底整改,实现各项工作依法合规运行,得到监管部门的一致肯定。

2018年8月,大公资信因业务违规受到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联合处罚,暂停开展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一年。

当时,证监会通报称,暂停大公资信证券评级业务一年。证监会在检查中发现,一是大公资信与关联公司公章公用,内部管理混乱;二是为多家发行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开展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三是委员资格不符合要求;四是部分评级项目底稿缺失。北京证监局决定让大公资信限期整改,期限一年,不得从事证券评级业务,更换不符合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

交易商协会给予大公资信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一年。处罚理由是:2017年11月-2018年3月,大公资信在为相关发行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的同时,直接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同时,在交易商协会业务调查和自律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大公资信向协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表述和不实信息。

外资入场、评级市场环境生变

大公资信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知名的评级机构之一,是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和原国家经贸委共同批准成立的全国信用评级机构,拥有政府监管部门认定的全部评级资质,同时也号称自身是第一家向全球提供国家信用风险信息的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

今年4月,中国国新正式战略重组大公资信,重组后中国国新持股58%,大公资信成为其控股子公司。资料显示,中国国新于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2016年初被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的两家中央企业之一,是在国家授权范围内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

大公资信在去年被罚之后,出现了一些员工离职、客户流失的现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国新入主之后,大公资信原有的管理层也发生了更替,原董事长关建中等人退出,吕柏乐担任董事长、总经理。

如今评级业务虽然全面恢复,但大公资信面临的挑战和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公告,对美国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 Inc.)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标普中国”)予以备案。同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亦公告接受标普中国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的注册。这标志着标普已获准正式进入中国开展信用评级业务。

穆迪、惠誉也都筹划将直接进入中国市场。

今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了一系列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允许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时,可以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所有种类债券评级等。

债券市场、评级市场不断开放,这些意味着大公资信此番“重出江湖”,不但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还要面对外资评级对手。大公能否重塑品牌、夺回市场份额、赢得行业地位,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大公资信 信用评级 恢复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