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从“书信中国”到“数字中国”——透视70年信息社会的沧桑巨变

新华社 2019-09-24 17:34:58

这是一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今天,我国电话用户总规模已达17亿户,固定电话用户比1949年增长800余倍,平均每人享受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远高世界平均;

这是数字背后的沧桑巨变——从零起步,我国通信设施不断完善,技术加速更迭,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红利惠及每一个人。

从沟通你我到连接世界,“书信中国”到数字中国,70年信息技术的变革不断助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70年,信息变革翻天覆地

“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商用全面铺开。”近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说,预计明年我国正式大规模投入建设独立组网的5G网络。

也是在同一天,中国移动宣布开创5G业务运营生态,加速推动5G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5G时代正在开启。

在通信领域,人们通常用“G”的变革形容信息技术带来的跨越。从零起步,逐步实现“2G跟随”“3G突破”,到今天“4G同步”“5G引领”,网速变化的背后是一部科技进化史,也是信息社会不断演进的历程。

时光回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通信基础设施陈旧、技术落后,全国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仅31万门,长途联络主要靠书信、电报,无论通信技术还是装备,都比发达国家落后二三十年。

今天,一根网线架起沟通的桥梁。山区的百姓用上了快速稳定的通信网络,持续不断的提速降费降低交流成本……70年来信息通信的变革改变了每个人,也温暖了每个家庭。

工信部报告显示,我国建成较为完备的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信息化发展走在世界前列。截至2018年底,光缆线路总长度达4358万公里,全国固定电话用户1.8亿户,比1949年增长836倍,移动电话用户15.7亿户,比1988年增长52.2万倍。

“70年不懈努力,我国跃升为世界网络大国。”苗圩说,信息化发展显著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国家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提供强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摄图网

70年,信息内涵不断拓展

450万台——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中,百度以3775%的同比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供应商。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不断扩大的语音交互市场。有机构预测,未来人机交互方式中语音将占30%左右。

2000年回国创业至今,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见证了中国社会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从文字搜索、图像识别到人工智能,跃迁的技术不断拓展着信息内涵,重新连接人与世界。“今天,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信息世界。”李彦宏说,百度通过开放人工智能平台,努力为全社会的高效创新赋能。

70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始终伴随且助推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从移动支付、智慧出行到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科技浪潮下,“互联网+”重新定义着方方面面。

视觉识别、重量感应、扫码支付……不久前,苏宁第四代无人店在南京开业,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产销协同和智能购物。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认为,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到来,智慧零售大势所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速分别为17.8%、28.8%。

工信部调研发现,截至2019年6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9.3%;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企业比例分别达到35.3%、25.3%。

“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中国超过20家。”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说,信息技术加速与各领域深度融合,为我国抢抓发展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

70年,信息红利不断释放

线上餐厅装修师、电子竞技顾问、密室设计师……近日,美团点评联合智联招聘发布报告显示,生活服务业诞生出一批“数字化”新工种。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13个新职业中,绝大多数出自信息化领域。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凤霞说,数字经济既创造了非常大的就业增量,也提高了就业的质量,成为吸纳和带动就业的新引擎。以数字化管理师为例,当前从业人员已超过70万人。

从冷门的技术专业到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70年,信息化推进与民生改善加速相融,释放更多社会价值。

几十年来,我国基础网络设施不断完善,努力解决了网络覆盖少、网速慢、资费贵三大难题,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让信息红利惠及全民。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用户月均使用移动流量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与5年前相比,固定网络和手机上网流量的资费水平降幅超90%。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约1/5,4G的基站数量占到全球4G基站数量的一半以上,平均每个人享受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远高于世界平均。”苗圩说,信息化已成为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催生无数创新型应用落地开花。

70年,信息化发展推动“书信中国”转型为数字中国;牢牢抓住信息浪潮,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迎来新机遇,获得新动力。

新华社 记者 张辛欣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编 张杨运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