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美联储50天降息两次 中国不必亦步亦趋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9-20 00:41:52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也是50天内美联储第二次降息;与此同时,美联储还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了30个基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将会重新讨论何时扩大资产负债表的问题,且扩表时间有可能比预期更早。此次降息之后,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还将降息25个基点。

居于全球央行C位的美联储调整利率,往往会引发其他央行的跟风。在美联储7月31日第一次降息前,早有充分预期的全球多家央行就先进行了降息,比如韩国、印尼、南非、土耳其央行等;在此次美联储降息前,欧央行进行了三年半以来的首次降息,同时重启QE(量化宽松)。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球已经有30多家央行降息。

尽管货币宽松已成全球潮流,但中国不必亦步亦趋。

货币是整个经济的定价单位,而利率就是货币的定价单位。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重磅工具,利率调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影响,一旦采用,即意味着要实现某个或某几个重要宏观经济目标:或是预防经济衰退,或是提振物价促进经济扩张,或是维持资本市场稳定等。对美联储来说,此次降息更主要的目的是“预防性的”,并非降息通道打开。

具体到国内,9月4日,国常会提出,“货币政策要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9月6日傍晚,央行即落实了全面降准这一举措,于是市场普遍预期,接下来就是下调利率水平。但在9月17日——即市场猜测的“降息”时间窗口,央行开展的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利率维持在3.3%的水平不变,市场上关于央行短期内降息的预期明显降温。

仔细琢磨国常会表述便可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在于“降低实际利率水平”,重点在于“实际”二字,即并不必然意味着需要调整政策利率。

事实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症结并不在于政策利率不够低,而在于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银行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拿到的资金,不能充分有效地流入实体经济。为此,近年来,除了小幅度下调MLF利率外,央行的放水政策多通过定向降准这样的数量工具实现,以达到“精准滴灌”的目的。当然,央行更大的动作是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以LPR代替原有的贷款基准利率,打破旧有的利率传导机制,目的也是为了带动实际融资利率水平下行。

如今,LPR这一重大改革措施仍在落地过程中,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仍然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新的贷款定价方式;与此同时,央行也需要考察LPR定价方式的执行效果——比如实际融资利率水平的变化、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的变化等等,方能为是否下调利率提供充足依据。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实体经济需要更低的利率水平,但有些行业却需要维持一定的利率成本以控制风险,其中的典型就是房地产行业。

8月25日,央行公布了新的房贷利率定价政策,其中强调“落实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和房地产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基本稳定”。10月8日就是新的房贷定价机制正式生效的日期,北京已率先出台标准:首套房房贷利率为LPR+至少55个基点,二套房房贷利率为LPR+至少105个基点。LPR决定了房贷利率的基准,一旦政策利率调整,也意味着房贷利率可能下行,这与房价调控目标可能形成冲突。

总之,中国政策利率的调整,需要紧紧抓住“降低实际利率”这一目标,而非遵从外围因素变化。就在9月20日,LPR改革后的第二轮报价就将进行,如果LPR利率没有下降,市场也不必失望,因为降低实际利率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如果有下降,也不必欣喜,因为这不是降息——LPR由MLF利率+银行报价加点形成,在MLF利率未变的情况下,LPR利率下降只能是银行主动下调报价的结果,而银行的决策是市场主体行为。

9月10~11日,人民银行办公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大政策发布解读和预期引导力度,加强与市场沟通,及时回应关切、稳定预期。所以,关于利率的变化方向,市场不妨静待央行的声音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