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如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涉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等问题  生态环境部、财政部等10部门一把手集中表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8-25 22:42:3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八个方面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将如何解决?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卢九安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八个方面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将如何解决?

8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除王金南、袁驷、程立峰、窦树华、罗保铭、王毅等6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发言询问外,还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也做了发言。

政府责任不到位,如何压实各方责任?如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水龙头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如何采取措施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将采取哪些措施依法加强涉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设等一系列涉水的问题被抛出来。国务委员王勇,以及来自发改委、财政、生态环境、住建、工信、农业、交通、科技、水利、卫生健康等10个部门的“一把手”对相关问题一一做了回答。

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于2020年颁布实施

“这次执法检查发现,一些地方和流域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严重、风险隐患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责任不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请问,国务院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依法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

首个问题就聚焦到政府责任,针对这一问题,国务委员王勇介绍,特别是要聚焦五个重点方面,进一步拿出有力措施压实各方责任,狠抓整改落实,依法推进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工作取得扎扎实实更大成效。

具体包括:在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定职责上狠下功夫,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在健全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制度上狠下功夫,加快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在科学治污、系统治污上狠下功夫,持续提升水环境治理能力;在补齐治污短板上狠下功夫,着力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在用好法律武器上狠下功夫,继续从严加强水污染防治执法监管。

实际上,在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最受关注的水环境保护就是饮用水安全保障,针对“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依法强化水源地、水质净化、二次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的询问,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介绍,水源地保护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这几年一直将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推进。

同时,李干杰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完善水源地管理制度;强化水源地环境监管;推动上下游协同治理;大力推进信息公开。

李干杰指出,下一步,将继续把相关工作做好,最重要的是把县级及以上城市2804个水源地问题整治到位。一是会同水利部从今年开始,把农村千吨万人级的水源地摸排清楚,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超过一万个,大概在10500个左右,划界已经完成了2/3,后续还有1/3,今年摸排清楚之后,明年把相关问题整治到位。二是鼓励支持更多地方建立相应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协同保护跨界、临界的水源地环境安全。三是持续继续完善做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公开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强调,将针对这次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抓紧开展整治,同时进一步指导督促供水企业进一步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做好水质信息的公开工作。

此外,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指出,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一次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据了解,目前全国30个省份299个城市、2211个县对末梢水做到了每季度向社会公开。还有一些省份,由于对法律理解的不全面、认识不够、水质达标率较低,还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布。

马晓伟称,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部门协作,加强区域性监测网络建设,把监测工作进一步落地落实,提升水样监测风险评估和研判的能力。同时,完善健全水质信息通报制度,加强信息公开督导检查,特别是推进末梢水水质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把下一步工作进一步做好。

马晓伟说:“2018年我们又启动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工作。根据我国水质特点和污染物对健康危险的程度确定水质指标,新修订的标准将于2020年颁布实施。”

2018年全国环境行政处罚罚没款金额152亿元,同比增长30%

“在抽查中发现,一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有的企业废水预处理不到位,更为严重的是发现个别园区偷排偷放,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将采取措施加快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淘汰落后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严格对偷排超排企业的监管和处罚,以实现源头减污。”

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工业企业作为排污对象,其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回避,在询问过程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也被“点名”询问。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称,“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进园区发展,同时按照产业链来进行产业集聚,争取能够把它吃干榨净,减少新水的使用量,减少废水的排放量,通过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另外,对于这些偷排偷放的,要进行严厉打击,当然这个主要是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来进行执法。”

苗圩说:“现在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这种社会效益好,但是对企业来说,是要单纯增加成本的,在现在的压力下,有些不法企业铤而走险,偷排偷放,这样能够降低成本,降低市场销售价格,对这种行为我们要坚决打击。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在企业经济效益上也能够有所补偿。”

同时,李干杰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信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规范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要求,主要是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完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积极推进排污许可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帮扶;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深入开展生态环保执法。

李干杰说,“尤其是2015年新修订的环保法施行以后,我们大力推动落实,每月调度全国行政处罚案件的执行情况,并且向社会公开。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包括罚没的款项。2018年下达了处罚决定书18.6万份,罚没款金额152亿元,同比增长30%。”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已经列入到2022年国务院立法计划

“国务院有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依法加强涉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设?另一方面,水污染防治法第7条也规定了国家鼓励、支持水污染防治的科技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执法检查也发现,巢湖、太湖等重点河湖污染机制研究不够深入,一些水污染防治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不足。我想问有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依法解决这些问题?”

对此,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介绍,去年发改委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八个部门印发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主要是从完善水权配置、鼓励开展水权交易等多个方面,研究提出了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市场化、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从实际成效来看,相关部门都加大了工作支持力度,发改委每年平均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0多亿元,重点用于推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加大对水源地保护者的生态补偿力度,加快水源地生态保护和修复。

何立峰指出,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生态补偿涉及到上下游和相关很多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不断细化和落实;加快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现在已经列入到2022年国务院立法计划;研究制定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近期准备在全国选择一批率先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同时,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补偿机制。加快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分清各自责任,强化中央财政事权支出保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生态补偿立法,建立生态服务价值核算体系和科学规范的生态价值核算方法,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路径。”

刘昆指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考核,确保地方将生态补偿资金花好用好;加强指导,及时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明确支持的范围、奖励标准等具体事项,让地方明确预期,推动生态补偿的长效化、制度化。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八个方面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将如何解决? 8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除王金南、袁驷、程立峰、窦树华、罗保铭、王毅等6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发言询问外,还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也做了发言。 政府责任不到位,如何压实各方责任?如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水龙头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如何采取措施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将采取哪些措施依法加强涉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设等一系列涉水的问题被抛出来。国务委员王勇,以及来自发改委、财政、生态环境、住建、工信、农业、交通、科技、水利、卫生健康等10个部门的“一把手”对相关问题一一做了回答。 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于2020年颁布实施 “这次执法检查发现,一些地方和流域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严重、风险隐患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责任不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不到位。请问,国务院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依法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 首个问题就聚焦到政府责任,针对这一问题,国务委员王勇介绍,特别是要聚焦五个重点方面,进一步拿出有力措施压实各方责任,狠抓整改落实,依法推进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工作取得扎扎实实更大成效。 具体包括:在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定职责上狠下功夫,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在健全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制度上狠下功夫,加快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在科学治污、系统治污上狠下功夫,持续提升水环境治理能力;在补齐治污短板上狠下功夫,着力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在用好法律武器上狠下功夫,继续从严加强水污染防治执法监管。 实际上,在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最受关注的水环境保护就是饮用水安全保障,针对“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依法强化水源地、水质净化、二次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的询问,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介绍,水源地保护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这几年一直将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推进。 同时,李干杰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完善水源地管理制度;强化水源地环境监管;推动上下游协同治理;大力推进信息公开。 李干杰指出,下一步,将继续把相关工作做好,最重要的是把县级及以上城市2804个水源地问题整治到位。一是会同水利部从今年开始,把农村千吨万人级的水源地摸排清楚,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超过一万个,大概在10500个左右,划界已经完成了2/3,后续还有1/3,今年摸排清楚之后,明年把相关问题整治到位。二是鼓励支持更多地方建立相应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协同保护跨界、临界的水源地环境安全。三是持续继续完善做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公开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强调,将针对这次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抓紧开展整治,同时进一步指导督促供水企业进一步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做好水质信息的公开工作。 此外,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指出,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一次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据了解,目前全国30个省份299个城市、2211个县对末梢水做到了每季度向社会公开。还有一些省份,由于对法律理解的不全面、认识不够、水质达标率较低,还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布。 马晓伟称,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部门协作,加强区域性监测网络建设,把监测工作进一步落地落实,提升水样监测风险评估和研判的能力。同时,完善健全水质信息通报制度,加强信息公开督导检查,特别是推进末梢水水质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把下一步工作进一步做好。 马晓伟说:“2018年我们又启动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工作。根据我国水质特点和污染物对健康危险的程度确定水质指标,新修订的标准将于2020年颁布实施。” 2018年全国环境行政处罚罚没款金额152亿元,同比增长30% “在抽查中发现,一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有的企业废水预处理不到位,更为严重的是发现个别园区偷排偷放,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将采取措施加快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淘汰落后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严格对偷排超排企业的监管和处罚,以实现源头减污。” 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工业企业作为排污对象,其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回避,在询问过程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也被“点名”询问。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称,“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进园区发展,同时按照产业链来进行产业集聚,争取能够把它吃干榨净,减少新水的使用量,减少废水的排放量,通过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另外,对于这些偷排偷放的,要进行严厉打击,当然这个主要是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来进行执法。” 苗圩说:“现在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这种社会效益好,但是对企业来说,是要单纯增加成本的,在现在的压力下,有些不法企业铤而走险,偷排偷放,这样能够降低成本,降低市场销售价格,对这种行为我们要坚决打击。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在企业经济效益上也能够有所补偿。” 同时,李干杰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信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规范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要求,主要是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完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积极推进排污许可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帮扶;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深入开展生态环保执法。 李干杰说,“尤其是2015年新修订的环保法施行以后,我们大力推动落实,每月调度全国行政处罚案件的执行情况,并且向社会公开。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包括罚没的款项。2018年下达了处罚决定书18.6万份,罚没款金额152亿元,同比增长30%。”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已经列入到2022年国务院立法计划 “国务院有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依法加强涉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设?另一方面,水污染防治法第7条也规定了国家鼓励、支持水污染防治的科技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执法检查也发现,巢湖、太湖等重点河湖污染机制研究不够深入,一些水污染防治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不足。我想问有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依法解决这些问题?” 对此,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介绍,去年发改委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八个部门印发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主要是从完善水权配置、鼓励开展水权交易等多个方面,研究提出了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市场化、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从实际成效来看,相关部门都加大了工作支持力度,发改委每年平均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0多亿元,重点用于推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加大对水源地保护者的生态补偿力度,加快水源地生态保护和修复。 何立峰指出,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生态补偿涉及到上下游和相关很多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不断细化和落实;加快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现在已经列入到2022年国务院立法计划;研究制定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近期准备在全国选择一批率先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同时,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补偿机制。加快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分清各自责任,强化中央财政事权支出保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生态补偿立法,建立生态服务价值核算体系和科学规范的生态价值核算方法,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路径。” 刘昆指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考核,确保地方将生态补偿资金花好用好;加强指导,及时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明确支持的范围、奖励标准等具体事项,让地方明确预期,推动生态补偿的长效化、制度化。
水污染 人大 防治 达标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