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8》:建立法定数字货币专项工作组,推进相关领域金融标准的编制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8-23 23:13:28

每经记者 刘永生    每经编辑 廖丹    

近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8》。在货币发行与管理方面,央行有序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防范虚拟代币风险。密切跟踪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国际动态,积极参加国际交流。稳妥有序组织商业机构共同开展具备数字货币特征的电子支付工具(DC/EP)研发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同时,央行加强对各类虚拟代币的监测监管,积极研究相关监管框架。处置有关单位接受虚拟代币支付行为,配合相关部门打击‘大唐币’等以虚拟货币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的违法犯罪行为。

此外,在金融科技方面,央行建立法定数字货币、绿色金融、金融IT基础设施等专项工作组,推进相关领域金融标准的编制。

而近期,关于法定数字货币,监管频频发声。央行数字货币的轮廓也在我们面前也渐渐清晰。

央行数字货币可考虑采用双层运营体系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采用什么运营体系?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提出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其中,范一飞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考虑采用双层运营体系。

范一飞表示,大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提升央行数字货币的便捷性和服务可得性,增强公众使用意愿,可考虑采用双层(two-tier)运营。

总的来看,“双层运营”有利于充分利用商业机构现有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通过市场驱动、促进创新、竞争选优;有助于分散化解风险;此外,还可以避免“金融脱媒”。

8月10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DC/EP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单层运营体系,是人民银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而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这就属于双层运营体系。

说到数字货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区块链。穆长春表示,一开始,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做了一个原型,完全采用区块链架构。后来发现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法定数字货币是M0替代,如果要达到零售级别,高并发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发行数字货币,采用纯区块链架构无法实现零售所要求的高并发性能。

“目前我们是属于一个赛马状态,几家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做DC/EP的研发,谁的路线好,谁最终会被老百姓接受、被市场接受,谁就最终会跑赢比赛。所以这是市场竞争选优的过程。”

此外,说到数字货币,还不得不说自2017年起兴起的各种虚拟代币,其间也爆发了大量打着区块链名义的各种非法集资、诈骗案件。

关于非法集资,6月末,号称币圈最大的资金盘plustoken停止提现。据了解,借助区块链的热潮,凭借高额收益和拉人头模式,plustoken钱包在一年多中,席卷了全球100多个国家,用户数量超过了300万人,涉案金额或在200亿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

穆长春也表示,采取双层体系发放兑换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有利于抑制公众对于加密资产的需求,巩固我们的国家货币主权。

要在保证交易双方是匿名的同时保证“三反”

电子支付和央行数字货币会有何区别?

穆长春表示,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电子支付工具资金转移必须通过传统银行账户才能完成,采取的是账户紧耦合的方式。而对于央行数字货币,是账户松耦合,即脱离传统银行账户实现价值转移,使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

“这样,央行数字货币既可以像现金一样易于流通,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又可以实现可控匿名,我们要在保证交易双方是匿名的同时保证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这两个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

我国第三方支付已经非常发达了,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预计会带来什么影响?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陈文表示,从国外来看,美国也推出了一些与美元挂钩的数字货币。“在美国,用美元做支付就行了,为什么需要数字货币?这里面有几点原因。第一是匿名性,第三方无法看清我的交易记录、资金流;二是支付成本更低。国外的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不如中国发达,成本还是非常高,通过数字货币,可以大幅度降低支付成本。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洗钱和逃税。我国推出的数字货币,肯定不能用于洗钱和逃税。央行也特别强调数字货币匿名性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等之间的平衡。”

针对我国数字货币的发展,陈文指出,可能有几大因素影响央行数字货币应用。“第一,社会大众对匿名需求有多大?我们不知道;第二,如果真的有匿名需求,很多也许是基于逃税等因素,这一块实际上我国央行是要抵触的;第三,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非常发达,央行的数字货币推出来之后,其支付便捷性,包括支付成本降低的空间,实际上并不是很大了。”

陈文说,关于数字货币,目前各个主流国家还是处于研究阶段,我国央行最有可能走出关键性一步。现在刚开始,步伐迈得比较稳健,但是后续推出其他类型的数字货币,也是有可能的。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现在更多是一个实验性阶段。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央行 数字货币 金融标准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