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每经热评丨“酸”了太久别人的IP 终于尝到了“哪吒”的甜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8-02 00:13:14

每经评论员 李秀明 徐肖逍

远比三年六个月更久,中国动画电影终于生出了个《哪吒》。真如“魔童降世”一般,《哪吒》上映以来成为了纪录粉碎机——接连创下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最快破亿纪录、首日最高票房纪录、单日票房新纪录、最快破10亿元纪录。目前,已成为纯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毋庸讳言,近期电影业内无论是资方、制作方还是院线,日子都过得很紧巴。前两年一部好片票房动辄破十亿的景象,变得越来越稀少。而此刻的“魔童降世”,正如哪吒闹海一般,搅动了整个电影市场。它让人清晰地看见两件事:一是好的片子,依然可以逆市狂飙,赚得盆满钵满;二是传统故事里的形象,有着很好的基因,原地一个转身,就可以变成一个吸金大IP。

我们尤其欣喜于后者——在传统形象IP化、产业化方面,我们苦了太久,“酸”了太久。

随便举几个例子,美国电影业把哈利波特、蝙蝠侠、蜘蛛侠、功夫熊猫推为全球偶像,日本的宫崎骏动画电影、哆啦A梦、蜡笔小新、奥特曼、熊本熊等等IP,也被全球熟知。在收获名利的同时,文化产业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给美、日文化圈粉无数。就连3岁半的小朋友都知道日本的奥特曼,看到红蓝圆盾牌,也能随口说出“美国队长”,但却不爱看《西游记》连环画。

尤其让人有刺痛感的是《功夫熊猫》系列电影,自2008年以来,3部系列电影在全球收获了18.17亿美元的票房(约125亿元人民币)。有网友“含泪调侃”道: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但《功夫熊猫》是美国的,赚大钱的也是美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也不会明白IP化有多么重要。还是以我们独有的大熊猫举例,因为没有IP化,在萌和可爱之外,大熊猫就没有了更多的可讲故事和“人设”。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熊本熊”,这个脸上常挂着迷之微笑的“熊本县公务员”,为熊本县和日本创造了巨大的价值。2011年至2018年,仅熊本县政府核准的熊本熊授权商品,8年里就达到了约420亿元的规模。除了钱,熊本县、日本也刷了一波存在感,对外传递出可爱、友善的世界形象。

反观我们基于传统文学、历史故事的文创产业:商业大片方面,大佬如张艺谋、陈凯歌,也没有讲好春秋战国的“英雄”“赵氏孤儿”,西游系列在《大话西游》之后就再无经典;游戏方面,尚无一个真正的成功案例,反倒是日本的光荣株式会社,自1985年以来不断推出《三国志》系列游戏。

好在近几年,基于传统故事的动画电影开始崭露头角,《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在口碑和票房方面都获得认可,《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上映数日就成为了现象级作品。

站在这些成功案例上来归因,至少有两点值得电影乃至整个文创界深思:一是得有个有内涵的故事,且把故事讲好;二是在产品质量上,要有坚持和要求。上述三部国产动画电影,皆是基于传统故事的再创作,且创作尊重了原作的人物形象和性格,而非标新立异以致扯淡走偏。画面和特效方面,也是“死磕”出了口碑,《哪吒》的导演不是讲了嘛,为了一个特效,熬了好几个月。

前些年各路老板拿着支票投资电影、动辄数亿成本、快拍快上要赚快钱的虚火市场,真的没产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更遑论大IP。

如今,站在哪吒的风火轮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些可资借鉴的路数,也看见了国产传统IP崛起的曙光,扎实地做下去,谁又能肯定说“漫威电影宇宙”10年310亿美元的收入只可仰望呢?况且,我也希望自己的小孩,在奥特曼和美国队长之外,能多知道些我们自己的人物和文化。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