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文化热点

每经网首页 > 新文化热点 > 正文

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 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城市建设和人变成对抗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7-23 17:09:34

“人的生存发展,才是城市的中心。”吉狄马加认为,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去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

每经实习记者 董兴生    每经编辑 杜毅    

7月23日,“2019第二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拉开帷幕,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 11个“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的代表和300余名国内外知名文创机构代表以及文化名人齐聚成都,共同探讨文化发展与城市机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多城市已经走向智慧城市或智能城市,但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智能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和人变成对抗的关系。而必须要让新的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变成服务的技术手段。

人的生存发展,才是城市的中心

吉狄马加在演讲中表示,“2019第二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的召开,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和时间节点。

“整个世界正在发生剧烈而难以预测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形成的国际秩序正在发生变化,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种思潮开始了博弈。”吉狄马加说,有的国家和区域,恐怖主义肆意横行,给人类的生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他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从国际政治层面,还是从理论学术角度,都必须正视人类面临的“充满危机和变数的现实”。而此次论坛的召开,要为消除不利于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壁垒发挥作用,“只有最大限度的沟通和交流,才能真正构筑起地球近80亿人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因此,吉狄马加强调,本次论坛绝不只是完成一次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对话,而是应站在关注未来人类命运发展的高度,沟通对话,从而形成共识。

“这次论坛,将给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对话,提供一种可能。”吉狄马加说,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这种记忆就是文化的记忆。从更精神的层次来讲,任何一座城市都延续着一种隐秘的文化密码,这也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基因。“只有这种基因,才是城市的精神和血脉。”

吉狄马加一直认为,城市的生长和发展,不同于机械性的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任何一座拥有伟大传统的城市,都是不可复制的,这种城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文化基因和精神品质。”

另一方面,城市所隐含的文化记忆,还需要进行新的创造。吉狄马加说,这种创造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原始和现代一次又一次对接。“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时刻警惕破坏城市文化记忆的行为,从全局角度考虑什么是建设和发展一座城市正确发展的理念。”

“人的生存发展,才是城市的中心。”吉狄马加认为,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去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他说,永远不能将城市的功能与人类需求变成一种对抗关系,也不能改变城市为人服务的最终目的。“任何一种创造,一旦变成异化人类的工具,这一创造就失去了价值和作用。”

城市建设应当延续生活方式 新技术应为人服务

在吉狄马加看来,就城市建设而言,人类已经站在十字路口。建设一个以人为中心,更环保、更绿色、更健康、更科技、更人性、更富有精神的城市,应当成为共同追求方向。

“城市的文化传统,除了被物质形态所承载外,很多时候具有活化的文化。”吉狄马加说,人的生活方式同样是城市最富有魅力的一部分,城市建设和发展同样要与发展和延续人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吉狄马加曾在成都生活和工作过8年,他说,成都给他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地方,也有幸看到不少具有魅力的城市,如果问我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些城市与诗歌的关系最为紧密,或者这些城市其本身就是诗歌一部分,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那就是中国的成都。”

“成都是多元文化的产物,成都在历史上有若干次移民,形成的文化是很丰厚的。成都文化传统的内核,就是她的包容力和吸引力,以及对新文化的接纳能力。”吉狄马加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说。

正是成都具有的独特魅力,让诗人和艺术家能够融入其中。吉狄马加曾因成都给他带来的感动和灵感,写下一句话:成都,一座诗歌与光明涌现的城市。

如今,新的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也被更多地应用于城市建设之中。应该如何在新技术应用与传承城市文化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对此,吉狄马加告诉每经记者,要让新的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变成服务人的技术手段。

“很多城市的发展已经走向智慧城市,或者说智能城市。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智能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和人变成对抗的关系。”吉狄马加说。在网络时代,新的科技、智能,对提升城市整体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越是这种时候,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把服务人作为最终的目的。建设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吉狄马加认为。

另一方面,除了城市物质形态的建设外,还应延续人的生活方式。“成都人的生活方式,隐含着达观、包容、幽默,以及处变不惊的精神状态。这是文化传承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未来城市建设中应该传承和保护好的很可贵的精神传统和文化传统。”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吉狄马加 作协 城市论坛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