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产业趋势

每经网首页 > 产业趋势 > 正文

赛诺威盛总裁付诗农:国产CT进入大型三甲医院是标志性事件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6-26 20:23:07

长期以来,国内CT市场被进口品牌垄断,但这一局面正悄然改变,国产CT正被越来越多医院采用。赛诺威盛总裁付诗农认为,国产CT进入大型三甲医院是标志性事件。

每经记者 滑昂    每经实习编辑 汤辉    

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三级医院中,CT保有量最高的品牌依次为通用电气、西门子和飞利浦。而如果同时观察二级医院CT保有量,则会发现国产品牌已经杀入前四,占据超过10%的市场份额。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以往长期被进口品牌垄断的国内CT市场正悄然发生着改变。记者查询到的部分中标情况显示,东软医疗、联影医疗、赛诺威盛、明峰医疗等国产厂家正在不断向GPS(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发出挑战。

在“机遇、变革、挑战”并存的市场大背景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在北京专访了赛诺威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威盛)总裁付诗农和首席运营官兼销售副总裁赵疆。

赛诺威盛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医学影像设备厂商,其64层CT已在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稳定运行近四年,是该院引进的第一台国产CT。“国产CT进入大型三甲医院是标志性事件”,付诗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16层、32层及64层普及型产品上,国产CT的硬件配置、参数甚至要超过进口厂商。从图像指标和临床效果上看,实际上也可以与进口产品一较高下。”

国产CT从追赶到三甲装机

 赛诺威盛总裁付诗农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CT技术门槛高,国内CT研发起步也比较晚。研发出身的付诗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前国内CT的研发,曾面临两大困难。“首先是探测器技术,当时(2000年之前)还在用气体探测器,也试图跟国内的一些研究所进行合作,国产化这项技术,但是当时的工艺水平还达不到要求。”

公开资料显示,“排(层)”是指CT设备探测器的阵列数,排数越多,探测器宽度越宽,一次扫描完成的宽度也就越大。在CT设备的研发上,探测器具体的制造工艺是商业秘密,企业一般只会呈现探测器如何设计并描述抛面形状,但不会透露加工方法和具体材料。

“另一个面临的研发障碍就是软件和图像重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黑盒子’”,付诗农介绍,当时的软件水平也不足以支撑医生的临床需求。

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团队曾做过一次调研,在传统医学成像(CT、磁共振等)上,我国最早的专利比美国平均晚20年,数量上美国是我国的10倍。记者注意到,目前的国产CT厂商联影医疗、明峰医疗、赛诺威盛等,集中成立于2010年前后。

“这一时间为什么有机会能做?第一是因为工业化进程推进了,例如CT的高压、球管、探测器晶体,现在有非常多可靠的合作伙伴能够按照CT的系统厂商的设计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让国内厂商能够走自主研发的技术路线。”

“其次就是人才和市场。CT的产品技术是需要高度交叉学科的系统化工程,涉及到系统架构,物理算法、电子学,机械设计,以及软件图像处理等各个方面的人才。与此同时,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正是这些机遇孕育了国内CT厂商的崛起。”付诗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事实上,除了2010年前后那场国产CT创业潮,也有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国内厂商此前一直进行科研攻关。如今,在付诗农看来,国产CT已逐步从“追赶姿态”过渡到在部分领域的“赶超姿态”。

付诗农称:“如果将CT设备分为普及型、实用型和超高端三种级别,在16层、32层及64层普及型产品上,国产CT的软硬件配置、参数甚至要超过进口厂商。从图像指标和临床效果上看,实际上也可以与进口产品媲美。”

赛诺威盛的64层CT被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采用,这是该院首次采购国产CT设备,被认为是标志性事件。

“(三甲医院)是兵家必争之地,GPS竞争得也很厉害,对国产品牌难度更大”,赵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他介绍,赛诺威盛在2015年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该型CT的临床测试,协和医院也为设备的研发提供了大量临床上的反馈。

国内厂商要靠实力走更远

“目前,国内CT市场,仍然以普及型和实用型为主,特别是基层用户对16层CT、32层CT、64层CT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瞄准这么大的一个市场”,赵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国家推进的分级诊疗政策,对所有国产医疗设备厂商而言是利好。此前国家卫健委出台文件,对国家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进行规划,仅64层及以上CT,计划在2020年底前新增3535台。

“我们也正在布局64层、128层CT市场,这也响应了国家医改政策的号召,同时有助于企业参与、分享国家振兴国产医疗器械厂商政策的市场红利。”赵疆介绍。

对于大型三甲医院,赛诺威盛仍在努力拓展。“大型三甲医院中,疑难杂症患者多,其次是医院也承担着科研任务。所以高精尖的技术、最新款的高端机器一定对它有吸引力”,面对着客观上与进口超高端产品的技术差距,付诗农认为,即便是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国产CT厂商也要靠实力走更远。

付诗农介绍,目前正在探索CT设备在更多临床科室的应用拓展,公司并不仅仅局限于CT整机,而是以CT影像技术为核心拓展多元化学科发展。“未来的CT产品不一定在纯软硬件领域追求性能,而是从应用拓展范围来讲,如CT引导下的介入手术、术中实时CT影像,CT肿瘤定位与放疗设备的融合等应用。这些更侧重临床应用的高端智能医疗设备更有机会进入到大型三甲医院中去的。这是我们希望从技术临床应用的视角来寻求破局的一个思路。”

最后,付诗农谈道,“面对仍然以进口为主流的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国产厂商之间希望可以形成更多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产品互补的合作,促进彼此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国产医疗影像设备的振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国产 CT 医学影像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