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成都:美食融合史 也是一部亚洲交流互鉴史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5-20 16:16:02

文化高度决定了城市高度,文化影响力决定了城市影响力。

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饮食文明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食礼就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而诸子百家的许多饮食观念也不断影响着后世,如儒家食之以礼、道家食之淡然、墨家量腹而食和法家食之有制。

自秦汉以来,中国饮食文化就通过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对东亚、东南亚以及西亚各国饮食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外来作物、调味品及食品制作方式的传入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史。

5月16日,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正式开幕,将持续至5月22日。本次美食节以“食美寻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主题,旨在以美食为媒,弘扬和发展天府文化,打造成都“三城三都”的城市名片,促进亚洲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味之原点:川菜里的风味史

“金垒中坐,肴鬲四陈,觞以清漂,鲜以紫鳞。”1700年前,西晋文学家左思就在《蜀都赋》中如是描写成都的美食。

几千年来,中国保持着“南稻北粟”的大致农业格局,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地带的成都兼具了南北方的饮食特点,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成都既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亦是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同时通过长江水道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以海纳百川之态,汇聚八方食材,成就了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在美食与文化交流互鉴过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川菜是中国饮食文化多元包容的一个集中体现,川菜的原料、口味与技艺很好地体现了南北兼蓄,中外互通的特征。” 成都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专家魏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川菜源于春秋蜀国,汉晋时期,古典川菜成型。汉武帝以成都为中心经略西南,平南越,设九郡,南方丝绸之路得以畅通,西南地区的饮食文化开始融合发展,并逐渐影响到周边国家(地区)。据文献记载,当时真腊(今柬埔寨)的寻常人家,盛饭用的餐具多为中国的陶瓷器或铜器。

到了唐宋时期,古典川菜出川,川食店遍及开封和临安。两宋时期,川菜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菜系。明清时,川菜加速融合各地菜系特点。清代川菜第一书——《醒园录》,就记载了江浙菜系对川菜的影响。

最终,川菜形成3大类24种味型、54种烹调方法、上千款经典名菜,一度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清香醇浓、麻辣香甜”的特点,享誉天下。

“川菜里面的鱼香味就很好地体现了川菜背后天府文化的多元包容。当年,广东商人、山西商人与四川本地人共聚一堂,甜味、醋味和辣味相结合,诞生了鱼香味,一个菜品就能满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的口味,”川菜大师兰桂均向记者表示。

作为川菜风味原点的成都,千百年来以其丰饶的土地孕育川菜的根,又以其灿烂的天府文化赋予川菜以魂。

食之赋能:源自文化的城市进阶

早在2010年2月,成都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城市。

近年来,成都的亚洲餐厅(不含中餐)数量呈迅猛增长之势、关注热度持续提升。从2014年末到2018年末5年时间内,成都亚洲餐厅数量增长8.3倍;亚洲餐厅日均访问年度次数增长率位列全国第四。美团最新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成都今年一季度亚洲美食消费增长近两倍,亚洲美食餐厅数量增长55%,超过北上广。

从成都的亚洲美食增长,明显能感觉到在美食领域,成都是一个非常多元包容具有国际化特点的大都市,引领着餐饮的潮流与风尚,体现了成都人民对多元化亚洲美食的高度包容与不断探索。

以色列驻蓉总领事馆总领事潘立文(Ran Peleg)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成都丰富的饮食文化与深厚的城市底蕴,对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我时常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搜索美味,担担面、麻婆豆腐、回锅肉和火锅都是我的‘心头好’。”由此可见,川菜跨越不同文化的不凡吸引力。

以色列驻蓉总领事馆总领事潘立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兰桂均也表示:“川菜是非常兼容并包的。川菜就仿佛一个基因库,一方面可以在川菜里找到丰富的美食元素。另一方面,许多美食元素都能这里得以完美复制、放大和推广。像是近几年的泰国菜和日本料理,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生存的土壤。”

川菜的多元包容无疑源自天府文化,同时也是提升成都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推动力。文化,是一座城市独特的记忆,更是彰显城市魅力的一面旗帜。文化高度决定了城市高度,文化影响力决定了城市影响力。

近年来,川菜在促进居民消费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最新公布的“2018全球最有价值25个餐厅品牌”排行榜中,已有8个品牌在成都开店,门店总数达到398家,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目前,成都拥有规模以上餐饮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特级厨师2000余人,国家级烹饪大师、服务大师近300人,餐饮业经营户达7万多户,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川菜产业规模庞大,在全国的美食行业影响力广阔。美团点评餐饮学院院长白秀峰表示:“川菜企业之所以能在全国餐饮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主要因为:第一,四川厨师注重文化传承,不同川菜门派保留了大量传统技艺;第二,天府文化造就了川菜丰富的变化——川菜工艺和味型千变万化。”

此外,美食对于旅游经济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力。2018年,成都接待游客2.4亿人次,增长15.8%,实现旅游总收入3712.6亿元,增长22.4%。

“我们谈美食的时候离不开当地的社区和文化,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是打造美食之都,发展美食与旅游产业的关键。”联合国贸易发展署创意经济部主任Carolina Quintana认为。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全球摄影展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美食背后:穿越古今 亚洲文明交流互鉴

“历史上,中以很早就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了文明对话。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美食节加强双方的相互了解与文化交流。” 潘立文告诉记者。

汉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空前繁盛,西来的胡姬美酒、珍馐美馔及饮食器传入内地,促进中原饮食文化多样化。川大博物馆馆藏品唐代胡人抱角杯等文物,就印证了中华饮食文化对如今的西亚、东亚、东南亚等地的深远影响。

川大博物馆馆藏品唐代胡人抱角杯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现代的马来西亚的饮食里面就包含许多中餐元素,明显受到粤菜和闽菜的影响。”来自马来西亚的大厨唐丁强在美食节上向记者表示。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西汉时期葡萄就从大宛(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传入了中国。另据《唐会要·杂录》记载,菠菜也从今天的尼泊尔传入中国。

同时,通过海上航线,汉唐饮食之风也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地区,对其饮食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不少习俗仍然保留至今,比如日本的分餐制度。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日本知名的点心和果子就是典型的源自中国的甜品,如今却成了去日本旅游的流行手信。

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金相显表示:“韩国的面食文化也受到中国北方面食的影响,其中以杂酱面为代表,而美食可以构建起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事实上,中国的美食文化也在与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得到创新和发展,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以最能代表川菜的麻婆豆腐为例,其食材就包括原产中国的豆腐和花椒,以及分别从中南美及中亚传入中国的辣椒和蚕豆。麻婆豆腐在对外交流中成为日本流行的“国民料理”。

美食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不仅可以促进社会风尚与审美的交融变迁,还能促进产业和经济的演变发展。

以水稻的传播为例。起初,水稻由长江下游经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传至朝鲜半岛,再传到日本九州。水稻的传入推动日本弥生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还对当时日本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

此次,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不仅仅体现了亚洲美食的高度融合史,更体现了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史,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国际影响力,书写成都对外开放交流的新篇章。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 美食 交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