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每经专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开放的本质是改革 金融开放程度应与监管能力相匹配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3-28 23:23:07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每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监管能力很难一下子就得到提升。监管就像3岁孩子学走路,必然会有摔跤的过程,不会摔跤的孩子就学不会走路。所以,监管上应该注重把控风险。而要防范风险,那么开放一定要有度,一定要适宜,开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编辑 陈旭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时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今年6月底之前,将再次修订发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还表示,中国将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面临增长动能减弱、国际贸易频现摩擦、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生变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中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上述领域的开放意味着什么?金融业又该如何扩大开放?

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每经记者周程程 摄

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带来更多机会

NBD: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您如何看待中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

张燕生:中国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同时也在为世界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减速,而中国经济坚持推动新旧动能的转化、新旧结构的转换、新旧模式的转换,也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前景依然被广泛看好,越来越多的经济体愿意和中国合作,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也给世界带来了更多机会。包括总理今天演讲中讲到要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也为外资提供了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NBD:总理提出今年6月底之前将再次修订发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您如何看待这一修订?又如何看待将扩大增值电信、医疗机构、教育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张燕生:这些领域是中国未来发展最快、最有前景的领域。例如,我们此前做过调查,在中国成长性最好的产业中,养老健康产业排在第一位。2020年养老健康产业的产值规模有可能达到14万亿~16万亿元。

养老健康产业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个大的部分就是服务。中国有很高比例的老人是居家养老,但与此同时应该重视的问题是:如果失能、失智或者得了慢性病,又该如何解决。这就需要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特别是中高端产品和服务,包括一些医疗、培训方面的仪器甚至机器人等,换句话说,需要科学技术的提升与发展。

另一方面,还需要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包括医疗机构、教育服务等成长性好的领域,都需要全球性的人才,需要高端要素的进入。目前,我国在这些领域与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因此开放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要求我们落实三方面的工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也就是说,要用市场化的、法治化的、国际化的方法来做,因此才会涉及要修改外商投资法,并且要制定与外商投资法配套的法律体系。

图片来源:新华社

金融开放要从实际出发

NBD:总理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将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包括外资银行业务范围大幅扩大等。您如何看待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

张燕生:什么叫开放?第一,开放就是“引狼入室”,只有敢“与狼共舞”,才敢于开放。

第二,开放的本质是改革,因此中国要推动规则、标准、监管办法等制度性的改革,以实现高标准的开放。

第三,开放的动力实际上也与压力、危机与挑战有关。

金融开放能够更好地促使市场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促进金融创新。需要注意的是,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来看,需要警惕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类似美国经济的虚拟化、泡沫化和空心化。

金融创新和开放要避免泡沫化、空心化,必然和监管密切相关。监管又是和人才、能力、法律体系、市场体系软环境相关,因此金融创新与开放必须要和实实在在的监管能力相匹配,否则会产生严重危害,甚至有引发经济发展倒退的可能。

NBD:那您觉得该如何提升金融监管能力?

张燕生:监管能力很难做到一下子就得到提升。监管就像3岁孩子学走路,必然会有摔跤的过程,不会摔跤的孩子就学不会走路。所以,监管上应该注重把控风险。而要防范风险,那么开放一定要有度,一定要适宜,开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时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今年6月底之前,将再次修订发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还表示,中国将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面临增长动能减弱、国际贸易频现摩擦、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生变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中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上述领域的开放意味着什么?金融业又该如何扩大开放? 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每经记者周程程摄 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带来更多机会 NBD: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您如何看待中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 张燕生:中国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同时也在为世界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减速,而中国经济坚持推动新旧动能的转化、新旧结构的转换、新旧模式的转换,也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前景依然被广泛看好,越来越多的经济体愿意和中国合作,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也给世界带来了更多机会。包括总理今天演讲中讲到要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也为外资提供了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NBD:总理提出今年6月底之前将再次修订发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您如何看待这一修订?又如何看待将扩大增值电信、医疗机构、教育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张燕生:这些领域是中国未来发展最快、最有前景的领域。例如,我们此前做过调查,在中国成长性最好的产业中,养老健康产业排在第一位。2020年养老健康产业的产值规模有可能达到14万亿~16万亿元。 养老健康产业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个大的部分就是服务。中国有很高比例的老人是居家养老,但与此同时应该重视的问题是:如果失能、失智或者得了慢性病,又该如何解决。这就需要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特别是中高端产品和服务,包括一些医疗、培训方面的仪器甚至机器人等,换句话说,需要科学技术的提升与发展。 另一方面,还需要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包括医疗机构、教育服务等成长性好的领域,都需要全球性的人才,需要高端要素的进入。目前,我国在这些领域与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因此开放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要求我们落实三方面的工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也就是说,要用市场化的、法治化的、国际化的方法来做,因此才会涉及要修改外商投资法,并且要制定与外商投资法配套的法律体系。 图片来源:新华社 金融开放要从实际出发 NBD:总理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将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包括外资银行业务范围大幅扩大等。您如何看待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 张燕生:什么叫开放?第一,开放就是“引狼入室”,只有敢“与狼共舞”,才敢于开放。 第二,开放的本质是改革,因此中国要推动规则、标准、监管办法等制度性的改革,以实现高标准的开放。 第三,开放的动力实际上也与压力、危机与挑战有关。 金融开放能够更好地促使市场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促进金融创新。需要注意的是,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来看,需要警惕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类似美国经济的虚拟化、泡沫化和空心化。 金融创新和开放要避免泡沫化、空心化,必然和监管密切相关。监管又是和人才、能力、法律体系、市场体系软环境相关,因此金融创新与开放必须要和实实在在的监管能力相匹配,否则会产生严重危害,甚至有引发经济发展倒退的可能。 NBD:那您觉得该如何提升金融监管能力? 张燕生:监管能力很难做到一下子就得到提升。监管就像3岁孩子学走路,必然会有摔跤的过程,不会摔跤的孩子就学不会走路。所以,监管上应该注重把控风险。而要防范风险,那么开放一定要有度,一定要适宜,开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博鳌亚洲论坛 市场准入 负面清单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