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上海成都开年同“发令”优化营商环境,释放了什么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2-13 23:00:06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杨婷婷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正月初七,农历新年开工第一天,多地“发令”指向营商环境——

上海召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透露即将发布上海优化营商环境“2.0版”;成都召开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动员大会,被称为营商环境“1+10”文件的“大礼包”正式出炉;广东省长走访企业,研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东上海、西成都、南广东开年发令枪为何纷纷瞄准营商环境?背后的逻辑浅显而有深意: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而对于志在国际化方面迈出更大步伐的成都来说,农历新年开工第一天更是直接剑指“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2019年,对于中国城市管理者来说,“营商环境”无疑将成为一个高频词。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句话换做城市的发展来看,同样适用。我们可以说,“开放是城市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什么是开放的路径?简言之,就是放宽政策或取消限制,从而培育开放型经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设,其实就是“开放”的近义词。

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路径

从营商环境的定义来看,是指伴随企业从开办、营运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具体来说,营商环境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强调要“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在这里,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指的是一套行之有效、公平公正透明的具体法律、法规和监管程序;营商环境国际化则是指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世贸规则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当前政府改革的一个着力点,也是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提出,当前仍要以简政、减税、减费为重点。

简政,重点在于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视信用体系的建设,推动投资审批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中央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落实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6方面,无不在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而构建一个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既为规范的市场秩序提供了制度支撑,也为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营商环境国际化的核心在于投资贸易规则的国际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化。各大城市要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就需要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方式,接轨国际规则、国际惯例,引入国际通用的行业规范和管理标准,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各大城市应努力建设竞争、高效、规范的市场秩序,形成各种类型企业都能较为活跃且平等参与竞争的市场和较好的创新环境。此外,还要建设高度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培养市民开放和亲商重商意识,形成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形态等等。

营商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

那么,中国的营商环境目前在全球处在一个什么水平呢?世界银行自2003年起成立营商环境项目小组,每年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这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营商环境评估系统。世界银行认为,营商环境的好坏反映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创办和经营企业的难易程度,这主要包含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活动、纳税、执行合约及注销等方面需要付出的时间和成本等条件。

世界银行《2019年的营商环境评估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已经跃居第46位,比2013年累计上升50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度跃升至第28位,5年累计上升130位。尽管进步速度很快,但目前在全世界各个经济体都在积极打造好的营商环境的背景下,中国在46位的名次,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才有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可以说,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同样作为一个城市来看,营商环境也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体现。

以香港为例,香港之所以能成为国际化都市,它的优质营商环境得益于高度的开放。这主要体现在国际化高标准的文化经济往来、便捷的国际航线与航班,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体系、良好国际语言环境、便利化的国际金融服务、简单低税制与高标准的城市规划、市政建设、交通管理、公共服务等。

总之,构建以公正、开放和效率为导向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从两维度来理解城市开放逻辑

中国整体营商环境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程,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开放区再到沿边地区的开放,如今开始走到了内陆城市的开放过程,而这40年经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各个城市对外开放的过程,就是给予国企、民企和外企有着追求更公平的权利、更公平的机会和更公平的规则的过程。城市开放的进程,不仅仅是指城市“硬环境”即基础硬件的建设,而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完善,即作为“软环境”的营商环境的优化。

中国的崛起引领中国城市的崛起,中国的对外开放引领城市对外开放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谁能抓住新一轮开放的机遇,谁就能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占得先机。纵观各个城市,都在积极打造和优化营商环境,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将2019年定位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这反映出成都意在将自身打造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标杆。国际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托,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提高成都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笔者看来,城市的开放逻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一是城市的开放要符合并融入国家战略,二是城市开放要有基于自身禀赋,制定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开放策略。比如深圳重视效率,天津重视便利等等。前一个维度还可以从两个层次来思考,一是让城市的开放融入到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中,从而让城市面向区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让城市的开放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从而让城市面向全球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甚至跻身于国际城市的行列。

目前中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包括“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另外从区域发展战略来看,有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新跨越以及东北振兴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各个城市开放发展的同时,也让城市之间在大区域合作中找到协同发展的机会。尤其是一些重大、共性、关键、外部性强的问题解决,需要各个城市之间的通力合作。从全球的视角来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城市也将走向进一步的开放,中国也将出现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塑造为中国各大城市迈向国际化筑牢基石,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城市将具备更快的办事效率,更快的发展速度,以及更快的开放进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