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等了二十年,济南终于通地铁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1-03 20:08:49

2019年元旦,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这标志着“泉城”济南正式进入地铁时代。济南也成为最后开通地铁的副省级城市。

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杨欢

500281102_wx.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对山东省会济南的人们来说,2019年1月1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规划了二十年,建设三年之久的“泉城地铁”,终于建成通车了。

从来没有一座城市,像济南这样,为是否修建地铁而如此纠结。从1988年济南首次提出修建轨道交通,到1999年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再到今天的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为了这个“地铁梦”,济南努力了数十年。

在多位参与山东省级规划的人士看来,济南地铁设施的“难产”,倒也不完全是因为经济困难,很大程度上和济南本身的地理条件——“毛细血管”密布的泉脉有关。

然而,眼下这条排除困难修建起来,纵贯济南西部城区的地铁,却被网友们调侃为“从郊区开往郊区的地铁”。

对此,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认为,“济南地铁之所以推迟这么久,与这个城市“保泉”分不开,但未来济南的战略地位,地铁建设是势在必行的,从郊区开始,也是先易后难、为市区路线积累经验。”

最后开通地铁的副省级城市

全国共计有15个副省级城市,随着2017年9月厦门地铁1号线的建成试运营,济南成为最后一座开通地铁线路的副省级城市。

在济南之前,山东的另外一个副省会城市,青岛的首条地铁已在2015年12月开通。至于省会地铁迟迟未建地铁的原因,却不是因为缺钱。

一提到济南,人们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济南的另一个名片就是“泉城”,但泉水也一度成为济南修建地铁最大的障碍。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人提起过济南建地铁,最初是“轻轨”概念。进入20世纪90年代,济南建地铁的呼声一直未断。

1999年,济南市启动轨道交通论证,委托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编制《济南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根据客流调查、城市发展、城市交通等,形成5个备选方案。

2002年,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的6位院士就济南市地铁建设与地下水保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最终认为:济南地铁应当慎重研究。
当时,“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已经停喷长达3年,在保泉的巨大压力下,轨道交通计划被再次搁置。“宁可不要轨道交通,也要确保泉水万无一失”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一位原山东省政府参事曾向城叔提到,对于这座千年古城来说,如何保护泉水生态是地铁建设绕不开的“结”,济南地铁建设也在“能不能建”的争论中迟迟未启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2年后的多年间,轨道交通又多次被搬上日程,但都由于各种原因不了了之,相应的机构也多次成立,又多次解散。

到了2009年,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折。当年,国务院密集批复了22个城市建地铁,“地铁热”汹涌而来,山东却只有青岛入选,名单里并没有省会济南。

这让山东省城民众坐不住了,济南市政府也力图证明修建地铁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很快启动了“轨道交通对泉水影响研究”招标,一定要想出办法攻克这个难关。

从郊区开往郊区的地铁

面对困难,济南对轨道交通的探索从未停止。为了让省会实现“地铁梦”,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也是花费了大量精力。

前后历时8个多月,2010年3月,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集结了全国最优质的地质专家,完成了《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影响研究报告》。

报告的基本结论是:只要避开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这四大泉群下面的泉水密集区,地铁的建设就不会对济南的泉脉造成大影响。

在济南地铁的线网规划基础上,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城建”)设计建议本着“慎之又慎、安全第一,确保泉水保护万无一失”的建设态度,秉承“先快后慢,先外后内,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确定第一轮规划,先建设3条R线。

2019年元旦通车试运营的轨道交通1号线就是规划中的R1线。自2015年7月16日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建设,到通车试运行,前后历时1200多个日夜。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在通车仪式上说,在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的1200多个日夜里,解决了盾构机穿越“富水高强灰岩”岩溶区等世界性难题,攻克了下穿京沪高铁、上跨济菏高速桥等重大风险源和技术难关,创下了一个个“济南速度”、“济南效率”。济南的地铁梦由梦想照进现实,推动这座千年古城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

我们注意到,1号线位于济南西部,呈南北走向,途经长清区、市中区、槐荫区,全长26.1公里,是一条高架与地下相间的地铁线路。

在老济南居民的印象中,1号线贯穿的区域,“巧妙”的避开了“四大名泉群”的同时,却也成为独立于济南市中心城区运行的地铁线路。

也正是这个原因,这条线路被网友戏称为世界上第一条“郊区通往郊区的地铁”。1号线为什么建在西部,而不在人流量大的中心城区?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利平解释说:“西部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离泉水核心区较远,我们想通过修建1号线,为后期经过市区的线路积累保泉经验和技术。”

“在建设R线的同时,我们规划城区的线路,我们一直在加快市中心线路的报批、设计和前期准备等工作。”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人士告诉我们,待国家批复具备条件后,他们将第一时间开工建设,让城区的交通尽快得到改善。

远期将形成700-800公里的线网

要发展先修路,似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当然,“路”也分市区内的城市交通和连接各城市的市际交通。

在董彦岭看来,未来济南的战略地位,地铁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在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后,通勤的需求就有了,没有地铁的话,是不可想象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济南虽也在发展高架等交通线路,但在之前,这座城市的交通拥堵程度之高,却早已“名声在外”。

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等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济南以2.173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成为全国“首堵”。

这座省城也因此有了“堵城”的称号。在济南一位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看来,这严重阻碍了郊区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受阻,难以吸引人才和企业落户。

董彦岭告诉我们,地铁建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地铁建设缓解交通,另一种是在新区规划的时候,先建交通设施来实现片区产业与交通的统筹规划,这个与在成熟区域建设相比,能够减少成本。

从现实情况来看,济南地铁建设更侧重于董彦岭分析的后一种考量。我们注意到,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串联了创新谷、园博园、大学城、玉符河绿色生态区、腊山河片区、济南西站、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重点区域。

上述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人士告诉城叔,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西部发展腹地向南推进了将近30公里,真正实现东部新城、西部新城协调发展,让济南城市半径变大。济南西站是京沪线上的交通枢纽,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之后,创新谷到北京、上海三小时经济圈完全打通。

在董彦岭看来,关于地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1号线开通有交通先行的意义,他把济南西部的主要节点都串起来了,将来围绕这些节点发展的空间非常大。而从郊区开始建,也能够积累相关经验。

除轨道交通1号线外,目前地铁R3线一期工程全线13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全线24个盾构区间,19条单线贯通。

济南计划R3线要在2020年底通车试运行;R2线建设规划调整,正在加快手续报批,计划2021年建成通车,争取2021年底前1号线、R2线、R3线三条线成网运行。M线在进行线网优化,即将履行上报程序。

根据规划,2021年济南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84.1公里,在城区形成轨道交通“H”形基本骨架网络。到2035年,济南将形成500公里轨道交通线网,基本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远期将形成700-800公里的线网规模。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济南 地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