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借力互联网让患者从“看病”到“看医生” 医生品牌塑造或解多点执业难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2-23 13:51:22

医生工作得到患者认可并逐渐形成医生品牌,是医生竞争力的体现,而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可助力医生品牌的塑造,让患者形成“看医生”而不是“看病”的习惯。这将有利于破解医生离开体制病人减少这一阻碍医生多点执业的难题。

每经实习记者 滑昂 每经记者 岳琦    每经实习编辑 梁枭    

1.thumb_head

上海春田医管创始人段涛正在演讲 图片来源:实习记者 滑昂 摄

2017年4月,新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医生区域注册制度正式推向全国,同时也放宽了医生多点执业的限制。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与上一年度相比,我国公立医院数量减少了约1000家,民营医院增长了约2000家。政策推动下,供医生多点执业的场所场所持续增加,但有医疗行业人员表示,开展多点执业后原公立医院体系内医生还面临着院外门诊量得不到保证的难题。

在近日举办的2018V影响力峰会健康医疗发展论坛上,多位医疗行业从业者谈到医生个人品牌的重要性。医生工作得到患者认可并逐渐形成医生品牌,是医生竞争力的体现,而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可助力医生品牌的塑造,让患者形成“看医生”而不是“看病”的习惯。这将有利于破解医生离开体制病人减少这一阻碍医生多点执业的难题。

多点执业医生面临门诊量压力

在大城市三甲医院,知名专家的门诊往往“一号难求”,甚至催生了“号贩子”这个职业。曾在公立医院担任领导的上海春田医管创始人段涛表示,这一现象本质上是对知名医院、科室以及医生个人品牌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行为。

社会化办医、医生多点执业的推行,是为了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但目前困扰着许多公立医院医生的一大难题是,如果离开体制,门诊量将无法保证。

医改专家魏子檸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我国推行医生多点执业政策,走过了从“一点职业”、“两点执业”到“区域执业”多个阶段。目前,助理执业医师经注册后可在所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内开展多点执业,而执业医师注册后,可在所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省级行政区域内进行执业。

针对目前医生离开体制内医院门诊量出现下降的问题,魏子檸表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患者此前更加认可的是公立医院的品牌,其次如果医生个人影响度不够,病人量减少是必然”。

互联网助力医生形成个人品牌

医生个人如有广泛影响力,不仅能够留住患者,还能使老患者推荐新病人。而段涛认为,医生离开公立体系后有多少患者体现了他的影响力有多大。正因如此,医生个人品牌的塑造十分重要。

“好医生的标准是技术好、服务好、人品好、有特色和有品牌”,段涛认为,患者信任是医生成就品牌的关键。在经历了临床医生、公立医院院长等多重身份后,目前段涛已离开体制开始创业,他将其个人品牌所蓄积的能量与业务相联结,通过社交媒体使其品牌得到延展。

“打造医生个人品牌需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各种媒体平台相结合”,段涛讲到,以往医生口碑的积累和品牌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医生主动拥抱互联网,通过专业知识的科普与患者形成互动。互联网时代下社交媒体可以帮助医生快速打造个人品牌,让患者“看医生”而不是“看病”的习惯。

顾氏珺安医疗集团创始人顾锋此前曾在公立三甲医院工作二十余年,她从自身发展谈到互联网工具的重要性。顾锋介绍,她也曾担忧一旦离开体制门诊量将不能得到保证,“我以为离职(公立)后会稍微轻松一点,结果离职后两个月现在门诊翻了三倍”。顾锋表示,她目前的服务模式已离不开互联网工具,很多病例在经过医生初诊之后,后续的诊疗通过线上远程就能解决。

魏子檸则认为,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已经明朗,但真正在互联网上有品牌意识的医生还不多。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医生应在互联网上把自己是谁,诊断什么病告诉社会和患者,有这个需求的(患者)则会去挂他的号”,魏子檸认为互联网能充分发挥上述作用,帮助医生打造个人品牌。

同时魏子檸也表示,目前,使用互联网工具是很多技术水平更优秀的老医生的短板,而年轻医生在这方面拥有优势,新老医生群体要相互促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互联网医疗 医生 多点执业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