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粉巷调查

每经网首页 > 粉巷调查 > 正文

怎样揭开千亿国企与90后高管的“黑幕”?|窥镜专栏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1-07 11:37:37

每经记者 方彬蔚    每经编辑 刘琳    



资产千亿的国企 +90后的少女高管,如此组合,它能不火起来吗?

早先,朋友发了截图问 “你们不关注这个事吗?”刚看到截图的时候确实也蛮诧异的,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问题——“若真是权贵交易的话,这背后的权贵也真快玩完了……”

对地方政经领域的热点事件进行台前和幕后的梳理,这是 “窥镜专栏”开设的初衷。面对“90后少女高管”这一事件,“窥镜专栏”肯定是不能缺席的。

当然,经过初步摸底和访问,大致还原了事件背后的 “黑幕”,更重要的是梳理其存在逻辑。

 

怎样的一家“千亿国企”?

从事财经新闻报道这么多年,陕西省内资产过千亿的国企,扳着指头应该是能数过来的。

但是,对于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新控股)这家公司,印象确实不深,似乎不在 “市场”范畴内。

相反,作为其同胞兄弟的西安高科集团,与西安原住民的生活交集倒是蛮多的,一方面是其作为高新区国企长子的地位,另外则是其下属的紫薇、高科、高新、天地源几家地产公司开发的诸多楼盘。

在财经媒体从业人士的企业研究范畴中,一般都会自动跳过高新控股。 原因呢,也很简单,这就不是一家市场企业。

真正市场化范畴的公司是高科集团,而高新控股一般是开发区管委会的融资平台。

 

说的直白一点,这就是一家融资用的壳公司。一般会被装进去很多基础设施类的资产,做大它的资产规模,便于在金融机构、债券市场进行资金融通业务。

其实,国内多数开发区都存在此类情形,除却产业投资平台之外,一般都会再设立一个融资平台企业。

后者与高新控股的作用、功能都是一样的,这类公司一般会放在财政局,便于整体管理。

对大部分的银行而言,心知这是一家壳公司,为何还愿意给放贷呢?毕竟,银行的业务也不好做,相比之下有政府信用背书,银行是不担心这类壳公司会倒闭之类的。

另外,这类公司也不会有太多的市场化业务,所以《新京报》称高新控股的利润低于政府补助,这是必然而且常态的。

 

90后是怎么上位的?

其实它就是一个壳子,或者说披着国企的外衣,本质还是一个融资工具而已。

既然只是壳子,自然没必要存在太多的员工了,毕竟只需要算算账、合并个报表、作个担保、搞点贷款什么的。

所以, 一般情形下,这类壳公司的总部,都不会存在太多员工,十来个人是差不多的。

早先时候,西安尚未出台事业单位在编员工不能兼职下属企业的规定时,这类壳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一类的高管,一般都是财政局的局长、副局长、科室主任来兼任的。

对了, 这个兼职一般是没有什么薪水的, 不会因为你多兼了名义,就再给你发一份工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的查账和审计是过不去的。

后期,随着中央要求公务员不能在企业兼职规定的出台,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些配套规定后,这些开发区的财政局长们也就不能在这类壳公司兼任职务了。


 

其实,对这些局长们而言,心里是偷着乐呵,兼职是多了份责任,不兼职是卸了担子。

但是,这样就存在诸多问题了,管委会的资金融通业务不能停,没有董监高的话,怎么去像模像样的装成一家千亿国企呢?

这也就是 80后董事长和90董事浮现的缘由了 —— 以前由局长们来兼任的时候,虽然是挂名的董监高,但他不可能跑也不大会胡搞,可靠性是有保证的; 这不让兼职的话,总不能在外边随便找一群董监高吧? 本身就没有市场竞争业务,你就是公开搞招聘也没有人愿意来啊!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肉还得烂在自己锅里,用在壳公司这里,就成了麻烦还得局里的人来背。事业编制的员工是不能兼职的,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委屈一下派遣制的员工了。

被派遣到财政局来工作的员工,一般薪水待遇都不会太高,年龄也不会太大的 ……

于是, 80与90后们就这样成为“千亿国企”的董监高了!

 

它有着怎样的“黑幕”呢?

换句话说, 本身不存在市场竞争性业务,谁来当挂名董监高,都不是 “好差事”。 这类以融资为目的的壳企业,它的董监高本身是没有什么权力的。

至于是跟谁家银行贷款,什么时候该还利息,要在银行间市场融资等等业务,还真不是挂名董监高来决定的事。

能够拍板的人寥寥可数,管委会的财政局长也未必能决定,这些都是分管财政的副主任和管委会主任才有权限的事。

其实, 这件事的路径与逻辑是很简单、清晰的,为什么就一直说不清楚呢?

询问纪检系统参与调查的人士,获悉了三个小姑娘的大致情况,一个籍贯江苏徐州,一个宁夏银川,还有一个是西安本地户籍。


 

譬如, 80后的董事长李甜先后以劳务派遣的身份供职于高新区督察考核办、会计核算服务中心,实际从事的岗位为会计,亦为普通家庭出身。

另外两人的大致情形亦差不多,家庭状况稍微好一些,也无非父亲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程师而已。

这事情为何一直没有公开的去解释呢?

其实, 它最怕的问题在于 ——对公司后期在银行间的融资产生负面影响,这才是核心。

事情发展到当前这种地步,我倒还蛮同情这位被撤职的财政局长的。从程序而言,其处置手法确实有待商榷,但是被就地免职倒也有些过重了。

只能说人生无常,走好当下 ……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