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银保监会:信贷增长服务实体经济 8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7万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9-21 20:20:56

9月21日,银保监会召开《银保监会进一步提升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发布会。会上,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8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682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了三千多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0.3个百分点。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实习编辑 廖丹    

Upload_1537530912216.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9月21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召开《银保监会进一步提升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发布会。这是银保监会合并后第一次联合召开的系统发布会。

会上,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今年以来银行业、保险业的运行整体平稳,风险整体可控。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原则,不断出台政策措施,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7万亿同比增12.6%

据悉,今年以来,银行业和保险业运行整体平稳,风险整体可控。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255.5万亿元,环比增加1.2万亿元,同比增长6.9%。肖远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具体而言,第一,信贷平稳增长,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高。8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36.5万亿元,当月新增1.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3037亿元。1~8月份,累计新增贷款11.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信贷平稳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高。除了贷款以外,银行业金融机构直接持有的债券余额是4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如果加上通过同业投资间接持有的债券余额3.2万亿元,整体上银行持有的债券占全部债券总量的比例高达55%,就是一半以上的债券投资资金来自银行。从结构上来看,信贷资源配置更加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等得到了比较好的支持。8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682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了三千多亿元。另外,对于新兴产业,比如投向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业的贷款同比增长24%,这个比例非常高。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0.3个百分点。

其次,表外业务结构优化,融资压力逐步缓释。2017年以来,银保监会治乱象的专项整治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进行重点规范,表外业务过去那种过快、过高的增速得到合理控制,当然对表外业务、对影子银行的治理银保监会采取有保有压的策略,注重结构优化,重点整治通道业务。

第三,保险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今年1~8月份,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5263万亿元,累计赔款和给付支出7965亿元,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和缓释风险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今年1~8月份,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一百亿元,承保金额2.5万亿元,为稳定出口、稳外贸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些重要的保险方面,比如大病保险、健康险,还有地震巨灾保险,以及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最近广州遇到“山竹”台风,遭受的损失比较大,那么我们银保监会要求保险机构在第一时间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地处理,快速地赔付,受到损失的企业和个人及时得到保险赔付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和恢复。

第四,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取得成效。今年年初银保监会也制定了相应的补短板项目,力求在制度建设方面,使银行保险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能够上一个新台阶。一些办法、制度已经发布,比如《保险机构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另外,针对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进行了多轮培训,他们的董事、股东、高管都接受了培训。

第五,银行保险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特别是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保持在较高水平,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提高,拨备覆盖率达到176%。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也保持在合理稳定的水平,170多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6%,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5%,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合理区间较高位运行。可以说明保险业偿付能力比较充足、比较稳定。

建立“敢贷、能贷和愿贷”长效机制

除却已经实现的成绩,肖远企表示,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第一,资金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渠道不够畅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不够畅通;

第二,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过去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的矛盾主要是供给不足而需求不断增长。但是现在矛盾已经转化,过去量的矛盾转化为结构性矛盾,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矛盾比较突出。比如,很多金融消费者有很多新的金融需求,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都有新的需求,但是金融机构不能够完全满足这种需求。

第三,银行不良资产。部分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分类不够准确,个别机构存在隐匿、转移不良贷款行为。银保监会加强了这方面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隐匿、违规转移不良贷款以及虚假出表的行为,将此作为今年治乱象的重点。同时,银保监会鼓励银行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

第四,银行考核机制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肖远企坦言:“银行保险机构内部考核激励体系都是在过去几十年资产、利润高速增长时期形成建立的。现在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后,银行保险机构没有对考核激励体系、考核指标进行及时修订,还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对于业内关注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肖远企也给出了明确解释。“银保监会从今年年初以来一直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形式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对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

具体表现在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短期窗口指导和中长期机制建设结合等三个方面。一方面,对小微企业,提出“两增两控”这样一个目标。所谓“两增”就是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第一个“控”是合理控制成本,银保监会要求大中型银行带头发挥“头雁效应”,制定自身对小微企业利率目标,压降成本;另外一个“控”就是要控制风险,控制贷款质量水平。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要求银行机构不要盲目地抽贷、压贷和断贷,要帮助他们,形成“银企命运共同体”,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这是通过监管的窗口指导。

除此以外,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很注重让银行建立“敢贷、能贷和愿贷”的长效机制。所谓“敢贷”,是要求银行建立尽职免责和纠错容错机制。所谓“能贷”,就是要有足够资源,包括信贷和资金等,向小微和民营企业倾斜,使银行能够贷。同时,也要让银行内部员工有足够的能力来发现新的增长点,发现这些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为这些企业服务。所谓的“愿贷”,主要是从激励机制上入手。激励机制包括对考核体系的重新审视、梳理和修订,要让做小微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员工能够跟从事其他金融业务的员工一视同仁,享受与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承担的责任相匹配的激励措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银保监会 实体经济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