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冷暖

每经网首页 > 城市冷暖 > 正文

【粉巷财经】关中乡村纪事|现状、问题和出路?

2018-08-14 18:32:38

记者:终南坤  编辑:刘琳

慈禧太后不常题字,象征九五之尊的“龙”和百兽之王的“虎”更是少见。而位于大荔朝邑镇的“丰图义仓”却独霸“龙”“虎”二字,御封“天下第一仓”。

我的老家便在离此不远的一个村子,过年回家所见所闻,不禁让我有沧海桑田之感慨,眼前破败图景与故纸堆中的传说,显得格格不入。

走在村道里,总有那么几座新建住宅,外表崭新,又透露着关中大地中规中矩的朴实——典型的搭配是红色大铁门加瓷片贴墙,稍富有的可能还会加上琉璃瓦。

走进屋里,有一种时代交错感,一套崭新的家具旁,零落分布着几个自制的木板凳,32寸液晶电视后面是一面粉刷粗糙的墙壁,老者穿着过时的衣服在门前抽着烟......

不难看出,他们这一年过的并不好。

面对时代的剧变,孩子长大结婚,老人生病就医的压力,他们有种种不适应,甚至手足无措、狼狈不堪。

春节走亲访友,在家长里短间,逐渐体会到了他们的无奈。

这种无奈比起我们的焦虑更让人绝望,偌大的黄土地可就是解决不好生活的柴米油盐。通过观察分析,可以感受到他们面临的几个困境。

 

收入来源不稳定,收入低

村里人最羡慕的就是有固定收入的“铁饭碗”了,即使工资低些也心满意足,起码旱涝保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民的收入,多么不稳定且缺乏保障。

老年人被迫务农。

年轻人看不上种地的微薄收入,老年人又不忍心看着自家的几亩良田荒废,只能亲自上阵。

这是一幅颇为心酸的画面,腿脚不那么利索的老者经常趟着霜露,顶着烈日在田间挣扎,回家后哀叹一番胳膊腿儿酸痛,第二天又接着下田。

随着年老体衰,他们的健康越来越需要医疗支持,但他们是没有养老金的,也不愿给儿女添负担,继续务农便成了一条够得着的出路,也是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

按平均水平,每亩地收入不到1000元,每年务农净收入五六千元,这是听得最多的数字——而这,也是一家两位老者辛苦一年的全部收入。

青年人打工养家。

年轻些还好,可以去大城市打工,一个月辛苦些也有五六千的收入,但年轻人手里大多是留不住钱的,特别在生活成本高的一线城市,耗完青春大都回来结婚安定。

结婚、特别有了孩子后,他们是不愿跑太远的,在县城或者跑村走巷的工地里找份工作,月薪3000-4000的样子。与其说不愿跑太远,不如说跑不了。上有年老的父母需要照顾,下有还在上学的孩子,哪一个都需要一个顶梁柱在家支撑着。

脑子活络或掌握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往往会在乡镇上或者县城里开个小店,做起生意。80后谈及做生意就像父辈们种庄稼一样积极,结果也是可以预测的。

大量人员涌入门槛低的个体行当,各行各业供给剩余,竞争激烈,再加上各项税费,生意不好做,挣的都是辛苦钱。

2017年陕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265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30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0810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388元。

根据最简单的“剩余=收入-支出”,在进行完日常生活消费后,城市居民还有10000元左右的剩余可调动资金,而农村居民不到700,日子过得紧巴。

其实不难理解,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浪潮之下,有人口的地方便会有商品,即使偏远农村,商品也会主动送上门来,而工作机会不会——消费升级了,收入并没有。

 

民间集资卷走储蓄,消费乏力

由于自然经济的不稳定性,勤劳节俭的关中农民有着极强的储蓄意识,以应对生活中的风险与意外。然而由于金融知识匮乏,高息诱惑下的民间集资卷走村里数家大半生的积蓄。

马克思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银行利息3-4厘,民间集资给的利息都在1分多,有的甚至2分,是正常利息的三四倍之多。筹资人开出的价码足够诱人。

村民一开始也是有戒备心的,但在从众心理严重的农村,眼看着街坊邻居通过“存款”钱生钱,相安无事,不由得逐渐放松了警惕。

我的二爷爷,一个十分节俭朴实的庄稼人,在村会计那里存了15万。去年老板跑路,作为中间人的会计也拿不出钱,被拘留几天又放了回来,但钱还是要不回来。村民们一边有所顾虑,一边又拿着丰厚的利息,侥幸糟糕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农村典型的民间集资是这样的:村民将手里的存款交到村里的“站长”手里,然后“站长”再交给资金筹集人手里,资金筹集人定期给村民清缴利息。

这里的“站长”是筹资人在村里找的代理,往往在村里有着一定的威信和信誉,以村干部、信用社的信贷员居多,站长能从筹集的资金中抽成获利。筹资人将所筹集的资金用于发放高利贷,或者自己做生意进行资金周转。

在经济向好的年份里,总有源源不断地存款吸纳进来,即使投资不当或者贷款出现呆账坏账,也很快被掩盖过去,只要持续不断地扩大资金募集规模就可高枕无忧。

集资者为了彰显实力,赢得信任以扩大规模,穿名牌,开豪车,出手阔绰,投资大手笔。村民能定期拿到利息,代理能拿到抽成,各方处于一片狂欢之中。

然而,经济总有周期。在经历了高速繁荣之后,经济陷入了疲软期。人们开始担心自己的积蓄,纷纷挤兑,新的存款供应不上,多米诺骨牌倒塌。就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繁荣时期,总以为那些集资者有多么呼风唤雨的能力,投资经营的能力,最后才发现,那都是财富所赋予他们的光环。

无论是否有杰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投资眼光,面对经济大周期的波动,较小的经营体量,都难以具备足够的风险承担能力。

何以支撑起他们那么大的胆量呢?可能是无知者无畏吧。

村民对金融知识的缺乏,集资放贷背后高额的诱惑,酿就了这场狂欢。

多年的储蓄被集资吞没,钱又不好挣,手里没钱,有消费的欲望而无消费的能力,乡村经济更加了无生气。

 

教育、医疗资源匮乏,发展后继无力

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是不争的事实,想要享受高水平的教育与科学医疗只能前往城市。

村里有钱人都会送孩子去外面上学,留下来的多是经济情况不好的,但其实没有谁比穷人更迫切地需要改变命运。

情况不好的家庭只能期盼奇迹——子女恰好懂事好学,老人不生病患。在支付完基本的生活费用储蓄所剩无几的情况下,教育和医疗只能将就。


而出去的人很难回流。

起码,我们这个村子不是宜居的。在衡量宜居的7个指标,即健康指数、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它没有一项是胜过城市的。

不要把农村都想象成青山绿水,还有不少的尘土飞扬。

持续多年的人口净流出掏空了农村,振兴农村离不开青壮年人口的回流。而回流的关键在于,家乡能为他们提供获得体面收入的岗位,就业岗位的提供又依靠产业的布局。

 

展望:政策正在松绑,行动必须跟上

新年伊始,中央发布关于农村的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乡村经济要多元发展,要培育出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这其实是江浙一带乡镇经济的推广,正面应对了农村需要一批适应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工业作坊的事实,以此来提高农民收入。

其次,鼓励工商资本下乡,落实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扶持等政策,可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车间建到村头,帮助农民就业。不仅能激活富余劳动力,还能降低企业成本。

在山东,数千个扶贫车间开启了产业扶贫的新模式,比起对资源要求苛刻的旅游扶贫,适当的产业扶贫更具推广性。

破解关中农村困境的关键还是解决农民收入的问题。

城市里居民收入变化日新月异,而农民的收入虽然在速率上有所提升,但在绝对值上相差甚远。

如何在中央逐渐放开农村土地限制的情况下有所作为;如何为农村对接适宜的产业,为农民提供够得着的就业岗位,实现农村的自我造血……建设真正的美丽乡村需要考验主政者的智慧。

为了城市建设,他们曾经奉献半生。

如今,他们赶不上这个时代了,需要时代帮他们一把!

PS:本文系读者投稿,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责编 师安鹏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