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首页公司

每经网首页 > 首页公司 > 正文

每经专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夏锋: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最需要的是开放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4-15 23:39:28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最需要的是开放,最薄弱的是产业,最稀缺的是人才。产业弱则吸引不了人才,人才不来就难形成产业和平台,两者相互影响。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编辑 杨军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编辑 杨军

今年是海南建省和兴办经济特区30周年。对于一座城市甚至一个省份而言,30年时间不算长,但对于今天的海南而言,和30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海南自建省办特区起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今,海南再度迎来重磅利好消息。据新华社报道,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海南将如何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标杆?4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夏锋就海南发展的新机遇展开了对话。

免税政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NBD:作为全国最大、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始终承担着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要职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和兴办经济特区3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历史时刻,能否谈谈您对海南经济发展的切身感受。

夏锋:与其他几个经济特区有所区别,海南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的岛屿经济体,发展高度依赖对外开放的重大突破。海南这样的岛屿经济体需要更大程度的开放举措、更大力度的开放政策支持,解决内需大市场问题,才能发挥岛屿经济体的独特优势。

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这些岛屿经济体的发展经验也表明,岛屿经济体只有通过更大程度的开放,才能吸引更多投资、企业、人才。但就目前来看,在很多方面还没有给予海南先行先试的权力,导致有些政策难以落地。

比如在免税政策上,海南离岛免税额度从最初的5000元调高到8000元,再提高到1.6万元。数据显示,2017年海口、三亚两家免税店的销售金额为80.2亿元,同比增长32%。但这与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地的全岛免税政策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未来的免税政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整个海南岛变成消费品免税区,才能打破免税店的束缚,实现国际购物中心的大目标。

将是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

NBD:自由贸易港一直被民间认为是自贸试验区的“升级版”。在建设自由贸易港方面,海南有哪些独特的优势资源?又有什么样的挑战?

夏锋:同30年前相比,现在海南建立自由贸易港的现实基础要好得多,时机要成熟得多,需求要大得多,意义要重要得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在扩大开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世界知名的自由贸易港,面积都不大。新加坡为719平方公里,中国香港为1104平方公里。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意味着要在3.54万平方公里的全岛范围内实行自由贸易港政策,建立自由贸易港的体制和制度。这将是全球面积最大的自由贸易港,远远超过全球目前任何一个自由贸易港的地理范围。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最需要的是开放,最薄弱的是产业,最稀缺的是人才。产业弱则吸引不了人才,人才不来就难形成产业和平台,两者相互影响。海南背靠近14亿国人的大市场,这个市场的规模在不断增长,结构在不断升级。海南依托这一大市场,成为连接东南亚、整个泛南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巨大市场的枢纽,将形成(拥有)全球市场空间和依托腹地最大的自由贸易港。

为海南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NBD:海南30年的发展成绩相当不错。我们也看到,虽然发展迅速,但海南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差距尚存,您认为海南接下来应如何着力解决这个问题?

夏锋: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尤其是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8年来,发生了重大变化。1987年,海南GDP仅有200多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不到3亿元。到2017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62.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79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亿元;按当年价格算,分别比1987年增长了77.9倍、52.4倍、220倍。

我们也对比看到,与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差距有所拉大,这与中央对海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从产业来看,海南目前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夯实。从政策落地层面来看,很多赋予海南的政策支持还是有限,没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开放模式来支持,只有这些层面都变革了,才能让政策落实到位。

海南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届时,海南的投资、人才、生产资料、货币兑换、航线可能会按照国际惯例来办,这必然会吸引高端生产要素进入,为海南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因为自由贸易港不仅仅是一个政策的突破,它是一个开放模式的突破,将为海南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注入强劲动力。我们有信心,通过自由贸易港、继续开放,未来30年,海南有条件、有可能超过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等经济体。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