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1年记·样本 | 川南临港:物流、资金流与效率 一个内陆自贸片区的样本逻辑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4-01 19:35:10

作为一个西部内陆城市,泸州怎样抓住自贸试验的历史机遇,实现自身的开放和发展?以制度创新为例,川南临港片区成立一年以来,全国首推的“保税物流中心与港口出口联动作业”模式让物流时间上至少减少2-3个小时,成本节省200-300元。“江上申报、抵港验放”作业模式,提升口岸通关效率55%以上,泸州港退税时间也由2个月缩短至2天。

每经编辑 梁宏亮    

每经记者 梁宏亮 摄影 姚艾青

去年4月1日,当中国自贸试验区“1+3+7”格局形成之时,也许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这个位于地级市泸州的自贸片区并不引人注意。毕竟,在中国自贸试验区的“雁阵”中,不仅有着上海、广州、深圳、天津这样的“老大哥”,还有成都、武汉这样的“新一线”。

但事实上,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正是泸州这样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西南城市,才能代表中国数量最多、目前最需要寻找发展动能的广大城市。因此,在这里的自贸试验、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也许才更具有意义。

泸州这样一个西部内陆地级市,怎样抓住自贸试验的历史机遇,通过制度创新,解决物流、资金流和效率问题,实现自身的开放和发展?

物流:长江之水孕育天然良港

事实上,当我们把视野放大,将整个西南开放、发展格局看成一盘棋局的话,就会发现,将自贸区“落子”在拥有四川最大水港的泸州,这步棋十分之“妙”。

放眼区域发展,立足泸州,川滇黔渝四省尽收眼底,广阔的内陆市场给未来发展动能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从泸州出发,在2.5个小时的范围之内,我们覆盖了6000万的人口,单从这一点上来看,未来就拥有很大的潜力。” 在中外运泸州港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冲看来,泸州作为西南地区物流中心,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优势。

展望对外开放,从泸州出发,向北经成都,能够对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位于成都的国际铁路港、双流空港呈犄角之势,在空、铁、水、公多条通道联动下,直达欧亚大陆腹地;而向东,则可穿过长江黄金水道,直抵东海之滨,将四川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在了一起,弥补四川地处内陆、难以“向东开放”的区位短板。

据王冲介绍,3000吨的船可以常年到泸州港,丰水期的时候,8000吨的船也可以。

这里,既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叠加之“穴”,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链接之“眼”。

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成本低,再加上长江上游的天然良港,在产业转移大趋势下,自贸试验区来到了川南,天时、地利、人和,泸州瞄准了智能终端产业,一年时间内,川南临港片区吸引了大量来自东南沿海的智能终端制造企业入驻。

为何要将招商引资的重心放在承接东部智能终端产业上?泸州市龙马潭区委副书记、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任晓波解释,通过分析和梳理,智能终端产业转移速度快,对解决就业、开放型经济都有促进作用,与自贸试验区的定位和本地产业的发展方向都很匹配。

资金流:金融造血培育中小企业


如果说长江是一条有形之水,解决的是物流、贸易通道的问题。那么,在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另外一种无形的水——金融,则关系到了企业的存亡和成长。想要让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企业在自贸区留得住,如何借助自贸试验区的红利进行金融“造血”,就成为了川南临港片区重点考虑的问题。

2012年,李咏梅离开泸州去成都创业,2017年,当自贸试验区落地泸州之时,她回到了家乡,创办了泸州临港辉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为自贸试验区招商引资作金融服务的类金融企业。

“现金流是支撑中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李咏梅的公司,通过开展区块链金融和应收账款的商业保理业务,专门解决无抵押、无征信、对管理机制无深刻认识的“三无”中小企业,特别是泸州重点招商的智能终端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017年7月,泸州长开区管委会联合泸州市商业银行,搭建了一个融资平台,泸州临港投资集团作为担保方,为招商引资的智能终端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2017年11月,全省第一家在自贸区成立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泸州工投租赁有限公司落户川南临港片区,开展业务以后,他们不仅可以为重资产企业提供融资租赁,还可以为拥有大量应收账款的公司提供商业保理服务,自贸试验区内智能终端企业就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来做大做强。

去年8月,李涛将自己的公司从深圳迁到了川南临港自贸试验区,建立了四川威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自开业以来,实现了4个亿的总产值。每个月的订单在500万台,一年订单超过5000多万部手机。

在李咏梅看来,只有利用金融的支持和引导,才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金融支持对于中小企业前期的培育和成长十分重要。这也是川南临港片区成立以来,实现的重要突破之一。“很多别的地方招商引资,只是给厂房,给补贴,缺乏金融方面的支持,但在这里不一样。”李咏梅坦言。

效率: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事实上,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不仅在于企业管理本身,更受到了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深刻影响。当泸州迎来自贸试验,就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优化行政审批效率促进企业经营效率。

对于行政审批效率和营商环境优化这两方面的变化,曾参与泸州工投租赁有限公司落地自贸区的钟明体会十分深刻。据他介绍,以前申请融资租赁牌照可能需要4个月到半年时间,而自贸区成立后,从正式提交资料,大概两个多月就拿到了融资租赁牌照。对于像他们这种实缴注册资金高达1.7个亿的金融机构来说,审批时间的缩短,无疑将节省大量的资金占用成本。

日前,川南临港片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一小时办结”改革试点举措迎来升级版,在企业工商登记注册一小时办结的基础上集成更多的服务,工商注册、银行开户、税务登记、刻制印章等原来的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企业注册以后,如果使用全国首张能办税的银行卡——蜀信·银税卡,还可以节约办税时长10倍以上。

制度创新成果同样让泸州港的物流效率悄然提升。川南临港片区成立一年以来,全国首推的“保税物流中心与港口出口联动作业”模式让物流时间上至少减少2-3个小时,成本节省200-300元。“江上申报、抵港验放”作业模式,提升口岸通关效率55%以上,泸州港退税时间也由2个月缩短至2天。

“我们公司在深圳的时候,报关到通关需要半天,在泸州这里大概2个小时就可以搞定。”李涛的公司在将手机出口海外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自贸区带来的效率提升。现在,他的企业所生产的“川南临港自贸区造”手机已经远销东南亚、俄罗斯、南亚、南美、非洲,并与40多个国家的运营商合作关系。

制度创新的顺利推动,离不开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十分具有泸州特色的“市区一体、三区合一”。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体制顺,则人心齐,人心齐,则在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之时,所有人都会全力以赴。

一年前,自贸试验的大船在泸州扬帆起航。一年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智能制造产业西南飞。川南临港片区,还在乘风破浪的路上。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自贸区一周年 泸州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