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专访| 林桂军:内陆自贸区可借鉴瑞士经验,发展对运输成本不敏感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4-01 15:16:21

“交通方面的落后,导致内陆地区大部分情况只能自给自足,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来。如果能够解决运输成本的问题,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就会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

每经编辑 梁宏亮    

每经记者 梁宏亮

内陆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瓶颈有哪些?未来还应解决哪些问题?

在2018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发展论坛上,每经记者专访了对外经贸大学对外开放研究院执行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桂军教授。

林桂军认为,由于运输上的障碍,内陆地区往往采取内向型的发展战略,“交通方面的落后,导致内陆地区大部分情况只能自给自足,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来。如果能够解决运输成本的问题,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就会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

关键性瓶颈:运输成本制约内陆发展

在林桂军看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运输问题,对于内陆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十分重要。为此,他提出了内陆物流港这一概念。他认为,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一方面应同内陆物流港的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成为内陆物流港的配套部分,以降低内陆产品进出市场的成本。“比如成都和泸州之间,需要能够快速穿梭的专用铁路,最好都是双层集装箱,这样就降低了运输成本,发展多式联运。”林桂军举例说。

此外,林桂军也建议,成都是西部的中心市场,建设四川自贸试验区要充分发挥好中心市场的作用,保证市场内各要素的互联互通。同时,可以借鉴瑞士的经验,发展对运输成本不敏感的产业。

“全世界一流的城市都在港口,然后就是瑞士。瑞士是一个内陆国家,但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关键在于它生产的都是对运输成本不敏感的产品,”林桂军举例说,“比如,一块瑞士手表十几万,运输成本几百块、几千块就无所谓了。而我们生产的一块手表,总共才不到一千块钱。其中运输成本就占到很大比例,对于内陆地区来说,这样肯定就没有优势,竞争不过沿海地区。”

服务业开放:突破成本性、寻租性壁垒

在自贸区开放过程中,服务业开放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服务业方面的开放,林桂军指出,要突破成本性壁垒和寻租性壁垒。而在这两大壁垒中,成本性壁垒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大。

“通俗地讲,成本性壁垒主对所有人都一样,大家需要都走这样的程序。如果程序非常多,且很多程序是不必要的,就会影响效率,形成成本性壁垒。” 而对于寻租性壁垒,林桂军解释道,“寻租性壁垒一般都体现在审批上,就是我允许他可以做,但不允许你做。”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成本性壁垒实际上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是更大的。”林桂军指出,消除成本性壁垒所获得的红利会更大。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林桂军举了两个例子。“比如运输行业,运输行业所制定的规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安全,而除了安全以外的规制,我认为很多是多余的。但是我们看到,除了安全因素以外,现在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规制,”林桂军说,“再比如金融行业的规制,它的核心就是审慎原则,超出了审慎原则以外的有一些是多余的。”

四川自贸区:应发挥价值链下游比较优势

林桂军强调,在建设内陆自贸区时,要注意做好国际化和产业分工,不能满足于“自给自足”。

自给自足越高,说明效率越低。林桂军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每天工作的同时还要包办所有的家务,虽然这样看起来你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是你的工作肯定就没有全心投入时得好。”

“亚当斯密说过,财富从哪来的?是从专业分工上。我们过去农业社会自给自足,自己养猪,自己盖房子,自己种菜,自己织布,所以特别穷。”因此,林桂军建议,内陆自贸区发展要更加国际化,强调专业化的国际分工。

林桂军建议,四川自贸试验区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联动。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国内价值链的联动。目前,四川产业对国外增加值依赖度较高,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发展境内垂直专业化分工。

“四川有完善的产业体系,巨大的内陆中心市场,应着力发挥价值链下游的比较优势。同时,向沿海地区提供中间品,引进外资,生产最终产品来服务本地环市场。同时,引进外资的中间品生产环节,为沿海服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境内国际化。”林桂军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自贸区 瑞士经验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