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粉巷财经

每经网首页 > 粉巷财经 > 正文

素描陆治原

粉巷财经 2018-01-30 21:16:34

每经编辑 六韬 秦风    

时至今日,榆林人依然感念陆治原。

主政这座能源城市期间,其多次拍桌子发火,当地不少官员和老板都有所领教。

在解决当地上学难问题上,他发火——“我看,这不是没钱没地的问题,是我们的执政理念有了偏差!是因为我们的屁股没有坐在广大群众的一边!”

在打通“断头路”的问题上,他发火——“这是老百姓的路,还是他一个老板的路?你们去捎话,限时拆除,否则,我们将依法拆迁!”

……

彼时,正值榆林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这位“有脾气的市长”,在民生建设和经济转型领域,给当地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记。

离别之际,其一纸《榆林,我热爱的家乡》,被争相传阅,一时“榆林纸贵”。

尔后,其转场渭南,鼓励大家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致力于这座关中城市向陕西第一方阵迈进。

历经省会西安、塞北榆林、东大门渭南三地的历练,这位绥德汉子拾阶而上,如今成为陕西省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晋升副省长一职。

追求极致的倔汉子

得名于“绥民以德”,陕西榆林的绥德县素有“秦汉名邦”、“天下名州”的美誉。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更让这个传唱信天游的地方,名动五洲。勤劳、简朴、坚韧不拔、颇有阳刚之气……这些溢美之词用在绥德汉子的身上,鲜少有人非议。

在陆治原的记忆里,家乡绥德始终是那个让自己无数次魂牵梦绕的地方——“黄土高坡,古老长城,奔腾黄河,山水草木,炊烟窑洞……”

20岁那年,一辆大班车,让陆治原离开了家乡,来到西安,求学于陕西财经学院(现已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修习财政专业。大学毕业,其赴延安财经学校任教两年,后又返校读研,算起来前后在这里度过7年时光。

如今看来,陆治原骨子里始终有着陕北汉子的那股倔劲,不做到最好不轻易放弃。学习如此,工作也是如此。

1993年,走出校门之后的陆治原,选择在西安市财政局预算处工作,颇为对口。财政局掌管着西安市的钱袋子,全市财政的布局,均需这个部门的科学规划与筹谋,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下来的9年里,他一路升迁,直至市财政局副局长一职。

之后,其先后转场西安市阎良区和灞桥区,历经8年基层历练……

多年后,在追忆这段过往的时候,陆治原曾说道,“我从陕北的群山间出发,到省城西安求学。毕业后留在西安工作,这一去就是26年!” 

榆林咋会没钱没地?

“2010年6月,我从西安市灞桥区委书记的岗位上,调回到家乡榆林工作。牵手面前的父老乡亲,望眼脚下山川大地,内心思绪翻滚:我是家乡榆林的一棵小草,我的根其实是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的!”

这一年,陆治原被调至榆林,任市委副书记。

彼时的榆林经济,即将面临急转而下的困顿。

因丰富的资源禀赋,榆林长期以来有着“中国科威特”之称。一方面,凭借能源经济的黄金发展期,榆林经济已实现量的飞跃。另一方面,能源经济的辉煌已临近尾声。仅仅一年后,这座城市最为倚重的煤炭,其价格便开始暴跌。

不过陆治原烧起的“第一把火”并非能源领域。

在当时,榆林的首要民生问题是“上学难”。城区每年有近5000名孩子因学位紧张而上学困难,最大班额已达90名学生。

就城区教育问题,榆林决定推进“百亿教育强市工程”。新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三年解决“上学难”,让每个孩子有学上。

教育问题是大事,也是难事。即便在如今的西安,教育局长人选的长期空缺便可见一斑。

在讨论过程中,榆林一些部门负责人并不看好,要么说没钱,要么说没地,甚至干脆认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陆治原火了——“榆林财政收入全省第二,怎会没钱?榆林房地产市场当时很火爆,怎能没地?我看,这不是没钱没地的问题,是我们的执政理念有了偏差,是因为我们的屁股没有坐在广大群众的一边!”

发火之后的“效果明显”,榆林各部门陆续落实了城区最好的38块地、约2200多亩用于学校建设。

至他离任时,榆林城区学校数量比2010年翻一番。榆林城自明代建城600多年来,共修建31所学校。而在陆治原任市长起短短三年间,城区新建学校就已达38所。

如此魄力和胆气树起的标杆,也让之后来榆林任职的官员“压力颇大”。

实际上,在榆林时陆治原曾多次拍桌子,最终换来的结果是,榆林学位数量,医院床位,道路里程,绿化面积,这些大民生硬指标全部实现了翻番。

吃子孙饭是要被骂的

上文提及,历经能源黄金十年,榆林已奠定其在陕西乃至全国的地位,GDP总量一度接近西安,增速则高居全省之首。

然而,榆林的能源经济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在宏观经济及能源经济出现转变的大环境下,榆林经济面临着巨大压力。

2011年,曾经辉煌的榆林煤炭产业,已由暴利变成微利,甚至亏损。同时,民营经济运行困难,民间借贷危机更是笼罩已久。

用陆治原的话来说,就是“经济下行压力陡增,榆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难。”并且,他对于这种过于单一的经济发展有着更深的考量,“靠吃子孙饭发财致富,是要被后人唾骂的!”

这种经济由高速发展突然转变为低迷的落差,生活在榆林的市民都有切身体会。

问题是,不仅榆林,同样依靠能源致富的邻居鄂尔多斯亦如此。对整个能源经济而言,此前的发展方式已不可行,唯有转型才是出路。

此时,陆治原表现出其在经济治理方面的能力。能源经济的转型升级,被其提上日程。

随后几年,榆林走了资源深度转化的路子,延长能源产业链,经济得以平稳。

据统计,当时在建和建成的能源转化项目总投资达3000多亿元,仅是百亿级的能源转化项目就有8个。其中,陕煤集团和延长石油的项目规模最大。

也正是得益于这些项目的发力,榆林经济经受住了考验。

可以说,陆治原任期,正是榆林经济发展最复杂的几年。好在,当时的领导班子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让平庸者腾位

2015年6月,陆治原再一次离开家乡,任渭南市委书记。

“物换星移五载逝,长城黄河情悠悠。”陆治原难掩不舍之情,“我深深地眷恋着家乡这块热土!”

掌舵榆林已颇有心得,让陆治原在渭南任上有了更为系统的城市管理理念和方针。

他曾说,渭南在发展思路上,要叫响‘加快发展、追赶超越、决胜小康’的主题。在战略定位上,要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和黄河金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机遇,适时赋予渭南发展定位新的内涵。

同时,在构建完备的工业体系、补齐新型城镇化短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大做强三产服务业等方面,渭南也下了功夫。

陆治原一直保持着干劲。

“转型升级,追赶超越”是渭南的现实需要,他要求渭南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实现发展预期目标。他提出,渭南要突出工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的产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步伐。

同时,对干部作风问题上,陆治原始终“不留情面”——“干部就要干事,为干事者撑腰,让平庸者腾位。”

去年3月,渭南市委召开全市“作风建设年”动员会。与以往不同的是,会议开场播放了暗访专题片,内容直指部分干部作风问题。

会议上,陆治原指出一些干部不在状态,担当意识不强,政绩观存在偏差等,闻者无不红脸出汗。

那次暗访专题片中涉及的相关违法乱纪干部,会后均受到相应处分,免职、行政记过等,不一而足。

如今由市到省,仕途晋级,这位绥德汉子又将迎来新的挑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