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上海自贸区新“二十条”新在哪里?这些“国内首创”值得借鉴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1-16 16:07:02

上海“新二十条”措施涵盖“放、管、服”及流程再造等四个方面,亮点颇多。其中,“支持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含金量最高,属于国内首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系2017年12月上海自贸区率先在全国试点。另外,“缩小计量认证(CMA)现场评审范围”、“试点取消检验检测机构审查认可”也属于在国内率先研究探索。

每经编辑 张韵    

每经记者 张韵 摄影报道

继2018年首个工作日打出“四个集中一次办成”的改革组合拳后,近日,上海浦东再出大招推出了服务自贸区建设、促进营商环境优化的“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新“二十条”)。

1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二十条”措施涵盖“放、管、服”及流程再造等四个方面。其中,“支持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含金量最高,作为上海自贸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为补齐“创新创业人才不足”这一短板,属于国内首创。

据悉,这次推出的“二十条”措施中,“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系2017年12月上海自贸区率先在全国试点,此次发布,有利于加快推动该制度正式落地和产品上市。另外,“缩小计量认证(CMA)现场评审范围”、“试点取消检验检测机构审查认可”也属于在国内率先研究探索。

浦东新区综合办事大厅

市场准入三大亮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市场准入领域,“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是新“二十条”的原则。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要在减权放权上下功夫,简化流程也很重要。“一照多址”、“两个当场办结”、“两证齐发”是新“二十条”三大改革亮点。

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企业的难点就是改革的重点,激发市场活力,需要更加宽松、便利的准入环境。为此,浦东市场监管局此前先后推出注册资本实缴制改认缴制、“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名称登记改革、窗口无否决权机制、注册许可网上预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市场准入创新举措。

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化让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也使得各环节办事流程持续优化。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办理设立登记,原来需经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设立登记两个环节(一般需8个工作日),实行“1+1+2”’企业登记办理模式后,最多2日办结,至少提速75%;而办理变更登记,原来除简易登记事项外一般需5个工作日办结,今后全部登记事项当场办结,营业执照立等可取。

“以往办理企业查名,需要投资人到受理大厅现场办理。最让我头疼的是每次要准备密密麻麻一长串备选名称,遇到近似和重名的情况,还要回去重新想名称,有的时候要跑好几趟。”浦东新区综合办事大厅内某招商机构的办事人员小黄感慨道。

而在上海率先开放企业名称库之后,已经大幅简化登记程序,提升企业名称登记的便利化程度。如今,“1+1+2”’办理模式对使用可选用名称的企业设立登记承诺当场办结,进一步降低时间成本。

 

监管闭环“六个双”

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环节的一体化、全过程监管体系,让原有监管体制下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管理碎片化、基层监管力量配备不均衡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这是2013年9月上海率先试点的市场监管体制改革,2014年形成工商、质监、食药监、价格监督“四合一”综合执法体制的显著成效。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向自贸君表示,政府的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让工商登记慢慢放开,审批减少意味着政府把主要的力量放到事中事后监管,就让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更加贴切。

当好市场“守夜人”并不容易,如何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监管水平?这始终是考验政府部门从人工监管过渡到智慧监管的一个重要课题。

孙元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谈及上海自贸区事中事后监管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在最初的事中事后监管1.0版本,上海想到了6件事情,包括需要一个社会信用体系,让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政府部门内部信息共享相互通气等;到了2016年,对事中事后监管思路方面有了新的拓展,形成了2.0版本,政府颁布了总体方案,特别要利用现代科技大数据建设三大信息平台——网上政务大厅、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

而新“二十条”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有益探索,推行了“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的“六个双”监管闭环机制。2017年11月,上海市监局在危化行业市场主体的一次抽查中,系统随机选取了三家企业,执法人员经现场检查后,将抽查结果录入平台并公示。同时,在线上与各部门监管信息及时反馈和传递,结合大数据信息共享,实现监管清单化管理,以信用为核心的“互联网+监管”模式,让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未来,孙元欣教授表示,上海自贸区在继续推进自贸区改革试点中,其中一项是率先营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根据目前世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190国家和经济体的监管环境进行测评的结果显示,我国位居78名,比2013年上升18名,进步很大,但在申请建筑许可、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合同执行和办理破产中拖了后腿。因此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中,还存在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海自贸区 二十二条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