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商魂激荡·面孔 | 立志成为下一个马云的他,曾经连工资都发不起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0-18 18:58:39

中央首次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对企业家群体新的肯定与鼓励。当目光聚向到自贸区内的企业家个体身上,听听他们的创业故事。陈建文是四川奇迹集团首席科学家,他希望打造一家成都自己的独角兽企业。谈及创业心得,他表示,“创业的路其实很艰辛、很孤独,当身边围绕的是一群不畏艰辛、不怕失败的人时,那点挫折也不算什么。”

每经编辑 李晃    

每经记者 李晃 每经编辑 杨欢

“我不是企业家,我只是个普通的创业者”,这是饿着肚子的陈建文见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晚上八点,记者走进四川奇迹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陈建文依然在办公室忙碌。

作为电子科技大学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文曾先后担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以及美国哈佛大学人眼视觉研究中心研究员。2015年,他成功入选了中组部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计划”。

陈建文(照片系本人供图)

提及回国发展的原因,陈建文说过,

“螺丝钉有螺丝钉的好,然而,高精尖人才往往梦想着成为社会的发动机。当你对事业的定位不只是螺丝钉,而是发动机时,在美国这样的机会就非常少了。”

这位立志做中国“发动机”的创业者,曾在2016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蓉考察期间,向总理展示过自己团队研发的“易直播”平台。在跟总理交谈8分钟后,陈建文说:“我要成为下一个马云。”

陈建文希望打造一家成都自己的独角兽企业。公司成立一年多来,依托成都高新自贸区,推进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和产业拓展,以“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输出两大类人工智能技术——视频连接技术和视觉智能技术。

谈及创业一年多积累的经验,陈建文表示,

“去蓉漂茶馆找合伙人,来成都自贸区获金融支持。”

创新是最高生存法则

创业是艰辛的,正如陈建文所说,创业成功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而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创新”被陈建文摆在了发展的第一位。

“创业不是去做存量而是做增量,做增量就需要有新的模式,有市场、政策的验证。如果今天我们做的事情和其他公司的一样,我们就没有这么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创新必须走在前面!”

在陈建文看来,成都高新自贸区是一片创新沃土,这里聚集了很多创新型企业,就连自贸办本身,也在不停地创新。

“这里的最高生存法则就是创新,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我们在这里能够更好地将自身发展,结合自贸区的一些便利条件来创新,而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产品创新的工场。”

陈建文透露,四川奇迹为成都高新自贸区金融办搭建的人工智能政策辅助申报平台,已正式上线。这是四川正式上线的首个人工智能政策辅助申报平台。需要申报政策的企业按照系统提示操作,政策申报平台几秒钟便可智能推送企业适合申报的对应政策,大大减少了企业办事时间。

“这个人工智能政策辅助申报平台是四川首创,而类似这种增量、创新业务,还有很多。自贸区的市场环境非常好,遍地都是机会。所以如果想在四川、在成都创业,我认为自贸区是最好的平台。”

关于自贸区平台,陈建文进一步解释道,

“自贸区打开了一扇窗,它是通往世界的平台,企业在这里就要与全球整个行业的领头羊竞争,自然企业的定位、格局也要求更高。现在所有人都在提’中国梦’,而成都创业者们的‘中国梦’,正是在自贸区这个平台之上实现的。”

蓉漂茶馆里“抱团取暖”

通往创新的路上总是布满荆棘。正如陈建文所说,

“创新,困难不困难?困难!坚持,困难不困难?困难!但当你有了梦想,这两样都变得不再困难,要不然怎么往下走呢?”

当被问及公司最困难时候的场景,陈建文陷入了一阵沉默,他想到了以前连工资都发不出的日子。

“最困难的日子里,下个月都发不出工资了,你能怎么办?最直接的就是卖房子。到现在,我在成都也没有房子,还住着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但我依然很乐观地对自己说,钱亏了没关系,因为我们是一群快乐并乐观的创业者。”

据陈建文介绍到,在办公楼下的创业者“聚点”——蓉漂茶馆,每周都会有创业者分享、交流创业心得,他也受益匪浅。

“创业的路其实很艰辛、很孤独,当身边围绕的是一群不畏艰辛、不怕失败的人时,那点挫折也不算什么。”

陈建文将蓉漂茶馆里的创业者聚会,形象地比喻为“抱团取暖”,他还透露,通过这样的交流、分享,帮助他整合了很多人才,碰撞出更多火花,制造了许多市场机会。

“这都依托于成都高新自贸区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平台。创业的每一件事都很艰苦,但在高新自贸区的平台之上,就是一条绿色通道。在这里我发现,所有的企业从注册到落地,速度已经超过了部分一线城市,这也侧面证明自贸区的行政支持力度之大!”

再磨一磨,也许就成功了

陈建文深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支持。

据他介绍,四川奇迹最近在申请有关互联网新金融方面的牌照,四川自贸区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实际上,像陈建文公司这样的高科技型企业,前期孵化时间一般较长,资金经常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

“一般来说,企业在三年到五年之后,才会壮大。高科技企业的资金是一个很大的门槛,而自贸区除了政策补助外,也在积极筹建各类产业基金。这些产业基金,不是指政策补助,而是指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这就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创业者试错,这对创业企业发展非常重要。未来在自贸区,这类联合产业基金会越来越多。”

当被问及在为公司争取这些支持做了哪些努力时,陈建文笑了笑,他说:“有个单词叫‘Grit’(坚毅),很多时候,事情困难到你想放弃的程度,但我现在仍在努力中。我知道,如果不坚持的话,永远不可能达到一步之遥的成功。如果有了足够的‘坚毅’,遭受挫折时,没关系,我们再磨一磨,有可能我们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企业家精神 自贸区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