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周子勋:CPI和PPI走高并不意味通胀压力加剧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9-10 23:58:03

周子勋

国家统计局9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CPI同比增长1.8%,创今年次高水平;PPI同比增幅猛扩至6.3%。从环比来看,CPI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到鸡蛋和新鲜蔬菜价格上涨推动;PPI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其中钢材、有色金属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涨势明显。

CPI和PPI双双走高,说明中国内需强劲,这是下半年经济稳定增长的强烈信号。而且政府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的努力也对PPI反弹产生了一定影响,这很可能带动通胀预期上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将明显加剧。因为CPI上涨因素中除了蛋价是触底反弹外,猪肉、鲜菜等其他食品涨价主要来自季节性;PPI上涨因素主要是上游行业PPI回升的带动。而生活资料与下游工业品的涨价幅度较弱。虽然上游PPI涨价会向CPI中非食品类消费品传导,但力度非常有限。事实上,尽管部分指标增幅明显,但8月CPI仍处于低位增长。

客观而言,当前CPI和PPI双双回升,有全球经济复苏的因素。那就金砖五国为例,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达6.9%,增速超出预期;印度经济增长近年来始终表现强劲,今年与明年GDP增长均有望超过7%;俄罗斯与南非两国今年的GDP增长分别有望达1.9%和1%;巴西也已结束了连续八个季度的GDP环比负增长,目前增长率达0.4%。从中国的角度看,今年以来,我国对金砖国家的贸易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前7个月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1.15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2.9%,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1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865.8亿元,增长28.7%,进口5618.8亿元,增长37.7%,贸易顺差247亿元,收窄48.5%。

当然,还有人为干预的结果。因此,这轮商品和上游价格上涨,并没有实质性的下游高需求支撑,是自上而下传导的。

在这个逻辑下,如果中游企业有核心技术壁垒、高市场占有率、高议价能力,那么它们就能向下传导。那些没有定价权、没有高壁垒(核心技术)的中游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则会受到较大冲击,因为下游需求并未显著提升,而它们又无力向下传导,只能吃下上游成本不断抬高、利润不断减少的苦果。因此,影响较大的将会是那些没有品牌效应、没有提价能力的下游企业。

从全球角度看,人口增长放缓是低通胀率延续的重要原因。穆迪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人口增长放缓和通胀疲软同时出现不是巧合,正是人口增速减慢导致了通胀的疲软。

从CPI和PPI走势看,中国经济宏观上看起来不错,这也意味着央行将继续“削峰填谷”,避免资金面大幅波动的同时,利率中枢仍维持在高位,紧平衡态度未变。但在行业和微观层面却令人担忧。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升,从而带动能源矿产类企业利润的增长,而该类型的企业基本都是“央”字头、“国”字辈的。而在此环境下,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受实体经济放缓的影响,经营压力愈发凸显。

更何况,近期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人民币汇率再次被迫升值,9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上调42个基点,报6.5269。至此,人民币中间价已连续9个交易日上调,创下自2015年10月以来最长连涨时间,累计升值达1310个基点。这些要素将对制造业进一步构成压力。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要求中国需要继续依靠改革开放释放出在全球市场的比较优势,需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年下半年中国的政策或将维持现有的稳定局面,即在经济政策上努力实现如下五个目标:一是维持增长;二是保持开放,即保持对外资的开放度,同时也加大对内资的市场开放;三是加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改革等,要抓住时间窗口加快推动;四是推动转型,主要是指在经济和产业层面,要推动转型发展,实现结构调整;五是化解债务;六是大力释放内需。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7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600万元资产家庭数量已经达到362万,比去年增加24万,增长率达7.1%。中国内地高净值家庭增多意味着庞大的消费潜力。这其中除了物质商品之外,还包括服务、文化消费、投资、居住、健康、医疗、教育、旅行等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无论国内外,中国高净值人群已成为最活跃的商业消费群体,不仅其自身拥有强大的消费能力,也引领着全社会消费升级的浪潮。

(作者为《中国经济时报》社评理论部评论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