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网信办发布新规打击非法网络公关 各国如何管理“键盘侠”

央广网 2017-09-01 17:19:50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但互联网论坛社区和评论跟帖中的一些违规商业化运营、虚假广告等给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隐患。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再出重拳,公布《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两则规定,上述规定将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定》中明确,网站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对于网络实名制,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这导致部分用户钻空子,在虚拟名字中隐含色情暴力、虚假内容。但《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第八条进一步明确: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注册用户虚拟身份信息、版块名称简介等的审核管理,不得出现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内容。

朱巍告诉记者:“比如‘前台自愿’允许用户可以自己起一些虚拟的名字,但是起虚拟名字本身就违反了网信办‘账号十条’的相关规定。特别是设置一些相关的板块或社区,这些板块和社区也大量存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情况,比如包含电信诈骗、色情暴力、虚假宣传等介绍性的词汇,这种情况也应把它纳入网络实名里面去,平台有责任进行审核。”

新规中要求,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通过发布、转载、删除信息或者干预呈现结果等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此外,近些年弹幕是年轻网民网上交流的重要方式,此前对于弹幕这种形式究竟应该划归到内容发布还是评论尚存在争议。《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中,明确将弹幕归入跟帖的一部分。朱巍表示,弹幕转瞬即逝,因此为了更好地追根溯源,新规中要求提供弹幕服务的网站要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朱巍说,对新闻类的弹幕、跟帖必须要先审后发,这是基本原则。跟帖服务在同一平台页面要同时提供大家可以静态观看的信息内容,因为弹幕很快,即便出现违法违规信息,大家一晃而过看不清楚,这样把它静态化也是有据可查,建立溯源机制。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两则《规定》的出台旨在深入贯彻《网络安全法》精神,规范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高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促进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空间绝对不是“自由世界”,也绝对不是“法外之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必然也要遵守互联网世界的“游戏规则”,有规则才会有秩序,有秩序才会有未来。如果每个人都把网络当作自己的“自留地”,披着“马甲”就口无遮拦,那又怎配拥有未来。接下来,我们就把目光投向海外,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管理网络跟帖评论等相关方面的。

俄罗斯:网民只能以真实身份登陆俄境内网站

2017年,微软公司发布了一项关于不同国家网络文明水平的调查报告,也被称为“全球网络键盘侠排行榜”,其中南非、墨西哥和俄罗斯分别名列世界前三甲。由此可见,俄罗斯的“键盘侠”在各大国之间问题非常严重。对此,俄罗斯政府痛下狠手,网络监管法案一轮接着一轮,希望以强制手段还互联网一片清净。俄政府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早期俄罗斯管理网络舆论的方式还非常传统。比如,早在2005年,由普京亲自接见青年政治组织代表,以座谈会面的方式指导网络行动。但由于多年来俄罗斯民众在现实世界中政治参与途径狭窄,只能凭借低门槛和无约束的网络,过于热情地发表言论,到了2010年,俄罗斯政府已经意识到无法再逃避俄罗斯“键盘侠”和“网络水军”的问题,并尝试进行干预。2011年俄罗斯进入互联网全面监控时代。2012年俄罗斯设立网络黑名单法案,授权政府封锁违法网站。2013年该法案增添了更多条款,众多反对派网站遭封禁。2016年,俄罗斯甚至通过了两项刑法修正案,禁止所有网络匿名行为。

以该刑法修正案为基础,一系列网络新政迅速出台。比如俄罗斯的博客管理法规规定,日均访问3000人以上的博主必须注册登记并公布个人信息。随后总理梅德韦杰夫又签署了公共场所wifi监管法令,民众上网必须提供能证明身份的信息。2017年,俄罗斯通过法律,禁止提供及使用虚拟专用网络等代理服务,另外,个人必须用电话号码进行实名登记才能上网,这也意味着俄罗斯网民只能以真实身份,无法再以加密个人信息的方式登录俄境内网站。在一连串俄罗斯法案的颁布落实之后,俄罗斯民众在网络上不得不进行自我约束,发言也更有所顾忌。今日的俄罗斯网络对于政府安全部门来说,可谓是完全透明。

澳大利亚:互联网监管步伐超前 公民难以网上匿名发帖

在互联网监管方面,澳大利亚步伐超前,是最早制定互联网管理法规的国家之一。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在一系列互联网法规的规范之下,澳大利亚公民都必须规规矩矩地使用网络,完全匿名地在网上发帖几乎是不可能的。

胡方表示,在澳大利亚的网络论坛或社交平台注册时,虽然很多网站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实名登记,但因为现在大部分论坛和社交平台必须要手机验证码验证或是邮箱验证,而绝大部分邮箱注册的时候也需要手机验证,所以网民归根结底逃不过手机验证这一关。而澳大利亚的手机是必须实名登记的,所以在澳大利亚完全匿名在网上发帖其实很难做到,通过追溯电子邮箱或者是追查验证手机最终还是能够查出发帖人的真实身份。

在互联网监管方面,澳大利亚其实一直走得步伐较快,它是世界上最早制定互联网管理法规的国家之一,在包括互联网内容法规、反垃圾邮件法等一系列互联网法规的规范下,以及2005年成立的传播和媒体管理局的具体管理下,在澳大利亚使用互联网并不可以随意妄为,而是和现实生活一样需要规规矩矩地做事。以相对比较严重的青少年网络被欺凌问题举例,澳大利亚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安全的机构“电子安全”,由他们来负责接受各种举报和进行调查处理。每年“电子安全”会处理超过一百多例严重的网络欺凌案件,调查数千起网上欺凌和骚扰举报。针对一些网络恶霸们在论坛或是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不负责任言论,或是故意将其他人的照片下载下来之后篡改成带有淫秽色彩的图片再发布出去等行为,“电子安全”会主动出击进行删除并调查发布源头。

德国:“言论自由” 后果自负

素来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在网络的世界里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德意志有没有“网络水军”和“键盘侠”,政府又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键盘侠”、“网络水军”哪里都有,包括德国也会有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放任自己,但是相对来说在这里网络跟帖或是通过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发言会比较慎重。也许很多人对德国等西方国家的所谓言论自由理解有所偏颇。实际上言论自由只是前半句话,后半句才是重点,那就是后果自负。也就是说,你有发表自己言论和观点的自由,但是同时也必须承担其产生的后果。

在德国倒不会出台专门的法规来限制一个人的言论,但是因言获罪也不是不可能的,有时候一些不当言论所产生的后果会非常严重,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去年德国爆发难民危机,有两个德国人在网上发表了仇视难民的言论,就触犯了德国刑法中的第130条,被以“煽动仇恨罪”判刑;还有,最近一位德国记者因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某教的教义是法西斯意识形态的来源之一,被检察院以“煽动对某教的仇恨以及诋毁某教”提起诉讼。

来源:央广网 记者:冯烁

责编 王晓波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网信办 跟帖 网络水军 键盘侠 互联网安全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