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讯推荐

每经网首页 > 商讯推荐 > 正文

跨越未来的地产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闭幕

2017-08-15 18:40:50

在为期三天两晚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参会的嘉宾围绕主题“跨越与去地产化浪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

(2017年8月9日)8月的海南一如既往地热情,依然是放在火炉上烤的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地产人又一次相约博鳌房地产论坛。

在为期三天两晚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参会的嘉宾围绕主题“跨越与去地产化浪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

在去地产化浪潮下,房地产企业将逐渐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垂直的细分领域以及多元化布局。

对于新旧模式的不同看法,与呈现在全体大会、主题论坛、博鳌大讲堂、理事博鳌沙龙、经济学家早餐会、博鳌直播间等诸多论坛活动环节中的思维碰撞,吸引了行业广泛的关注。

政策与行业,转型、文旅、金融、产业、共享经济等议题讨论,也是本届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亮点。

而多样化发展与转型中的房地产行业,亦在不断改变中前进。

内房VS港资房企模式

香港开发商在过去是内地开发商学习的榜样,这种格局随着近几年内地房地产商赴港投资被打破。进取与保守、规模与利润,如何重新看待两地企业的发展模式,成为本届博鳌房地产论坛辩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

作为香港杰出房企的代表,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就认为:非常欢迎内地开发商赴港买地,但对能否赚钱持相当保留的态度。

向来沉稳的旭辉集团创始人、旭辉控股董事兼主席林中则谈到,两地房地产商的模式差异基于对市场的把握不一样。

林中的说法得到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施永青的认同:“在商业上,一定是愿意冒风险的人机会多、成就大,香港第二代开发商就不敢冒风险,所以我看内地开发商的胆识超过了香港。”

谈及未来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路劲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兼董事局主席单伟豹就认为,内地开发商进入香港会带来很大的改变,在自由市场机制下,至少两三家这类企业会进入香港前十。

与此同时,参与辩论的多位嘉宾均对赴港投资的风险进行警示,直言内地开发商需以利润为主导,长期不赚钱仍要坚决撤离。

去地产化之辩

相比于去年关注“房价”“地王”等话题,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呈现出另一番风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陈淮对这种变化有切身感受:“在今年的论坛上,我们过去每年都常问的‘明年价格涨还是跌’这个问题,几乎没人提及了。”

行业改变之时,企业发展模式的金融化、多元化成为转型的大方向,但在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演讲和对话中,仍隐隐透露出担忧的情绪。

陈启宗调侃称,与会嘉宾都是搞房地产的,“去地产化”就是承认失败、没得玩了。他转而严肃地告诫,经济历史表明,多元化能成功的机会小之又小,转型多元化的企业没有一家能够获得长远发展。

陈启宗续称,去地产化等同于多元化,这种做法既站不住脚,也赚不了那么多钱,最赚钱的还是房地产,所以不要去地产化。

无独有偶,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也认为多元化是一个伪概念:“凡是往多元化走的,5年后要么企业走没了,要么走到别的行业了。世界上无论哪个行业,没有一个多元化做得好的。”

她建言,房地产商真正的出路,是升级换代。

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参与对话时公开支持专业化、反对多元化。他解释称,房地产是个大链条,每个链条上都可以有专业化空间,比如专业的开发商,专业的租赁商,专业的商业地产运营商,这样才能使市场能够充分发展起来。

城镇化与存量改造

随着人口、收入均高增长的时代结束,以及利率下行的周期结束,房地产行业如何发展也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在演讲中分析,尽管“十三五”期间增速下降,但由于城镇化还在持续推进,所以房地产市场的总规模仍然很大。

朱中一认为,城镇化仍然是房地产业发展的最大空间,人口净流入带来的住宅用地和住房有效供应增加,租赁需求增加以及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等,都将成为开发商新的发展舞台。其次是城市更新改造、存量资源盘活,潜在市场巨大。此外,新经济业态的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包括产业园区、众创空间、养老地产等。

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转型、优化结构的升级任务,从拿地盖房子转变为提供各式各样跟物业管理、地产等各方面服务,顺应从制造业走向服务业的大趋势。

在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文旅、金融、产业地产、长租公寓、商业地产、特色小镇等成为重要的探讨主题,余英、刘爱明等人士均先后分享自身的思考及实践,孟晓苏继续呼吁REITs落实。在房地产发展增速放缓的常态时期,这也将成为未来房地产结构调整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方向。

可以明确的是,房地产作为中国长期增长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推动增长的重要动力,未来仍有保持平稳运营的需要。而传统开发模式正在转型升级,房地产商所需走的细分领域仍充满挑战。

资讯

责编 步静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在为期三天两晚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参会的嘉宾围绕主题“跨越与去地产化浪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 (2017年8月9日)8月的海南一如既往地热情,依然是放在火炉上烤的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地产人又一次相约博鳌房地产论坛。 在为期三天两晚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参会的嘉宾围绕主题“跨越与去地产化浪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 在去地产化浪潮下,房地产企业将逐渐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垂直的细分领域以及多元化布局。 对于新旧模式的不同看法,与呈现在全体大会、主题论坛、博鳌大讲堂、理事博鳌沙龙、经济学家早餐会、博鳌直播间等诸多论坛活动环节中的思维碰撞,吸引了行业广泛的关注。 政策与行业,转型、文旅、金融、产业、共享经济等议题讨论,也是本届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亮点。 而多样化发展与转型中的房地产行业,亦在不断改变中前进。 内房VS港资房企模式 香港开发商在过去是内地开发商学习的榜样,这种格局随着近几年内地房地产商赴港投资被打破。进取与保守、规模与利润,如何重新看待两地企业的发展模式,成为本届博鳌房地产论坛辩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 作为香港杰出房企的代表,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就认为:非常欢迎内地开发商赴港买地,但对能否赚钱持相当保留的态度。 向来沉稳的旭辉集团创始人、旭辉控股董事兼主席林中则谈到,两地房地产商的模式差异基于对市场的把握不一样。 林中的说法得到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施永青的认同:“在商业上,一定是愿意冒风险的人机会多、成就大,香港第二代开发商就不敢冒风险,所以我看内地开发商的胆识超过了香港。” 谈及未来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路劲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兼董事局主席单伟豹就认为,内地开发商进入香港会带来很大的改变,在自由市场机制下,至少两三家这类企业会进入香港前十。 与此同时,参与辩论的多位嘉宾均对赴港投资的风险进行警示,直言内地开发商需以利润为主导,长期不赚钱仍要坚决撤离。 去地产化之辩 相比于去年关注“房价”“地王”等话题,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呈现出另一番风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陈淮对这种变化有切身感受:“在今年的论坛上,我们过去每年都常问的‘明年价格涨还是跌’这个问题,几乎没人提及了。” 行业改变之时,企业发展模式的金融化、多元化成为转型的大方向,但在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演讲和对话中,仍隐隐透露出担忧的情绪。 陈启宗调侃称,与会嘉宾都是搞房地产的,“去地产化”就是承认失败、没得玩了。他转而严肃地告诫,经济历史表明,多元化能成功的机会小之又小,转型多元化的企业没有一家能够获得长远发展。 陈启宗续称,去地产化等同于多元化,这种做法既站不住脚,也赚不了那么多钱,最赚钱的还是房地产,所以不要去地产化。 无独有偶,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也认为多元化是一个伪概念:“凡是往多元化走的,5年后要么企业走没了,要么走到别的行业了。世界上无论哪个行业,没有一个多元化做得好的。” 她建言,房地产商真正的出路,是升级换代。 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参与对话时公开支持专业化、反对多元化。他解释称,房地产是个大链条,每个链条上都可以有专业化空间,比如专业的开发商,专业的租赁商,专业的商业地产运营商,这样才能使市场能够充分发展起来。 城镇化与存量改造 随着人口、收入均高增长的时代结束,以及利率下行的周期结束,房地产行业如何发展也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在演讲中分析,尽管“十三五”期间增速下降,但由于城镇化还在持续推进,所以房地产市场的总规模仍然很大。 朱中一认为,城镇化仍然是房地产业发展的最大空间,人口净流入带来的住宅用地和住房有效供应增加,租赁需求增加以及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等,都将成为开发商新的发展舞台。其次是城市更新改造、存量资源盘活,潜在市场巨大。此外,新经济业态的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包括产业园区、众创空间、养老地产等。 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转型、优化结构的升级任务,从拿地盖房子转变为提供各式各样跟物业管理、地产等各方面服务,顺应从制造业走向服务业的大趋势。 在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文旅、金融、产业地产、长租公寓、商业地产、特色小镇等成为重要的探讨主题,余英、刘爱明等人士均先后分享自身的思考及实践,孟晓苏继续呼吁REITs落实。在房地产发展增速放缓的常态时期,这也将成为未来房地产结构调整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方向。 可以明确的是,房地产作为中国长期增长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推动增长的重要动力,未来仍有保持平稳运营的需要。而传统开发模式正在转型升级,房地产商所需走的细分领域仍充满挑战。 资讯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