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区域

每经网首页 > 区域 > 正文

郫都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绿色发展二十条具体措施

成都日报 2017-08-09 18:30:45

郫都区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到2021年,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得到广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的约束制度和持续推进机制全面建立,绿色生态成为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城市,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全民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基本形成。建成区绿地率达45%,绿化覆盖率达48%,公交分担率4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30天以上。

记者从郫都区获悉,为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市委“中优”“西控”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绿色发展能级,促进规划、产业、城市、市民和干部“五个转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都市生态新区,郫都区正式启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实施意见》(简称“五个转型绿色发展二十条”),将通过“更新理念、夯实基础”、“创新驱动、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全民行动”三大路径办法,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双创高地、生态新区”发展定位,以打造绿色生态城市为出发点,以构建高端生态文明体系为着力点,以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落脚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五个转型”,开创郫都区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记者了解到,为科学制定“五个转型绿色发展二十条”,郫都区委还组织全区各职能部门组建了五个课题组,围绕“严格保护生态空间,促进规划转型”、“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促进产业转型”、“优化城市建设管理,促进城市转型”、“弘扬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市民转型”、“引领践行绿色理念,促进干部转型”等五大方面的转型,结合省市党代会战略部署,尤其是市委“十字方针”,对郫都区情、发展定位、社情民意等等作了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研判,制订了共20条的具体措施办法,涉及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市民生活、干部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各项举措务实具体,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在“五个转型绿色发展二十条”中,郫都区委还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到2021年,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得到广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的约束制度和持续推进机制全面建立,绿色生态成为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城市,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全民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基本形成。建成区绿地率达45%,绿化覆盖率达48%,公交分担率4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30天以上。

【相关链接】 “五个转型”

规划转型——坚持将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过程,统筹谋划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交通体系和城镇化格局,严格保护城乡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产业转型——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严格准入门槛,完善市场机制,加强企业服务,实现产业降能耗、降占地率、降排放,构建结构合理、资源节约的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绿色能级。

城市转型——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完善公建配套、改善城市生态、打造美丽田园、创新城市治理,努力构建“三新、三融、三最、三有”的绿色化都市生态新区。

市民转型——引导和培育市民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推动市民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领域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转变。

干部转型——把干部转型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加强教育培训,树立绿色发展价值取向,建立导向鲜明的考核机制,为推动绿色发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绿色发展二十条”(部分)

重塑郫都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严格划定水源涵养生态保护、都市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等四大功能区,综合统筹人口、水系、产业等资源本底,以规划修编引导区域人口素质结构、生态空间、生活配套等更加合理。全面推进“优生态、美环境,优形态、提品质,优配套、强功能,优规模、调结构,优产业、升能级”五优行动,通过绿道“绿线”、水网“蓝线”、通风“白线”、历史文脉“紫线”、绿色科创产业“金线”五线管控与建设,提升绿色发展能级,全力将“中优”“西控”区域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样板区。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充分运用菁蓉镇科技研发成果,在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实施智能化改造,试点推行智慧车间、智能制造。主动对接京东方、格罗方德等重大项目,配套引进发展上下游企业。规划建设清水河“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全面实施“独角兽企业、园区30强企业”培育工程。探索建立成都名小吃食品标准化基地,设立微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郫县豆瓣研究院,研发产业链高端产品、衍生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提升食品饮料产业工业化水平。

打造“三融”生态城市。坚持亲水与城市和谐相融,更加重视“水元素”,推动宜居水岸规划建设,加强滨水区域的城市形态、风貌塑造,整体提升滨水区域的宜居品质。坚持绿地与城市和谐相融,实施增花添彩、亮水治水、拆墙透绿“三大行动”,持续推进绿道、生态湿地等规划建设,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坚持配套与城市和谐相融,实施海绵城市“五大工程”,力争2020年2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可将70%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大力推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

塑造“三最”田园形态。打造最放心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全面实行“三级”河长制,重点保护好柏条河、徐堰河等饮用水源地主要取水河道。打造最生态的美丽幸福乡村。结合村落布局、道路脉络、庭院空间等资源,统筹连片推进“小组微生”新农村田园综合体建设。按照整体推进、连片展示的思路,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美丽新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区。打造最诗意的农耕文化深度体验区。大力发展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深挖精华灌区水系肌理、农耕文明等要素,实施灌区轮作系统和乡村林盘保护行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再现古蜀郫都阡陌纵横、林盘掩映、躬耕田园、蜀绣织锦的传统形态。据成都日报

责编 官远星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郫都区 绿色发展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