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凭本科毕业证即可落户 成都以人才撬动产业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7-03 02:58:54

成都期望借此为建设创新型城市集聚人才,形成依靠人才驱动转型发展的源动力。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赵桥 实习编辑 方芳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赵桥 实习编辑 方芳

“要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提高落户便利性,努力打造最 开放包容和最最人性化的人才落户制度,让广大‘蓉漂’扎根成都、融入成都。”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的话音刚落,成都用一系列举措向世界发出了人才“邀请函”。

7月2日,成都市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要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范锐平指出,“这次,市委市政府将出台‘产业新政50条’,重点就是创新要素供给方式,促进要素供给的结构性、制度性转换,形成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要素供给新体系。”

根据当天提交会议讨论的《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 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成都将加快人才集聚培育,包括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凭毕业证即可申请落户等措施。

这是继今年2月成都以“一号文件”的名义出台“成都人才36条”后,再度加码人才政策。成都期望借此为建设创新型城市集聚人才,形成依靠人才驱动转型发展的源动力。

产业大会上的人才新政

2017年转眼已进入下半年,对于期望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赢得未来发展的成都而言,时间变得更加紧迫。

范锐平在讲话中指出,站上新起点,成都能不能肩负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基础在产业、关键靠实力、核心在综合竞争力。

记者注意到,本次产业大会上,成都不仅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等关键问题,同时,为了培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还将大力推进要素供给侧改革,创新要素供给方式。其中,“创新人力资源要素供给”被放在首要位置。

撬动产业发展,成都将如何用好“人力资源”?

范锐平表示,成都将大力实施“蓉漂”计划,以更开放、更包容、更便利的理念,改革人才落户制度,推行“先落户后就业”,鼓励青年人才来蓉创业就业,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

同时,对于在成都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也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

“要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提高落户便利性,努力打造最开放包容和最最人性化的人才落户制度,让广大‘蓉漂’扎根成都、融入成都。”范锐平说。

除了改革人才落户制度,成都还将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人才绿卡体系、推进人力资源提能行动,“为建设创新型城市集聚人才资源,形成依靠人才驱动转型发展的源动力。”

所谓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这场事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产业发展大会上,成都针对人才提出的新举措,可谓力度空前,备受关注。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院长陈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的主体,其重要性甚至已逐渐超越资本要素,我们需要释放创新者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由组织部负责牵头的文件不同,上述《征求意见稿》由发改委牵头,“刚好结合这次的产业发展大会,说明成都希望从产业的角度来吸引人才。”曾参与该文件讨论的陈光表示,“吸引人才并非一个口号或者一个平台这么简单,要让人才与城市本身的产业需求相对接,才能形成有效供给。”

新人才观下的新成都人

眼下正值毕业季,“795万”的高校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人才争夺趋于白热化。日前,据新华社报道,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新一线”城市作为就业首选。成都,这个“新一线”榜首城市,自然位列其中。

根据58同城数据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7年高校毕业生租房报告》显示,今年5月,毕业生租房流量最高的城市中,成都位列第二,紧随北京。种种迹象表明,崛起的成都正在对毕业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已经连续两年以“一号文件”的名义出台人才新策,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决心、气度,以及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度,让更多的人才将目光汇聚于这座千年古都,加速人才向“西南飞”。

范锐平在会上表示,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取决于年轻人,鼓励大学生来蓉创业、鼓励在蓉大学生留蓉发展是成都人才工作的基础,“要让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慕名而来,在成都求学、创业、扎根,成为一名新成都人。”

在《征求意见稿》中,成都也再次表达了对集聚人才的重视和诚意:对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来蓉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对毕业5年内在蓉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最高50万元、最长3年贷款期限和全额贴息支持;外地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来蓉应聘,可提供青年人才驿站,7天内免费入住;每年4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六设为“蓉漂人才日”;支持在蓉高校和职业技术(技工)院校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对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发放“蓉城人才绿卡”……

外界认为,这些措施或将成为今年初发布的“成都人才36条”的升级版。

在陈光看来,如今的招才引智工作,除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文化)留人外,还应该运用更加开放、国际化的办法。

开放、国际、柔性、相融,这正是成都今年4月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的具体体现。

应该说,汇聚人才、发展事业、实现价值,成都深谙“人之贵”。成都的期望是,通过各方努力,培养一种城市气质、形成一种时代风尚,进而可以让每一位来蓉创新创业、投资兴业的新成都人都受到社会尊重、得到城市礼遇。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崛起之程 成都凭本科毕业证即可落户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