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点公司

每经网首页 > 热点公司 > 正文

法经济学研究者张巍:炒壳的本质是“寻租”,长远解决之道是注册制改革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2-20 23:45:15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炒壳的问题?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外资本市场又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炒壳”乱象与解决之道等问题,专访了新加坡管理大学助理教授张巍,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经济学和中外资本市场比较研究等。

每经编辑 丁舟洋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每经编辑 姚治宇

资本市场上,炒并购概念和炒壳的公司还有很多。监管层祭出严管利器,也许会令一波投机者的美梦落空,甚至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在暴利的诱惑下,炒壳永远都有追随者。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炒壳的问题?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外资本市场又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炒壳”乱象与解决之道等问题,专访了新加坡管理大学助理教授张巍,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经济学和中外资本市场比较研究等。

并购本“无罪”

NBD:现在大家对外部资本并购上市公司存在一些争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巍:我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并购本身是良性的。对于经营效率低、市值上有挖掘价值的上市公司,外部投资者可以通过合法并购的方式,取得上市公司的经营权。或者通过外部投资者的股权收购,对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层产生监督的作用。通过并购,上市公司也能寻求协同效应。

但并购也有不好的一面——即上市公司利用并购来炒概念。用炒概念的方式来改变市盈率。这种收购,归根到底是一种造泡沫的行为。

NBD:造泡沫该怎么管?

张巍:关键是你怎么把炒概念的并购,和那些良性的并购区分开来?法律和监管层恐怕很难做到。如果是通过操纵股价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来哄抬股价,则需要监管层的严打和严惩。但对于没有违法的泡沫,还需要靠市场竞争来调节。

NBD:有一些上市公司屡屡跨界并购、造概念、甚至营造高价卖壳的概念。经过许多年,其股价在二级市场上仍有生存空间。为什么?

张巍:营造高价卖壳概念的上市公司,其实就是炒壳。至于炒壳的公司为何还有生存空间,这就要回过头来,判断市场的结构。如果是一个以散户为主体的市场,投资的行为就更会偏离理性,更容易造成股市的波动。另外,中国的资本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

炒壳扭曲市场

NBD:炒壳的危害是什么?

张巍:炒壳的危害当然很大。第一个危害在于浪费资源。第二,扭曲了资本市场。

炒壳造成的“后遗症”是:一个原来很差的、本来该被淘汰掉的公司,非但没有被淘汰掉,反而成为了被热捧的对象,股价被推高了上去,这就扭曲了资本市场的功能。炒壳扭曲了资本的合理流向,是对社会成本的极大浪费。

NBD: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炒壳的问题?

张巍:从中长期来讲,要发展A股上市的注册制,降低上市的门槛。壳为什么会产生被炒作的空间?是因为市场准入障碍造成的。我们现在市场的准入有障碍,使得一旦进入市场的上市公司取得了寻租的资本,其实炒壳本质上就是一种寻租。要取消它的寻租空间,就需要取消市场准入的障碍。这是中长期的解决之道。

近期的做法,现在监管层也已经在做了,证监会和两个交易所,都在严格的限制买壳、借壳,使得壳的价值上不去。本质上这还是一种治标。

当然,在中长期目标没有办法短时间内实现的时候,更加严格的管理买壳卖壳,至少是能治标。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炒壳 壳的游戏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