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股上市无量空涨是供不应求?IPO认识误区必须打破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7-01-22 10:03:30

IPO“大跃进”常态化,承接资金却没有常态化增加,这种常态化完全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一厢情愿。市场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几乎都与IPO有关,上市公司造假,源头都在IPO,而且一旦上市,退市就极其困难。

市场激辩IPO的是是非非,仍然存在很多似是而非的认识误区。如果不能彻底打破IPO的认识误区,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就永远也走不出IPO兜兜转转拖累A股市场的怪圈。

新股上市无量空涨是供不应求吗

首先必须搞清楚,IPO是增加股票供给,对股票市场属于利空因素。这跟央行开动印钞机是一样的道理,货币供应增加了,必然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股市要发展,当然离不开IPO,否则连股票都没有,哪还有股市?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没有人一味反对IPO,但是需要管理层在兼顾二级市场承受能力的情况下掌控IPO的节奏,让市场有时间从容消化IPO的利空因素,尽可能地减小IPO对二级市场的扰动。

人们对IPO的认识产生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新股上市以后的连续无量空涨,对A股市场缺乏深刻认识的人往往会从这个表面现象得出错误的结论,认为是新股供不应求造成的,或者是新股发行定价不合理,因此主张加大新股的供应量,或者新股发行按市场化定价,直接与二级市场接轨。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过去试验过了,结果是失败的,因为市场化定价发行的新股往往很快就会破发,导致IPO难以为继。这从反面说明,不是新股供不应求,否则为什么新股定价高了就无人问津,变成供过于求了呢?

过去也试验过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结果与市场化发行新股一样,上市当日往往高开一步到位,然后一路套人,也一样使得IPO难以为继。只有现在的办法,严格控制发行价,留出新股上市后的上涨空间,才能这么持续不断地发行新股。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个办法就没有问题了,只是将问题爆发的时间延后了。

加快新股发行以后,确实大幅压缩了新股无量空涨的空间,但同时也给市场埋下了不定时炸弹。

如果新股23倍的市盈率都大面积破发,那么整个二级市场的根基就动摇了。有些人会说,本来二级市场的很多股票就太贵了,降下来不是正好吗?2015年的股灾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时候应该是A股市场推倒重来的好时机,绝大多数的股票都无量空跌下来,股价迅速回归。可是这种硬着陆的结果爆发了股灾,国家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史无前例地投入巨量资金在二级市场大量买入股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力挽狂澜,但市场估值体系又一切照旧了。

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都与IPO有关

为什么历来的救市行动中,出手的组合拳总少不了暂停IPO呢?

因为IPO政策最能表明管理层的态度,当管理层连最看重的融资功能都可以暂时舍弃,表明这时确实把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因此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和响应。但是现在的IPO办法已经无法再祭出这个利器了,过去宣布暂停IPO是利好,现在却可能是雪上加霜,因为大批为申购新股而配置市值的投资者可能会一抛了之,后果不堪设想。

美国股市连涨八年,也有不少大佬出来喊话觉得美股高估太多,风险太大了,但没有人提出要加快IPO来给股市降温。只有A股市场,会用加快IPO的办法来给股市降温。有权威媒体称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才是最大的问题,却避而不谈IPO“大跃进”正在迅速扩大再融资和野蛮减持的基数。IPO增加了那么多的股票,但现在每天的交易金额甚至比一年前还要少。IPO“大跃进”常态化,承接资金却没有常态化增加,这种常态化完全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一厢情愿。

A股市场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几乎都与IPO有关,上市公司造假,源头都在IPO,而且一旦上市,退市就极其困难。原来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结果发现IPO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制造并扩大股权分置问题。IPO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管理层对二级市场与融资功能孰轻孰重的态度,这是投资者最看重的,因此投资者对IPO极度敏感是有充分理由的。

现在放慢IPO的时间窗口已经错过了,因为市场人气已经散了,即便市场有反弹也难改颓势。但是现在暂停IPO却万万使不得,如果坚持所谓的常态化,市场人气将进一步涣散,即便再放慢IPO的节奏作用也不大了。IPO“大跃进”固然不是大盘下跌的全部原因,但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你不能拿掉最后那根稻草后再说:瞧,这不关稻草的事啊。

责编 陶玥阳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市场激辩IPO的是是非非,仍然存在很多似是而非的认识误区。如果不能彻底打破IPO的认识误区,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就永远也走不出IPO兜兜转转拖累A股市场的怪圈。 新股上市无量空涨是供不应求吗 首先必须搞清楚,IPO是增加股票供给,对股票市场属于利空因素。这跟央行开动印钞机是一样的道理,货币供应增加了,必然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股市要发展,当然离不开IPO,否则连股票都没有,哪还有股市?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没有人一味反对IPO,但是需要管理层在兼顾二级市场承受能力的情况下掌控IPO的节奏,让市场有时间从容消化IPO的利空因素,尽可能地减小IPO对二级市场的扰动。 人们对IPO的认识产生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新股上市以后的连续无量空涨,对A股市场缺乏深刻认识的人往往会从这个表面现象得出错误的结论,认为是新股供不应求造成的,或者是新股发行定价不合理,因此主张加大新股的供应量,或者新股发行按市场化定价,直接与二级市场接轨。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过去试验过了,结果是失败的,因为市场化定价发行的新股往往很快就会破发,导致IPO难以为继。这从反面说明,不是新股供不应求,否则为什么新股定价高了就无人问津,变成供过于求了呢? 过去也试验过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结果与市场化发行新股一样,上市当日往往高开一步到位,然后一路套人,也一样使得IPO难以为继。只有现在的办法,严格控制发行价,留出新股上市后的上涨空间,才能这么持续不断地发行新股。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个办法就没有问题了,只是将问题爆发的时间延后了。 加快新股发行以后,确实大幅压缩了新股无量空涨的空间,但同时也给市场埋下了不定时炸弹。 如果新股23倍的市盈率都大面积破发,那么整个二级市场的根基就动摇了。有些人会说,本来二级市场的很多股票就太贵了,降下来不是正好吗?2015年的股灾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时候应该是A股市场推倒重来的好时机,绝大多数的股票都无量空跌下来,股价迅速回归。可是这种硬着陆的结果爆发了股灾,国家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史无前例地投入巨量资金在二级市场大量买入股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力挽狂澜,但市场估值体系又一切照旧了。 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都与IPO有关 为什么历来的救市行动中,出手的组合拳总少不了暂停IPO呢? 因为IPO政策最能表明管理层的态度,当管理层连最看重的融资功能都可以暂时舍弃,表明这时确实把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因此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和响应。但是现在的IPO办法已经无法再祭出这个利器了,过去宣布暂停IPO是利好,现在却可能是雪上加霜,因为大批为申购新股而配置市值的投资者可能会一抛了之,后果不堪设想。 美国股市连涨八年,也有不少大佬出来喊话觉得美股高估太多,风险太大了,但没有人提出要加快IPO来给股市降温。只有A股市场,会用加快IPO的办法来给股市降温。有权威媒体称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才是最大的问题,却避而不谈IPO“大跃进”正在迅速扩大再融资和野蛮减持的基数。IPO增加了那么多的股票,但现在每天的交易金额甚至比一年前还要少。IPO“大跃进”常态化,承接资金却没有常态化增加,这种常态化完全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一厢情愿。 A股市场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几乎都与IPO有关,上市公司造假,源头都在IPO,而且一旦上市,退市就极其困难。原来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结果发现IPO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制造并扩大股权分置问题。IPO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管理层对二级市场与融资功能孰轻孰重的态度,这是投资者最看重的,因此投资者对IPO极度敏感是有充分理由的。 现在放慢IPO的时间窗口已经错过了,因为市场人气已经散了,即便市场有反弹也难改颓势。但是现在暂停IPO却万万使不得,如果坚持所谓的常态化,市场人气将进一步涣散,即便再放慢IPO的节奏作用也不大了。IPO“大跃进”固然不是大盘下跌的全部原因,但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你不能拿掉最后那根稻草后再说:瞧,这不关稻草的事啊。
IPO误区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