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点公司

每经网首页 > 热点公司 > 正文

南京汉恩披露的多家“大客户”:与其没有过业务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2-08 00:37:16

在由海通证券出具的涉及南京汉恩并购重组方案的专项核查意见报告中,南京汉恩披露了2016年和2015年前五大客户,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了多名客户后却发现,对方均否认与南京汉恩存在合作关系。

科技前沿标的 也许并没那么美好

事实上,近年来上市公司为了炒作概念股,或者进行跨行业并购,往往采取业绩豪赌的方式进行收购,然而在收购之后,标的公司业绩往往出现“变故”,存在不少公司收购标的踩雷的现象。

其中,以*ST宇顺为例,2013年公司以14.5亿元收购深圳市雅视科技有限公司,原股东林荫等承诺标的资产2013年至2015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83亿元、1.18亿元和1.42亿元,然而,雅视科技2013年至2015年累积净利润数仅为1.09亿元。为了甩掉之前收购的烫手山芋,*ST宇顺已经连续5次挂牌转让雅视科技,不过结果是无人问津。

在11月16日晚间,*ST宇顺发布公告称,由于第五度公开挂牌转让深圳市雅视科技有限公司仍无人问津。按照此前约定,公司将以1.7亿元的价格,将雅视科技转让给华朗光电。14.5亿元收购,3年时间后,仅以1.7亿元出售,*ST宇顺可谓是踩了一颗大雷。

从去年以来,类似南京汉恩这样的前沿科技企业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然而在潮水退去之后,结果却并不好。根据第三方机构同花顺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220家涉“互联网+”概念的上市公司中,有8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39.55%;此外24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占比10.91%。两者合计占50.46%。这些涉“互联网+”的公司中,以传统行业居多。

就在今年6月17日,证监会发出多份文件,严防炒壳,严守业绩承诺,严控配套融资规模。其中强调,业绩补偿承诺是重组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履行,不得变更。但是这两年在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等行业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宠儿”,导致这类资产估值高、业绩承诺高,这些标的已经陆续出现了很多问题。

对此,长期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券商行业人士吴磊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认为,“导致上市公司标的业绩没有兑现的原因有宏观经济影响,使得的公司经营下滑,更多的原因是上市公司在重组并购时进行的业绩对赌协议,业绩承诺较高。”

责编 文多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南京汉恩 海通证券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