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焦点

每经网首页 > 焦点 > 正文

用制度红线杜绝瓜分“唐僧肉” 防止内部人任意支配国有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1-27 23:26:53

《意见》明确,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登记、转让、清算、退出等程序和交易行为,以制度化保障促进国有产权保护,防止内部人任意支配国有资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国企改革的全面和深化,越来越多地触及产权问题。特别是混合所有制、职工持股等改革都涉及产权改革和转换。此次《意见》从产权高度为国有资产设置了保护屏障。”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冯彪    

每经记者 冯彪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实施期,多项改革正逐步落地。此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纸重磅文件再次为国企改革划定规范。

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在涉及国有企业的部分,《意见》明确,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登记、转让、清算、退出等程序和交易行为,以制度化保障促进国有产权保护,防止内部人任意支配国有资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企改革的全面和深化,越来越多地触及产权问题。特别是混合所有制、职工持股等改革都涉及产权改革和转换。此次《意见》从产权高度为国有资产设置了保护屏障。”

严格规范国有资产交易程序

在这一轮国企改革过程中,产权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企改革“顶层方案”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改革等内容直接涉及产权。另一方面,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看,也要求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一批”、“退出清理一批”,这也必然涉及国有资产登记、转让、清算、退出等。

在此前的国企改革过程中,就曾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此次《意见》在列举我国在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时也提及,国有产权由于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不够清晰,存在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李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历史上国企改革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一是由于不规范,二是由于不公开,导致由少数内部人控制。

去年2月,中纪委曾圈定26家央企开展专项巡视,从反馈情况来看,多家央企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例如,第十三巡视组反映武钢集团存在违规决策,管理混乱,造成国有资产巨额损失。宝钢集团也存在部分项目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巨额损失,部分重大投资涉嫌利益输送,一些项目在资产并购或处置过程中贵买贱卖,海外资产管理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

此次《意见》要求,完善国有资产交易方式,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登记、转让、清算、退出等程序和交易行为,以制度化保障促进国有产权保护,防止内部人任意支配国有资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健全国企内控机制

去年,中纪委网站刊发的推动国有企业从严治党系列文章也指出,有的企业“三重一大”制度形同虚设,决策成了一把手的“一言堂”、分管领导的“自留地”;对资产和资金疏于管理,国有财产成了被少数人瓜分的“唐僧肉”;招标采购等制度没有严格执行,有人借重组改制之机浑水摸鱼,捞取个人利益。

在李锦看来,当前国企各项改革加速推进,而且在去产能过程中也涉及部分国有企业的重组兼并,此时更应该严防国有资产被少数人瓜分。

此次《意见》还要求,健全涉及财务、采购、营销、投资等方面的内部监督制度和内控机制,强化董事会规范运作和对经理层的监督。

实际上,此前已有多份文件要求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例如,今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致使集团发生较大资产损失,对集团重大风险隐患、内控缺陷等问题失察;转让产权、上市公司股权和资产方面,未按相关规定执行回避制度,造成资产损失,低价转让企业产权、上市公司股权和资产等十类行为将被追责。

“除了程序和规则,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还应从最根本的产权层面入手。要使全社会形成尊重产权、保护产权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用现代产权理论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李锦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在这方面,《意见》也显示,要进一步明晰国有产权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推动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和公司治理现代化。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冯彪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实施期,多项改革正逐步落地。此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纸重磅文件再次为国企改革划定规范。 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在涉及国有企业的部分,《意见》明确,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登记、转让、清算、退出等程序和交易行为,以制度化保障促进国有产权保护,防止内部人任意支配国有资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企改革的全面和深化,越来越多地触及产权问题。特别是混合所有制、职工持股等改革都涉及产权改革和转换。此次《意见》从产权高度为国有资产设置了保护屏障。” 严格规范国有资产交易程序 在这一轮国企改革过程中,产权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企改革“顶层方案”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改革等内容直接涉及产权。另一方面,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看,也要求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一批”、“退出清理一批”,这也必然涉及国有资产登记、转让、清算、退出等。 在此前的国企改革过程中,就曾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此次《意见》在列举我国在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时也提及,国有产权由于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不够清晰,存在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李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历史上国企改革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一是由于不规范,二是由于不公开,导致由少数内部人控制。 去年2月,中纪委曾圈定26家央企开展专项巡视,从反馈情况来看,多家央企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例如,第十三巡视组反映武钢集团存在违规决策,管理混乱,造成国有资产巨额损失。宝钢集团也存在部分项目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巨额损失,部分重大投资涉嫌利益输送,一些项目在资产并购或处置过程中贵买贱卖,海外资产管理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 此次《意见》要求,完善国有资产交易方式,严格规范国有资产登记、转让、清算、退出等程序和交易行为,以制度化保障促进国有产权保护,防止内部人任意支配国有资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健全国企内控机制 去年,中纪委网站刊发的推动国有企业从严治党系列文章也指出,有的企业“三重一大”制度形同虚设,决策成了一把手的“一言堂”、分管领导的“自留地”;对资产和资金疏于管理,国有财产成了被少数人瓜分的“唐僧肉”;招标采购等制度没有严格执行,有人借重组改制之机浑水摸鱼,捞取个人利益。 在李锦看来,当前国企各项改革加速推进,而且在去产能过程中也涉及部分国有企业的重组兼并,此时更应该严防国有资产被少数人瓜分。 此次《意见》还要求,健全涉及财务、采购、营销、投资等方面的内部监督制度和内控机制,强化董事会规范运作和对经理层的监督。 实际上,此前已有多份文件要求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例如,今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致使集团发生较大资产损失,对集团重大风险隐患、内控缺陷等问题失察;转让产权、上市公司股权和资产方面,未按相关规定执行回避制度,造成资产损失,低价转让企业产权、上市公司股权和资产等十类行为将被追责。 “除了程序和规则,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还应从最根本的产权层面入手。要使全社会形成尊重产权、保护产权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用现代产权理论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李锦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在这方面,《意见》也显示,要进一步明晰国有产权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推动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和公司治理现代化。
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 国有资产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