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近亿扶贫资金“悄悄冬眠”个别基层政府越位主导反致款项沉睡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8-04 01:18:4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雯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张雯

8月3日,审计署发布公告称,2016年第二季度审计结果显示:433.47万元扶贫资金被违规套取,或用于与扶贫任务无关的支出;9706.82万元扶贫资金闲置未及时发挥效益。

扶贫资金闲置导致“好钢用不到刀刃”上,而此问题由来已久。

一个多月以前,审计署审计了40个县的财政扶贫资金,结果显示有1.38亿元被骗取套取或违规使用,8.43亿元扶贫资金长时间闲置,其中2.6亿元闲置逾2年,最长的逾15年。

为解决此问题,目前已有多地出台法律规范扶贫资金使用,如河北将于9月1日起施行《河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扶贫资金要实行三级公示公告制度,贵州则通过了《贵州省扶贫资金审计条例修正案》,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扶贫资金和项目效益等纳入了审计内容。

基层困惑:“扶贫资金难花”

扶贫资金闲置问题由来已久,而其根本问题在于找不到足以配好钢的“刀刃”。

“扶贫方式从最开始的‘输血’转向‘造血’是很大的进步,但以我们到多地进行考察的结果来看,实际上问题不少。”河北某地镇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比如发展特色种养业成为‘造血’扶贫的重要手段,可是这种方式由政府招投标为主进行,买了苗种再交由农民、合作社种养,这一方面造成了政府在一个本应完全市场化的种养业领域越位主导,一方面又由于政府在该领域的不专业,带来招标结果的失真,于是项目刚开始轰轰烈烈大家都去观摩,但时间一久,冷清关门的居多,剩余的扶贫款项也就难以继续下发,进而造成了沉淀和浪费。”

而在扶贫“造血”建设过程中,这位基层干部最困惑的还在于,“就算是比较成功的种养业扶贫项目,实际上操作中非常容易产生‘挤出’效应,即一个贫困村里相对富裕的人越容易富裕甚至壮大,而相对贫困的人却愈加边缘化,而对于带动所有人脱贫的目标,这种方式容易产生失衡,而且对我们来说,一时难以找到解决办法。”

根据审计署此前对40个县财政扶贫资金的审计结果,有8.43亿元扶贫资金长时间闲置,其中2.6亿元闲置逾2年,最长的逾15年。今年二季度审计结果显示,433.47万元扶贫资金被违规套取或用于与扶贫任务无关的支出,9706.82万元扶贫资金闲置未及时发挥效益,27个扶贫项目效果不佳,部分地区和单位扶贫工作中存在任务落实不到位、违规使用资金、项目推进慢和效果不佳等问题,如部分地区扶贫贷款贴息、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等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上述镇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基层干部恐怕还是需要更加宏观一些、高层一些的指导,不能拍脑袋凭想象,或者听凭某些企业推销人员的说辞办事,扶贫可以依据本地具体条件发展产业,但难的是需要定时分析本地扶贫产业相关经营数据并作出相应的改动,以刺激扶贫效率与公平兼顾。”

多地出台法规强化资金管理

扶贫资金“沉睡”,意味着长期以来这方面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碎片化”。为解决这个问题,多地近期密集出台相关法规进行把关。

9月1日起,河北将施行《河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对于扶贫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金融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等,实行三级公示公告制度,任何单位、个人滞留、截留、挤占、挪用、冒领和贪污农村扶贫资金的,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贵州出台《扶贫资金审计条例修正案》,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扶贫资金和项目效益等纳入了审计内容,鼓励社会公众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投诉举报。

在四川广安,当地印发《关于严明脱贫攻坚工作纪律的通知》,并组成暗访组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让扶贫资金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地方政府而言,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办法一方面是缝合扶贫资金“漏走”的口子,一方面是创新扶贫资金使用的模式。

甘肃定西市委书记张令平近日撰文指出,要坚持把创新模式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定西通过鼓励引导908户龙头企业与849个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实现企业盈利与贫困群众增收的双赢。

张令平认为,“实践证明,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不限于一种或一类模式,而是结合贫困村实际,最有效的就是将企业对接带动、就业带动、资产收益分红等多种模式结合在一起的混合模式,效果十分明显”。

除此之外,电商扶贫也成为地方政府创新扶贫的抓手之一。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一些互联网基础设施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电商释放出了可观的消费需求,节支扶贫,如拉萨市城关区,其电商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达到23.3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