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点公司

每经网首页 > 热点公司 > 正文

保定站上“京津冀”机遇风口 产业集群抢先领跑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1-18 16:41:40

地处冀中,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位置的保定,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站上发展机遇关口。

在保定市市长马誉峰看来,保定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历史性的,并且这种历史性的程度不亚于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90年代的上海浦东和本世纪以来的天津滨海新区。

每经记者 张雯

地处冀中,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位置的保定,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站上发展机遇关口。

在保定市市长马誉峰看来,保定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历史性的,并且这种历史性的程度不亚于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90年代的上海浦东和本世纪以来的天津滨海新区。

在9月底的一场与全市企业家的恳谈会上,马誉峰用五句话来讲解“保定机遇”:发展潜力势必迸发、城镇化格局加速形成、协同创新动力无限、合作项目纷至沓来、百姓实惠越来越多。

站在机遇关口,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据今年7月份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京津冀十三五规划进入编制阶段,而将京津冀作为整体统一编制五年规划尚属首次。

“‘十三五’时期的5年正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由顶层设计到全面实施的重要阶段,保定正在进行‘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一位不愿具名的保定市政府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基本情况是既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相契合,又要与保定资源禀赋及基本市情相契合,保定的重点任务是一定是以服务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基本重心的,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加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治理,时不我待。”

而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建设商埠城市、打造产业集群等“大动作”的接连打出,保定正在谋动一个“更大的保定”。马誉峰曾发此壮志,“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核心功能区的保定,天时地利人和皆具,正跨入一个乘风破浪、大有可为的崭新时代,来到保定,一切搞定”。

“大保定”雏形初现

今年以来,通过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保定的主城区面积扩大8倍,一个“大保定”的格局正在形成。

区划调整后,保定市辖区由3个变成5个,市区面积由原来的312平方公里增加到2531平方公里,扩大了2219平方公里,在河北省位居第二,市区人口由原来的119.4万人增加到280.6万人。

马誉峰表示,“这是保定为了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虽然一个城市的经济张力与发展潜力,并不能单纯以规模面积来衡量,但行政区划调整的决策,对这座3000年历史又位处“京津冀”一角黄金位置的古城而言,恰如一个在合适的时间引发的合适的爆点。

“‘大保定’之大并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大,其必然要指向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提升,以及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的大大加强”,上述保定市政府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基于此,保定市新设的三区在项目引进、资源配置、城市发展上,将在‘大保定’思维下,在现有基础之上向中心城区靠拢,瞄准的将是高端、新兴产业,需要构建与中心城区既统一又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而在市政资源、新城区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要通过顶层设计加快推进”。

实际上,“大保定”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命题下加速谋动:4月28日,北京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揭牌,众多企业、科研单位已入驻其中;7月3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央企进河北”活动在保定举行,国资委主任张毅携87家央企负责人与河北高层签订意向总投资超过1.6万亿元。当日,保定方面透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保定被纳入京津保中部核心功能区,列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而在随后三个月里,保定市政府又马不停蹄地分别与北京丰台区、西城区、房山区等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涵盖医疗、教育、科技、文卫、园区合作等诸多领域。

在长期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议题的方塘智库研究员张五明看来,“这些保定‘大事件’可以说清晰反映了保定在未来战略路径选择上的逻辑,一是加强与北京的合作与联系,以产业转移、对接为纽带,尽可能向同城化靠拢,二是以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化提升产业层级和可延展性,并完成城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的构筑,三是通过城市空间的重新布局和调整进而实现一个‘大保定’在经济、社会、文化上的综合性崛起”。

产能承接之旅

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在与北京地缘位置唇齿相依的保定看来,产能的承接与协同发展正在成为一个更宏观的发展逻辑。

如何从历史地缘的脉络中突围出来,凭借一个现代化产业完备的身份,让京津冀重新认识保定?保定的选择是集中力量打造产业集群式发展,而这,恰恰也是京津冀三地“十三五”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的重要努力方向。

不久前,马誉峰在一次讲话中表示,“我们在全市整合规划了34个产业园区,搭建起产业承接平台,把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

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培育产业集群的载体,进而引得凤凰来。

“在承接京津迁出产业上,保定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认为,“比如保定地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和汽车产业集群,都已经具备一定优势。”

“保定要拿什么撑起自己的区域价值呢?从中长期看,保定要想借势北京,向同城化靠拢,单靠国家战略或是政府协议是不够的,市场逻辑决定了京、保未来的亲密程度”,张五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保定未来的期待,首先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同城化进程中首都的战略腹地,保定城市定位的首要功能是服务首都,这也是其城市战略价值的核心,第二可以考虑作为河北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化的中枢,产业特别是制造、新能源产业对技术的需求度也较高,第三从河北区域经济格局来看,保定的崛起将成为河北区域联动的支撑,第四也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保定的支柱产业能够做大做强,很可能成为河北未来开放战略的新价值高地。”

张五明认为,保定有着比较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如英利(设备制造)、长城、巨力等,多为本土民营企业,消费市场面向全球,对于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诉求很高。未来随着北京以及其他外部跨国企业的入驻,保定在河北乃至北方地区的海外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而在此前保定与北京多个区县的密切对接中,产业集群的概念亦被凸显出来,从信息化产业集群、制造业产业集群再到加工业产业集群,不同的产业集群定位,也愈加明晰了保定未来发展方向所指。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保定市与京津合作项目共183个,总投资3923.4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8项,总投资1101.52亿元;签约待建项目54项,总投资1506.45亿元;洽谈项目71项,总投资1315.45亿元。

目前,保定市和中关村合作共建的“中关村•保定创新中心”项目,被定位为信息化产业集群。据了解,保定市将已建成的占地45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双子座”大楼无偿提供给中关村使用,后期收益由双方进行分配,而中关村将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产业,逐步把“中关村•保定创新中心”打造成为中关村“飞地经济”示范园和引领保定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的科技中心。此外,保定市还与丰台区进行了“一区多园”合作,目前已初步确定易县、满城县等五地为双方共建园区的试点县。

在保定对接京津协调联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岳文民看来,保定在和京津项目对接方面能取得突出的成绩,与保定不断创新园区建设模式有直接关系,据其介绍,保定在和不同的合作对象接触中,针对各自的特点,制定最优化、可行的模式,而这种方法也受到了京津政府部门、企业的认可。

重磅打造北方商埠之都

在历史上走出浓墨重彩“北方商镇”称号的保定白沟,眼下正被视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重点突围路径。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新规划建设的白沟新城主要经济指标均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直接出口创汇连续三年增速达100%,是保定市乃至河北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经过30多年发展,白沟箱包产业已形成一个辐射周边10个县(市)、50多个乡镇、500多个自然村,从业人员达150万人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拥有电商1.5万余家,2014年经营额达80多亿元,为之配套的30多家快递公司日发货量近18万件。目前,白沟已经形成了从原辅材料生产到成品销售的箱包业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年产箱包7.5亿只,是全国最大的箱包产销基地。白沟新城物流每天始发货运车辆200余班次,日吞吐量5000多吨,贸易范围覆盖全国各地,日均接待客流量达15万~25万人次。

“白沟的市场地位是在历史中形成的,通过过去三十多年来市场自然发育形成的产业链深挖、各县区产业优势互补,再加上较优越的地理位置,白沟已经形成了拉动保定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10月21日,一位白沟新城管委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白沟的优势是发展服饰箱包制造业、家居建材业、批发业,现在我们要将白沟打造成‘北京产业转移首选地’,打造成全国性的现代商贸物流基地,自2014年5月8日白沟新城与北京大红门地区签订产业对接战略协议以来,落户白沟的北京大红门商户已超过1500户”。

今年8月,商务部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调研组到白沟新城进行调研时指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河北省委、省政府及保定市委、市政府都把白沟定位为北京商贸物流产业疏解的承接地,白沟新城以深厚的历史积淀、浓厚的商业氛围、成熟的市场运营模式、完备的产业链条、完善的功能配套、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经济发展龙头。

按照北京市2015年的产业规划,家居市场、建材市场已经被纳入禁止目录,而北京市上千家批发性的建材市场、包括仓储物流、家具建材门窗企业都面临着外迁任务,而这给了白沟以形成多种“产业集群”效应的机遇。

10月17日,居然之家与隆基泰和、白沟新城、高碑店市四方签订了“居然之家京津冀家居产业园”项目协议,宣布将投资200亿元,在白沟打造一个约6500亩地、集家居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产业经济综合体。同日马誉峰在白沟新城调研时说,“作为保定地区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下,白沟新城大有可为,白沟未来的发展充满商机,要通过提高承载能力、加快产业发展,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北方重要商埠城市。”

事实上,梳理保定今年以来连番大动作,保定的谋划远不止于内陆,望向大海亦是其布局棋意。

去年,保定提出规划34个产业园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今年,保定确定了“5+2+5”的产业布局,并且在此基础上梳理18个承接平台,如白洋淀科技城、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白石山中美科技国际创新园、大王店产业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目前,河北省正在积极推进保定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的产业集群建设。

从保定也已成形的产业拼图来看,“5+2+5”的产业布局所涉及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食品产业、建材产业5个传统主导产业,航空航天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2个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文化体育产业、节能环保产业5个特色优势产业。

而在政府的规划中,这12大类产业将成为保定经济的支撑。

“北京对于保定更像一个杠杆,杠杆的另一端应该是全球,就这12个产业来看,无论招商引资还是目标消费市场,显然非北京一城、甚至整个京津冀所能承载的”,张五明认为,“未来的保定应该是全球的保定,保定不仅要着眼北京,更要面朝大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给了保定进行全球化布局的一个可能,而保定需要找到的是一个通道,方向就在天津,保定应加强与天津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尤其要研究如何与天津共同将自贸区的利好向津外扩散,为企业借开放之势在全球布局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责编 周欢2222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张雯 地处冀中,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位置的保定,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站上发展机遇关口。 在保定市市长马誉峰看来,保定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历史性的,并且这种历史性的程度不亚于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90年代的上海浦东和本世纪以来的天津滨海新区。 在9月底的一场与全市企业家的恳谈会上,马誉峰用五句话来讲解“保定机遇”:发展潜力势必迸发、城镇化格局加速形成、协同创新动力无限、合作项目纷至沓来、百姓实惠越来越多。 站在机遇关口,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据今年7月份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京津冀十三五规划进入编制阶段,而将京津冀作为整体统一编制五年规划尚属首次。 “‘十三五’时期的5年正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由顶层设计到全面实施的重要阶段,保定正在进行‘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一位不愿具名的保定市政府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基本情况是既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相契合,又要与保定资源禀赋及基本市情相契合,保定的重点任务是一定是以服务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基本重心的,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加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治理,时不我待。” 而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建设商埠城市、打造产业集群等“大动作”的接连打出,保定正在谋动一个“更大的保定”。马誉峰曾发此壮志,“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核心功能区的保定,天时地利人和皆具,正跨入一个乘风破浪、大有可为的崭新时代,来到保定,一切搞定”。 “大保定”雏形初现 今年以来,通过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保定的主城区面积扩大8倍,一个“大保定”的格局正在形成。 区划调整后,保定市辖区由3个变成5个,市区面积由原来的312平方公里增加到2531平方公里,扩大了2219平方公里,在河北省位居第二,市区人口由原来的119.4万人增加到280.6万人。 马誉峰表示,“这是保定为了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虽然一个城市的经济张力与发展潜力,并不能单纯以规模面积来衡量,但行政区划调整的决策,对这座3000年历史又位处“京津冀”一角黄金位置的古城而言,恰如一个在合适的时间引发的合适的爆点。 “‘大保定’之大并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大,其必然要指向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提升,以及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的大大加强”,上述保定市政府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基于此,保定市新设的三区在项目引进、资源配置、城市发展上,将在‘大保定’思维下,在现有基础之上向中心城区靠拢,瞄准的将是高端、新兴产业,需要构建与中心城区既统一又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而在市政资源、新城区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要通过顶层设计加快推进”。 实际上,“大保定”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命题下加速谋动:4月28日,北京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揭牌,众多企业、科研单位已入驻其中;7月3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央企进河北”活动在保定举行,国资委主任张毅携87家央企负责人与河北高层签订意向总投资超过1.6万亿元。当日,保定方面透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保定被纳入京津保中部核心功能区,列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而在随后三个月里,保定市政府又马不停蹄地分别与北京丰台区、西城区、房山区等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涵盖医疗、教育、科技、文卫、园区合作等诸多领域。 在长期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议题的方塘智库研究员张五明看来,“这些保定‘大事件’可以说清晰反映了保定在未来战略路径选择上的逻辑,一是加强与北京的合作与联系,以产业转移、对接为纽带,尽可能向同城化靠拢,二是以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化提升产业层级和可延展性,并完成城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的构筑,三是通过城市空间的重新布局和调整进而实现一个‘大保定’在经济、社会、文化上的综合性崛起”。 产能承接之旅 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在与北京地缘位置唇齿相依的保定看来,产能的承接与协同发展正在成为一个更宏观的发展逻辑。 如何从历史地缘的脉络中突围出来,凭借一个现代化产业完备的身份,让京津冀重新认识保定?保定的选择是集中力量打造产业集群式发展,而这,恰恰也是京津冀三地“十三五”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的重要努力方向。 不久前,马誉峰在一次讲话中表示,“我们在全市整合规划了34个产业园区,搭建起产业承接平台,把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 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培育产业集群的载体,进而引得凤凰来。 “在承接京津迁出产业上,保定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认为,“比如保定地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和汽车产业集群,都已经具备一定优势。” “保定要拿什么撑起自己的区域价值呢?从中长期看,保定要想借势北京,向同城化靠拢,单靠国家战略或是政府协议是不够的,市场逻辑决定了京、保未来的亲密程度”,张五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保定未来的期待,首先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同城化进程中首都的战略腹地,保定城市定位的首要功能是服务首都,这也是其城市战略价值的核心,第二可以考虑作为河北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化的中枢,产业特别是制造、新能源产业对技术的需求度也较高,第三从河北区域经济格局来看,保定的崛起将成为河北区域联动的支撑,第四也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保定的支柱产业能够做大做强,很可能成为河北未来开放战略的新价值高地。” 张五明认为,保定有着比较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如英利(设备制造)、长城、巨力等,多为本土民营企业,消费市场面向全球,对于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诉求很高。未来随着北京以及其他外部跨国企业的入驻,保定在河北乃至北方地区的海外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而在此前保定与北京多个区县的密切对接中,产业集群的概念亦被凸显出来,从信息化产业集群、制造业产业集群再到加工业产业集群,不同的产业集群定位,也愈加明晰了保定未来发展方向所指。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保定市与京津合作项目共183个,总投资3923.4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8项,总投资1101.52亿元;签约待建项目54项,总投资1506.45亿元;洽谈项目71项,总投资1315.45亿元。 目前,保定市和中关村合作共建的“中关村•保定创新中心”项目,被定位为信息化产业集群。据了解,保定市将已建成的占地45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双子座”大楼无偿提供给中关村使用,后期收益由双方进行分配,而中关村将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产业,逐步把“中关村•保定创新中心”打造成为中关村“飞地经济”示范园和引领保定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的科技中心。此外,保定市还与丰台区进行了“一区多园”合作,目前已初步确定易县、满城县等五地为双方共建园区的试点县。 在保定对接京津协调联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岳文民看来,保定在和京津项目对接方面能取得突出的成绩,与保定不断创新园区建设模式有直接关系,据其介绍,保定在和不同的合作对象接触中,针对各自的特点,制定最优化、可行的模式,而这种方法也受到了京津政府部门、企业的认可。 重磅打造北方商埠之都 在历史上走出浓墨重彩“北方商镇”称号的保定白沟,眼下正被视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重点突围路径。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新规划建设的白沟新城主要经济指标均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直接出口创汇连续三年增速达100%,是保定市乃至河北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经过30多年发展,白沟箱包产业已形成一个辐射周边10个县(市)、50多个乡镇、500多个自然村,从业人员达150万人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拥有电商1.5万余家,2014年经营额达80多亿元,为之配套的30多家快递公司日发货量近18万件。目前,白沟已经形成了从原辅材料生产到成品销售的箱包业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年产箱包7.5亿只,是全国最大的箱包产销基地。白沟新城物流每天始发货运车辆200余班次,日吞吐量5000多吨,贸易范围覆盖全国各地,日均接待客流量达15万~25万人次。 “白沟的市场地位是在历史中形成的,通过过去三十多年来市场自然发育形成的产业链深挖、各县区产业优势互补,再加上较优越的地理位置,白沟已经形成了拉动保定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10月21日,一位白沟新城管委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白沟的优势是发展服饰箱包制造业、家居建材业、批发业,现在我们要将白沟打造成‘北京产业转移首选地’,打造成全国性的现代商贸物流基地,自2014年5月8日白沟新城与北京大红门地区签订产业对接战略协议以来,落户白沟的北京大红门商户已超过1500户”。 今年8月,商务部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调研组到白沟新城进行调研时指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河北省委、省政府及保定市委、市政府都把白沟定位为北京商贸物流产业疏解的承接地,白沟新城以深厚的历史积淀、浓厚的商业氛围、成熟的市场运营模式、完备的产业链条、完善的功能配套、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经济发展龙头。 按照北京市2015年的产业规划,家居市场、建材市场已经被纳入禁止目录,而北京市上千家批发性的建材市场、包括仓储物流、家具建材门窗企业都面临着外迁任务,而这给了白沟以形成多种“产业集群”效应的机遇。 10月17日,居然之家与隆基泰和、白沟新城、高碑店市四方签订了“居然之家京津冀家居产业园”项目协议,宣布将投资200亿元,在白沟打造一个约6500亩地、集家居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产业经济综合体。同日马誉峰在白沟新城调研时说,“作为保定地区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下,白沟新城大有可为,白沟未来的发展充满商机,要通过提高承载能力、加快产业发展,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北方重要商埠城市。” 事实上,梳理保定今年以来连番大动作,保定的谋划远不止于内陆,望向大海亦是其布局棋意。 去年,保定提出规划34个产业园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今年,保定确定了“5+2+5”的产业布局,并且在此基础上梳理18个承接平台,如白洋淀科技城、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白石山中美科技国际创新园、大王店产业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目前,河北省正在积极推进保定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的产业集群建设。 从保定也已成形的产业拼图来看,“5+2+5”的产业布局所涉及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食品产业、建材产业5个传统主导产业,航空航天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2个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文化体育产业、节能环保产业5个特色优势产业。 而在政府的规划中,这12大类产业将成为保定经济的支撑。 “北京对于保定更像一个杠杆,杠杆的另一端应该是全球,就这12个产业来看,无论招商引资还是目标消费市场,显然非北京一城、甚至整个京津冀所能承载的”,张五明认为,“未来的保定应该是全球的保定,保定不仅要着眼北京,更要面朝大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给了保定进行全球化布局的一个可能,而保定需要找到的是一个通道,方向就在天津,保定应加强与天津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尤其要研究如何与天津共同将自贸区的利好向津外扩散,为企业借开放之势在全球布局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京津冀 商埠之都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