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部

每经网首页 > 全部 > 正文

沈建光:人民币打开国际储备货币之门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1-17 01:21:42

在笔者看来,IMF对于人民币加入SDR的评估报告及拉加德的表态,显示人民币加入SDR已无技术障碍,预计30日执董会通过人民币加入SDR几无悬念。

每经编辑 沈建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13日发表声明称,鉴于人民币继续符合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出口标准,且通过基金组织工作人员评估,人民币亦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的要求。她对此表示支持,但还有待执行董事会30日开会最终决定。

更进一步,对今年7月IMF的工作人员向执行董事会提交的SDR货币篮子初步评估中所有悬而未决的操作性问题,中国政府均已解决。

在笔者看来,IMF对于人民币加入SDR的评估报告及拉加德的表态,显示人民币加入SDR已无技术障碍,预计30日执董会通过人民币加入SDR几无悬念。一旦成功,将有助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提前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并助力中国在国际金融话语权与影响力的提升。

人民币加入SDR几无悬念

如今看来,今年11月人民币加入SDR并无太多悬念,之所以如此判断原因在于:

一方面IMF对人民币加入SDR出具了详细的评估报告,对人民币满足“出口规模标准”和“可自由使用标准”给予肯定。此前还建议将货币篮子有效期延长至明年10月,实为人民币加入SDR给予充分的过渡期。拉加德本人亦表明了支持的积极态度。

另一方面,中国央行近几个月加速改革,包括汇率中间价改革、利率市场化,向境外央行、主权财富基金、国际金融组织开放银行间市场等,技术准备方面已经成熟,完成了人民币加入SDR的最后冲刺。

具体来看,IMF对人民币过去五年来国际使用与地位的提升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币加入SDR需要满足“出口规模标准”和“可自由使用标准”,如今上述评估已然完成。

在商品与服务出口方面,IMF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满足出口条件但并非SDR货币篮子的国家,且与美国和欧盟的差距在大幅缩小。例如,中国2010~2014年位列全球第三,占比从2005~2009年的8.1%上升至11%,是当前全球排名前五名中唯一一个全球份额占比上升的国家。与之相对,第一、二名的欧盟与美国占比分别从19.8%和14.2%下降到18.2%和13.6%。

从自由使用标准而言,IMF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人民币在官方外汇资产占比中已达1.1%,高于2013年的0.7%,位列第七;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占比方面,2013年人民币占比约为1.1%,位列第九,比2010年占比0.4%,排名17有明显提升。

此外,针对早前IMF提出的技术性改进方向,如汇率与利率是否市场化,人民币对冲工具的可得性等。中国央行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例如,7月14日央行宣布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可以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助于外国央行对冲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风险;8月11日,央行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使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10月9日,财政部宣布从四季度起,按周滚动发行3个月记账式贴现国债,进一步为SDR利率定价铺路;10月24日,央行在降准、降息的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最后一跃。

今年9月,习主席访美与奥巴马政府的会谈降低了美国对于人民币加入SDR的阻力,以及当前中欧关系较好,欧洲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对于人民币加入SDR持支持态度,政治不确定因素已然降低,预计11月30日IMF执董会通过人民币加入SDR几无悬念。

提升中国金融话语权

一旦上述目标达成,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这有助于提前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并助力中国金融话语权的提升。

近年来中国之所以在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倾注大量精力,主要原因在于,虽然人民币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在国际金融体系“游戏规则”制定上的话语权却相对较弱。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提到,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经常产生矛盾,货币当局既不能忽视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而单纯考虑国内目标,又无法同时兼顾国内外的不同目标。既可能因抑制本国通胀的需要而无法充分满足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可能因过分刺激国内需求而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

近年来欧美金融危机以及其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溢出效应,不断引发全球金融与经济动荡,恰恰很好地诠释了上述担忧。

笔者认为,进一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全球金融话语权还能获得如下实在好处:

一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与中国经济实力相称,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于世界第二,出口额、外汇储备位于世界第一,但人民币自由兑换仅限于少数邻近地区,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大不匹配。

二是中国的外汇储备特别是以美元计价资产迅速增加。如今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5万亿美元,但是发达国家为刺激国内经济,相继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贬值,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存在资产安全问题。

三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依赖制造业与出口作为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为依赖国内需求与服务业为经济增长动力,而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四是加速汇率市场化改革,降低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可以避免国内货币供应的被动增加,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

五是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一带一路”是“十三五”期间对外发展的重要部分,其与人民币国际化配合才能取得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效果。

总之,自金融危机以来,决策层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态度十分坚决,而“十三五”规划建议又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置于战略高位。

笔者预计,伴随着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成立,以及人民币即将加入SDR,“十三五”期间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水到渠成,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作者为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人民币 国际储备货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