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成都市长唐良智心中的“十三五”:抓好创新驱动 走好“一带一路”

2015-10-09 01:25:26

从昨日起,本报推出“深度观察‘十三五’”大型策划报道,并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拟通过对话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及各地市长,便于读者更真切地感知经济发展的脉搏,洞察未来发展的趋势。今天,我们刊发第一篇,近距离观察成都市长唐良智的思路和经验。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江然 刘林鹏 陈岩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江然 刘林鹏 陈岩

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即将在北京召开,会议的核心议题是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从昨日起,本报推出“深度观察‘十三五’”大型策划报道,并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拟通过对话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及各地市长,便于读者更真切地感知经济发展的脉搏,洞察未来发展的趋势。今天,我们刊发第一篇,近距离观察成都市长唐良智的思路和经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据悉,五中全会将着眼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现在,随着这一时间点的临近,全国各地越来越将目光聚焦到“十三五”规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已多次就“十三五”规划展开不同主题调研,并与全国各省区市“一把手”座谈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明大势、看大局,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走势,把我们所处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透,把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理清楚,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搞明白,坚持立足优势、趋利避害、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也注意到,按照中央部署,全国各地今年以来都在积极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也都在紧锣密鼓编制“十三五”规划。西部重镇成都也不例外。

“成都作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支点城市,作为四川的‘长子’,‘十三五’必须要肩负起国家使命,落实好‘首位城市’的责任。”8月12日,成都市政府第四次全体会上,成都市长唐良智表示,“编制‘十三五’规划要坚持全局观念、系统思维、严谨态度,不仅要对接国家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也要紧贴成都实际,规划要保证落得了地、生得了根。成都要按照国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部署,努力在‘十三五’发展中走得更稳更好,成为西部大开发排头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成都这座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尚未对“十三五”规划内容明确发声,但从成都市长唐良智近几个月的密集调研和专题会议报道内容看,唐良智心中似乎已经初步有了答案。

“成都‘十三五’的重要任务,核心是两条主线:抓好创新驱动,走好‘一带一路’”。在唐良智看来,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已使成都由内陆城市变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城市,由地理意义上的盆地变为经济意义上的高地。“国家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舞台,不是让我们只是看戏。我们要努力跳到舞台的中央,力争成为主角,这既是成都必须肩负的国家使命,也是成都实现新常态发展的内在要求。”唐良智多次在政府会议上强调要有国家使命、首位城市的责任和担当。“成都要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唐良智在9月21日召开的市政府第90次常务会上强调,“对,就是核心战略,不是一般的重大战略。”

唐良智形象地比喻,就像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蹦出是生命。现在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你不想成为竞争的牺牲品,你忍受住了“十月怀胎”的艰辛,你终将会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内生的力量更为持久强大。

方向已经明确,措施必须跟上。

站在政府工作角度,唐良智在政府常务会上说,“成都编制‘十三五’规划和重点领域六个2025规划,必须站在全球格局、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高度来谋划,必须落实好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部署,落实好省委省政府‘五个新作为’重大要求,紧密结合成都实际,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明晰工作路径、强化保障措施。具体到政府工作,重点就是要稳当前、谋长远、打基础、促改革、惠民生”。

《《《

稳当前

“重点要抓投资、促项目、保运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在唐良智看来,抓创新驱动,走“一带一路”,前提要稳住当前。按他的话说,就是“当前日子必须要过得去”。

“因为当前确实有不稳的因素,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成都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开好局,仍要付出艰辛努力。”8月12日,唐良智在成都市政府第四次全体会上开门见山地说。

成都GDP增幅上半年完成了8%的目标,但7月的一些经济指标却有所下滑。“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基础不牢!很多指标还不踏实。”他说。

尽管今年1~7月成都市实际到位内资2247.6亿元,同比增长了12.49%;服务业到位内资1562亿元,占69.5%;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同比增长25.58%,实际到位外资45.27亿美元,这在中西部较高,但在唐良智看来,引进重大项目数量还不够、质量还不高。“稳当前,要突出抓投资、促项目、保运行,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唐良智在会上表示,“稳”字当头,就是要保持经济发展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这是抓好创新驱动、走好“一带一路”的前提和基础。

唐良智在调研中多次强调,“投资是发展的底盘。投资不抓住,尤其是工业投资不加把劲,成都发展后劲就缺乏支撑。”同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先进城市继续奔跑,成都跑慢了就是落后。因此,成都不光要完成既定目标,工业投资还应继续加码。“成都工业投资还远远没有到天花板。”

不光如此,还要以创新的办法抓投资。唐良智举例称,近年来,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共同管沟建设上有一系列重大政策,设立了专项建设资金。成都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争取,用好用足国家专项建设债券等新型金融产品。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命根子。”唐良智多次表示,抓投资就要抓项目。上半年,成都建立了各级政府一把手“出门招商”的机制,较有成效,“但是项目中‘重磅炸弹’少,落地扬起灰的多,能砸出坑的少。”

国家对西部、对四川、对成都历来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天府新区等都给成都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尤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中国经济向西看是大势所趋。“抓工作必须看清大势。”唐良智认为,“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主动对接京津冀一体化和央企‘十三五’规划,争取让央企在‘十三五’规划中把成都作为重点地区布局。”

“项目没有落地不放心啊,只有落地了心里才踏实。”唐良智的话语间,透露出对稳当前、抓项目的急迫。“大家碰到我,哪怕就一句话,说项目很不错、进展很好,我心里就踏实了。”

在唐良智看来,稳住当前还需要政府提供更好的保障。“第一,过去依法承诺给企业的政策一定要兑现,不能因为人换了,政策就可以不兑现。政府要带头讲信用。第二,要深入企业,切实为企业服好务。”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目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唐良智在深入企业调研后表示,政府能帮一点就多帮一点,尤其是制定政策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千万不能杀鸡取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渡过难关,是成都市政府近期一直在做的工作。自去年6月,成都出台《关于促进当前经济平稳增长的二十二条措施》后,今年4月又出台了《关于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若干意见》(简称“30条”),目的就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

谋长远

必须弄清“你是谁,你能做什么,怎么能做好”

站高方能看远。抓好创新驱动,走好“一带一路”,关键是要谋好长远。按唐良智的话说,就是“一定要搞清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在唐良智看来,“谋长远”首先要编制好中长期规划,必须明确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做规划首先要弄清你是谁,你能做什么,怎么能做好?”7月23日,唐良智在成都市政协201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会上一语中的,回答了谋长远的前提。

“要从国际格局、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高度,认真思考成都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谋划‘十三五’必须考量的问题。”用唐良智的话说,“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搞透彻了,设立的目标才可及,路径才可走,措施才有针对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为了抓好创新驱动,走好“一带一路”,更好地落实国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部署,成都正在编制经济社会重点领域6个2025规划和“十三五”规划。唐良智认为,加快形成中长期规划体系十分必要,“也许一百年、五十年我们不能看得很清楚,但至少要看清十年、干好五年。”

记者综合各方面信息,成都“十三五”发展目标正在成形:更好地肩负国家使命,履行“首位城市”责任,初步确定“一门户一高地两中心”的目标定位,即把成都加快建设为国家门户城市、国家内陆开放高地、西部经济中心、西部创新中心。

早在今年6月,唐良智主持专题会,研究成都制造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建攻坚、国际化城市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6个2025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他提出,要使2025规划与“十三五”规划有机衔接,为成都实现“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新起点上的跨越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在唐良智看来,“谋长远”还要谋划好城市未来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

刚刚履新成都时,唐良智就对成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一些想法。他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密集调研成都所有的区(市)县,并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小街区规制’规划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发展格局。”“按照独立成市的要求,加快发展新型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优化规划、完善功能,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合理分工产业和功能。”

自此,“小街区规制”、“独立成市”以及“双核共兴”的理念,开始渗透进成都城市规划的“血液”。

在唐良智看来,天府新区的获批,给了已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改变单中心城市格局千载难逢的机遇。成都将借此形成中心城区、天府新区双核,成为一个哑铃型的城市,“不能再把天府新区1200多平方公里成都区域简单整合并进中心城区。”

8月20日,唐良智在成都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学习会上表示,“摊大饼格局对成都并不利,如果超出了城市单核发展的极限,日后将面临难以更改的困难,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将更加严峻。”卫星城必须“独立成市”,从规划上就要把卫星城与中心城区隔离开来,让卫星城拥有自己独立的功能、产业和生活配套,这样才能形成网络城市群的发展格局。

而小街区规制是由城市主干道围合、中小街道分割、路网密度较高、土地功能复合、公共交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配套的开放式街区模式。小街区与现代大型小区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前者开放而后者由围墙闭合。早年在国外学习、考察的经历,让唐良智意识到小街区规制的重要意义。曼哈顿、纽约虽然高楼林立,却毫不拥堵的景象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小街区规制就是不能只建大道,不建小巷。就像一个人只有动脉,没有静脉,没有毛细血管,那就只能是一个僵尸。”唐良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开发商拿多大地,小区就建多大面积,这严重违背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小街区规制。过去形成的我们慢慢改,新建的一定不能再犯错。”

如何实现双核共兴、独立成市、小街区规制,构建网络城市群?记者搜索了唐良智讲话报道的一个关键词,“秉持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的理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可能让百姓不买车、不出门,关键是看公共交通水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轨道交通水平。”唐良智多次在会上明确表示。“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问题的非常之道、必由之路。”唐良智在近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时特别强调。

据记者了解,成都正在实施的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每年将投运两个项目,计划到2020年,力争运营里程500公里,在建线路150公里,共计650公里,轨道交通的交通分担率达到40%以上,形成畅通快捷的市域铁路、地铁、有轨电车、轻轨多制式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轨道交通体系,实现中心城区织密成网、天府新区基本成网、轨道交通全域覆盖。

成都的地铁目前仅通车65公里。这个“5年10倍”的雄心不可小觑。“克服困难,苦干五年。”力争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特大城市“摊大饼”建设带来的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问题。“每个区(市)县都要通轨道交通”,唐良智在市政府全体会议上说,“到时候,区(市)县的同志来市里开会就不要开车了,坐轨道交通过来更方便、更经济。”

在唐良智看来,“谋长远”还要加强对外大通道建设,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互联互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成都的定位是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也要求发挥成都战略支点作用。成都从自身出发,加强对外大通道建设,加快打造国际性“码头”是涉及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战略举措。

“我们要抢占山头、率先占位,只有这样,未来的发展才不至于被动落后。”唐良智形象地说。

“要加快打造国际化开放码头和连通世界的对外大通道,缩短成都向西向南开放时空距离、打造国际一流物流环境,下好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先手棋。”在唐良智看来,“战略问题要不惜代价”。

记者还注意到,国家今年已正式批复立项成都第二机场。据有关方面分析,今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吞吐量将达到4200万人次,而该机场的极限吞吐量是4700万人次。“必须加快第二机场建设,着力打造枢纽空港、门户城市。”看得出,唐良智决心很大。

有媒体报道称,“蓉欧快铁”是成都通往欧洲、中亚的桥头堡。对此定位,唐良智非常兴奋。“但是现实和这个定位现在还相差甚远,我们不仅要宣传,更要实干。”9月6日,在中国和波兰双方代表共同见证下,“蓉欧快铁”成功实现双向对开。

“我们要大力发展‘蓉欧+’,在已开通‘厦蓉欧’的基础上,还要跟其他沿海城市合作,把不能海运、空运的货物,力争从成都运出去。”“还要加快构建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高铁网,避免被高铁边缘化。”在这件事上,唐良智颇有危机感。

在唐良智看来,“谋长远”还要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平台。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成都正在加快制定融入“一带一路”相关方案。

“融入‘一带一路’的关键,在于企业怎么样走好‘一带一路’。”唐良智说,“就是要以企业的参与度,评判一个城市在‘一带一路’中的融入度。”

据了解,成都已经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有268家,有15个国家在蓉设立了领事机构,拥有国际友城28个,并且与“一带一路”沿线36个国家建立了经贸和人文交流关系,成都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格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全国各地现在都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成都也面临激烈竞争。此前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成都在“一带一路”中所处的位置并不十分有利。

唐良智对于这种说法并不认同。“虽然排演时可能不在舞台中央,但舞跳好了不就跳到中间去当主角了吗?”他打了一个简单的比方,“关键看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好就当主角,做得不好就跑龙套。”

《《《

打基础

“抓紧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基础不牢,无以行稳致远。

在唐良智看来,抓好创新驱动,走好“一带一路”,必须要狠抓创新创业和产业培育,打牢城市发展的基础,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按唐良智的话说,“打基础非一日之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据多方了解,唐良智到成都后一直在思考:成都新的发展动力是什么?成都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成都去年经济总量已经迈上万亿台阶。这对于西部城市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全国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和深圳、苏州外,省会城市只有三个:广州、武汉和成都。

然而,若把看似亮眼的数据与其他“标兵”城市比较,成都差距依然不小,且“追兵”来势汹汹。这迫使成都需要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动力。

“再过几年就是建党一百周年,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一份大礼,最终靠什么?”实际上,唐良智心中似乎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到,来成都九个月,唐良智明显消瘦了许多。“比刚来的时候瘦了不少。”接近他的人说。在最近一次举办的“创业天府·菁蓉汇”上,唐良智拖着疲惫的身躯上台,一番即兴演说照样博得满堂喝彩。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定式,创新创业者不光冲着投资人,还冲着这个“创新创业市长”而来。

对于“双创市长”这个称号,唐良智认为这是外界加给他的帽子,他并不太在意。“若这个头衔对推动创新创业有帮助,我很高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成都创新创业工作和商事制度改革的叠加效应正逐步显现。2015上半年,成都创新创业企业增长迅猛。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1万户,同比增长34.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新增注册资本3500多亿元,同比增长14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3.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新登记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类市场主体近6000户,同比增长48.6%。这个数字有望在年内突破一万。

同时,创投机构投资热情高涨。今年已有31家创投机构在成都登记备案,310多家创投机构在蓉参与创业投资,支持创业项目225个,投资总额33.4亿元。其中不乏创投界大咖。今年6月,俞敏洪作为合伙人之一的宏泰基金就将其在国内首个子基金设于成都。

不得不承认,这些改变与唐良智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刻领悟,以及对创新创业的组织和推动有密切关系。成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得到了各方面认可和肯定。

因为创新创业成效卓著,今年8月,《财富》(中文版)杂志公布的“2015中国十大创业城市”,成都榜上有名。这是成都自今年5月成为创新创业“3+2”格局重要一极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据阿里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硅谷”将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和成都六大创新创业城市。

据《成都日报》报道,唐良智本人前不久被邀请作为嘉宾,参加了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省部级干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研讨班圆桌论坛,向来自国家部委和全国各省市区的学员们介绍成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验和做法。

“成都作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支点城市,必须肩负起国家赋予的使命,落实好‘首位城市’的要求,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唐良智在圆桌论坛上表示。

“成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体思路:就是确定‘一个目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扭住‘三大主要抓手’,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成都科学城,大力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打造‘一个环境’,重点从激活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创新创业要素和强化创新创业保障三方面着力,加快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成都推进创新创业有四个主要特点,就是坚持‘市场+政府’双驱动,坚持‘创新+创业’双发展,坚持‘平台+服务’双支撑,坚持‘物质+精神’双激励。”唐良智在圆桌论坛上介绍道。

记者注意到,从今年初的首场“菁蓉汇”到如今,唐良智11场活动一场未落下。“为什么我每次都去‘菁蓉汇’站台?周末我也可以休息啊。”说起这事,唐良智坦言,“就是想鼓励大家都来成都创新创业。”成都正响应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号召,正在加快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努力把成都打造成世界创新创业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菁蓉汇”点燃了成都的创新创业之火,营造了成都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现在的成都又推出了“蓉漂茶叙”,为创业者提供一个与市长“品茶论道”的机会。唐良智在一次“茶叙”中打趣说,“我讲创新创业的‘心灵鸡汤’已经很多了,成都的平台和环境现在越来越好,接下来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伴随着唐良智的“双创”新政,“蓉漂”一词横空出世。当地创客们都知道,成都正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环境,努力让更多创客愿意到成都做“安逸的蓉漂”。

实际上,唐良智对“蓉漂”一词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创业者“宁愿流落街头也不愿意离开这座城市;即便身无分文,也要坚守在这里,挖掘和寻找创业机会。”国家行政学院许正中教授评价说,成都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来创新创业,已经形成了“蓉漂”一族,满城皆是创客。

今年6月,成都高新区获批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全国第八个,也是西部第一个。“要用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加快打造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的试验田,努力成为成都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唐良智在一次专题会议上说。

更令人期待的,则是正在规划建设的成都科学城。“我们要在天府新区最好的地方——兴隆湖周边建一个成都科学城,打响‘创新为魂、科技立城,成都科学城’的牌子。”这是唐良智的构思,“打造西部创新第一城,让这里成为西部创新要素聚集最多的地方,包括研发、设计、制造、创业等。”

至少目前,在中国西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要素聚集区。“把这里打造成创新要素最聚集的地区,这就是天府新区最核心竞争力和灵魂所在。”唐良智说,“要努力吸引全球创新创业要素到成都聚集,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到成都来创新创业,实现梦想。”

8月2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包括1个跨省域行政区、四川在内的4个省级行政区和3个省级行政区的核心区进入第一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范围。四川将依托成都、德阳、绵阳,开展先行先试,这为成都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提供了难得机遇。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四川的重点在成德绵,核心在成都。”对此,唐良智强调,“要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成都实际,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担当,找准目标、明确措施、加强保障,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在唐良智看来,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抓产业发展,最核心的是工业发展。”唐良智在最近的会议上说,否则“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西部经济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就无从谈起”。

成都发展首先要解决工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工业没有大的投资增量,转型升级就是一句空话。”在这方面,唐良智坚信工业“一业定乾坤”。

唐良智说,成都要在抓好电子信息、汽车等重点优势产业的同时,还要把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基础较好的产业,加快培育为新的千亿产业,制造业的目标则是到2025年要达到四万亿元产值。包括白色家电智能化也是一个方向,要抓紧抓好。

对服务业的发展,唐良智也有自己的理解,就是要推进传统服务业高端化、新兴服务业项目化、服务业转型本土化发展,重点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等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快打造世界软件名城、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国际购物天堂。同时,要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统筹推进农业标准化、组织化、资本化,加快打造一批农业“天府品牌”。

《《《

促改革

“破陈规、求突破、增活力”

革故方能鼎新。

在唐良智看来,抓好创新驱动,走好“一带一路”,必须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要破陈规、求突破、增活力”。

“中央决定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是中央在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后,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国家长远发展,事关‘两个百年’梦想的实现,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唐良智表示,“推进创新改革,全面是核心,系统是关键。尽管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思想解放还不够,实践探索还不够,创新驱动的瓶颈问题还没有真正突破。”

唐良智说,“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作为四川首位城市,有义务也有责任发挥好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改革路线图,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做出更多的成都贡献。”

在唐良智看来,成都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关键要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和军民融合通道。“强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很重要。要避免科技成果仅在实验室走完生命周期。”“风险投资目前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资金进出通道不畅通,希望有更高层面的制度设计,解决好创新创业投资与效益对称性问题。”唐良智说。

现在全国各地均在实施简政放权,成都也不例外。“首先要加快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职能转变。”8月12日,唐良智在成都市政府第四次全体会上说,“坚持该减的减到位,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到位,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

唐良智还表示,成都将通过一系列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努力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记者注意到,“互联网+”今年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唐良智说,互联网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互联网+”不光要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也要与政府管理服务和城市建设相结合,通过互联网进一步畅通政企、政民沟通渠道,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率,构建B2G(BusinesstoGovernment)新型政企关系、R2G(ResidenttoGovernment)新型政民关系。

“简单地讲,就是要用互联网的方式,更好地解决企业与政府、老百姓与政府的沟通问题,更好地方便基层、方便企业、方便群众。”唐良智在会上表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成都B2G企业服务新机制9月份已经启用。“要用好这一平台,收集好企业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唐良智表示,“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要专门研究,出台制度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提高政府解决企业问题的效率和速度。”

目前,成都已计划在武侯、锦江等区(市)县先行试点,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方便基层、方便企业、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形成“互联网+政府”的模式,推进管理服务扁平化,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与此同时,成都还将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改革。

《《《

惠民生

“以政府勤奋指数,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回顾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前不久的9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庆招待会上表示,“人民幸福是衡量改革发展成效的标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努力解决困扰群众的难题,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被辍学绊倒,让普通群众不因大病陷入绝境,让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不被繁琐的手续挡在创业创新的门外,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增进群众的幸福感。”

在唐良智看来,中央的号召就是政府工作的方向。“抓好创新驱动,走好‘一带一路’,无论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还是拓展区域发展腹地和空间,归根到底是要增进民生福祉,让我们的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他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要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促公平,努力让全体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成都作为四川省的长子,必须要有首位城市的担当,不仅要为成都市民,也要为全省老百姓多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唐良智多次说。

今年8月20日,唐良智在成都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学习会上进一步表示,“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招商带动就业,通过稳增长减少失业。”“老百姓只要有活干,一家都幸福。如果没活干,全家都痛苦。因此,要千方百计消除零就业家庭。”

唐良智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民生工作无小事”。要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四改六治理”,完善城市感知系统,加强智慧城市建设,采取系统化措施更好地解决出行难出行堵等“大城市病”问题;要逐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不仅要建设“美食之都”,更要打造“音乐之城、文化之都”;要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干干净净活出尊严、舒舒服服活出品质;要切实抓好精准扶贫,持续改善困难群众生活;要切实维护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运用“互联网+”优化社会治理,保障城市安全、市民平安。

时间回到2015年1月23日,唐良智高票当选成都市长。唐良智在“就职宣言”中承诺,“要以政府勤奋指数,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市民的根本利益,努力让市民过上更有尊严、更加幸福的生活。”“任期有限,责任无限”,唐良智当时用“五个始终坚持”概括他将如何团结带领政府班子,为成都1500万乐观向上、勤劳智慧的市民服务:始终坚持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为民宗旨,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始终坚持勤政务实,始终坚持廉洁从政。

成都的“十三五”,我们很期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