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投资策略

每经网首页 > 投资策略 > 正文

股票真是用来炒的吗?

证券时报 2015-07-11 09:58:31

只要有了钱,年迈的老人就可以不必再辛勤劳作,养育孩子的父母就可以不必再起早贪黑。如果没有钱,无奈的人们就要用汗水去一点点换取这些“数字”。对于这么重要的东西,我们怎么可以用一个轻率、浮夸、仓促的“炒”字,来定义我们的行为呢?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两千多年前,兵圣孙武用这段惊心动魄的话,警示当时热衷于战争的君王们:打仗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关系到人命生死、国家安危,必须慎之又慎。

历史的沧桑改变了人们的名字,改变了社会的结构,甚至改变了山川河流的面貌,但是却难以改变人心。今天的国内资本市场,一如两千年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对投资不深思熟虑,依据自己好恶轻易决断的投资者大有人在。

由此,也就创造出了一个特有的词汇:炒股票。殊不知,股票是绝对不能用来炒的。那上下涨跌的,并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出来的最佳财富分配工具,即由国家信用背书的金钱。

只要有了钱,年迈的老人就可以不必再辛勤劳作,养育孩子的父母就可以不必再起早贪黑。如果没有钱,无奈的人们就要用汗水去一点点换取这些“数字”。对于这么重要的东西,我们怎么可以用一个轻率、浮夸、仓促的“炒”字,来定义我们的行为呢?

成熟的投资者应该意识到,任何投资都具备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在本轮市场大调整中显现无疑。尽管在长期,股票的价格和基本面是极为相关的,但是在短期,其却可能因为市场的极度不理智和情绪化,产生巨大的波动。

难道有很多投资者在去年夏天预测到一年之内上证综合指数会从2000点上攻至5100点吗?或者说,有多少人在今年6月初意识到如此巨大的调整会发生?

远一点说,有多少香港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在上个世纪60年代恒生指数以100点计算时,能够预料到今天的恒指高达24000多点?在上个世纪70年代港股大泡沫的时候,又有多少投资者预料到恒生指数,这个在半个世纪上涨近250倍的超级股票指数,居然能在两年里下跌最多90%呢?

对于意识到市场巨大不可预测性和极高波动性,理智而又老练的价值投资者来说,他们会采用以下几个方法来保证自己的财富,在长期以最大的可能性增值。

首先,他们会非常仔细地分析自己买入的标的。一只股票背后的那家公司在行业中是否有竞争力?其所在的行业面临衰退吗?管理层是否真想把上市公司管好?估值是否太贵?

其次,需要做的,则是尽可能多地持有投资标的。毕竟,再明智的人都会犯错误,而避免犯错的方法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多投资。一般来说,只购买3到5家公司的股票,绝不足以构成一个良好的分散投资组合,20到30个投资标的是起码的标准。如果能力允许,甚至还应该多投资一些其他的资产,如股票、债券、海外市场指数基金、商品基金等等。

第三,理智的投资者绝对不会使用太高的杠杆,而会把杠杆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如不超过10%到15%,甚至根本不使用杠杆。因为对于任何一只股票来说,哪怕其长期基本面增长再好,也很难预测到市场在这段时间里,是否会突然大幅回调。如果杠杆率太高,一次市场的扰动就会导致投资者无法保留自己的仓位,从而错失长期的回报。

最后,理性的价值投资者一定会具备足够耐心,以等待价格向价值回归。金融市场巨大的波动性导致在短期、甚至以三到五年为时间跨度的中期里,价格都有可能和价值有巨大的偏离。但在长期,价格一定会向价值靠拢。

不过,长期的周期对于炒股票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

作为实体经济中基本面增长最快的资产,如果股票投资得当,是可以产生惊人的回报的。但是,对于投机者来说,“炒股票”的心态却会导致他们错失这样优厚的馈赠,而在市场一次又一次、几百年来反复出现惊人的波动中,承担无尽的烦恼。

(作者陈嘉禾系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责编 李怡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炒股票 抄底 反弹 策略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